文 |中國科學報記者 張楠
熬夜不能排班,幾乎是每個理工科研究生都會遇到的事情,脫髮、“發瘋”的情況並不少見,文章一年被拒6次也已不是什麼傳說,尤其令人沮喪的是,它可能面臨......推遲畢業
對於科研困難的碩士、博士群體,12月18日啟動的百萬公益獎學金,希望能提供關懷和實質性支援。
該獎學金來自科研服務機構Science Compass的“研究公益獎學金計畫”。
在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科學指南針創始人潘宇回應了獎學金的初衷:“一直以來,獎學金都是頒發給最優秀的學生。 然而,這一次,在博士學位完成時間普遍延長的時候,我們希望將獎項頒發給堅持科研理想但遇到暫時困難的學生,並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
照片由潘宇受訪者提供。
自成立以來的9年中,公司從兩個人的小團隊成長為乙個大型組織。 潘宇認為,偶然而來的運氣,更多來自於時代必然的成就,正是共享經濟的成熟模式,才讓一些想法得以實施也是國家的科技實力和科研生態,催生了規範化、專業化的科研服務業態。
潘宇期待回饋國家科學事業,提出“陽光科研”倡議,倡導科研本體和科研服務行業都要恪守學術道德,嚴守科研底線。 “我們不僅希望為科研界服務好,更希望幫助中國科研在良好健康的生態中騰飛。 ”
以下是中國科學報對潘宇的獨家專訪。
我願意在雨中做乙個送傘的人,去做困難但值得做的事情
中國科學報: 您為什麼會想到為“科研困難群體”設立獎學金?
潘宇
我們目睹了許多在研究上有困難的人的故事,我們自己也經歷過這個過程。 例如,我們有乙個合作夥伴在畢業前又學習了兩年。 這不是乙個孤立的案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永遠不要問博士生什麼時候畢業。
也許是經濟上的拮据,也許是補充資料的不成功,不管是什麼原因,人們都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家庭和社會壓力。 他們需要幫助度過這個“最黑暗的時刻”,所以我們想設立乙個獎學金來幫助他們。
中國科學報: 你為什麼對科研困難的群體感同身受?
潘宇
我們的很多員工都經歷過碩士或博士生,也遇到過無法預約儀器、無法寄**等困難,所以頗有同理心。 如你所知,每乙個樣本的背後,都有乙個焦急等待的同學,所以他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幫助使用者解決問題。
這份工作不僅經濟上有保障,還因為我被雨淋溼了,所以我也想給其他做科研的人撐一把傘。
最近,在公司成立 9 周年之際,我們重新審視了我們的文化價值觀,並討論了我們想要瞄準什麼樣的使用者。 我不認為這是為了服務任何有錢的人,而是為了服務或陪伴處於困境中的更廣泛的科學研究界。
中國科學報: 有沒有特殊服務案例?
潘宇
多年來,我們見證並陪伴了許多困難。
曾經有個同學考試成績不盡如人意,情緒狀態有點不穩定,當時還說了比較極端的話。 我們怕有危險,所以當時對接的同事一邊安撫,一邊趕到同學的實驗室,當面安慰同學,一直聊到凌晨2點,然後半夜回到家,立即查資料。 我的同事和這位同學一起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幾乎熬夜不睡覺。
第二天,這位學生發來訊息,說自己會繼續努力,堅持走科研之路,已經趕到實驗室了,一定要出成果。 我對此感到非常感動,我覺得這些年來我所做的事情雖然困難重重,但很有價值。
乙個值得重做的傳統行業
中國科學報: 您為什麼選擇在科研服務領域創業?
潘宇
我就讀於浙江大學光電系,畢業後出國留學,後在蔡司、賽默飛世爾工作。在閱讀和工作的過程中,我接觸到了大量的科研儀器。 這期間,我發現了乙個問題:我國不缺科研儀器,但很多資源無法流通。 也就是說,閒置現象很嚴重。
有一次我賣了一台樂器,客戶把它放在大廳裡一年,沒有安裝,因為沒有空間或沒有人使用它,所以它被放在那裡。
另一方面,我周圍的許多學生都想使用該儀器,但無法使用。
於是在2024年底,我開始創業,就是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促進閒置科技資源在我國的流通。 否則,真的是浪費。
中國科學報: 最終找到解決這個痛點的方法的機會是什麼?
潘宇
一方面,閒置儀器的核心問題是科研儀器種類多、數量多、分布分散另一方面,使用者也很多,廣泛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 換句話說,供需雙方都是碎片化的,資訊被封鎖,缺乏信任。 因此,使用者可能很難找到最合適的儀器,並且儀器可能並不總是能找到可靠的使用者。 當然,一直有一些傳統個人在解決這個問題,但大部分的服務和質量都得不到保證,**也非常高。
2024年前後,滴滴打車開始走紅。 供需雙方也處於“多、小、散”的狀態,我發現網際網絡平台可以很好地解決供需匹配的問題。 我想,如果汽車可以共享,那麼儀器也可以共享,而且它有更多的價值可以共享,因為它的固定成本很高,但邊際成本很低。 在儀器儀表行業,應該有一家類似滴滴打車的公司。 但是我搜尋了但沒有找到,既然我沒有,我就做乙個。
但是,當時沒有公司正在這樣做或這樣做。 我們也在一步一步地走路,以達到我們現在的位置。
以網際網絡標準化為理念,提供定製化服務。
中國科學報:在科研服務領域深耕9年後,這個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潘宇
一方面,絕對是測試體驗越來越好。 排隊時間越來越短,服務越來越完整和規範,測試專案的種類也越來越多。
特別是隨著非標檢測服務的標準化體系日趨成熟,原本頭疼的售後問題就不那麼突出了。
自成立以來,科學指南針一直在突破使用哪些特定方法測試特定類別和樣品的界限,然後我們將測試過程的能力標準化。
另一方面,隨著過去9年的創業歷程,我們也感受到了國家科研實力的快速發展。 我們打交道最多的那群學生,科研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公升。 過去,很多學生使用者不明白自己在做什麼,還處於“新手”狀態現在的客戶一進校就非常明確自己的目標,也有非常明確的方法。 客戶的需求會越來越專業,這就要求我們跟上更新迭代的步伐。
由Scientific Compass團隊編制的材料測試手冊
中國科學報: 科學指南針如何應對這種變化?
潘宇
在產品和服務方面,我們在非標檢測方法的研發上做了大量的創新,比如新能源鋰電池的研發,創新了106種方法。 在服務流程上,我們讓使用者通過“雲**”體驗測試的全過程。
此外,還有兩大舉措著眼於大局。
一是走出長三角,在全國一二線城市設立辦事處。 目前有 31 個為更廣泛的研究界服務。
另一種是購買自己的儀器,建立自己的實驗室。 主動測試和改善商機不穩定的問題。
對於這一步,我們內部也有很多爭議,我們擔心成本投入會過大。 當時,沒有其他公司這樣做,人們普遍認為科研儀器是由學校購買的。
我還記得我們2024年購買的第一台自力式儀器X射線光電子能譜被吊車吊起來,放進二樓實驗室的場景。 當時,我非常擔心這個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進口儀器。
事實證明,我們是對的。 雖然自己購買儀器比較貴,但即使在最繁忙的時候,也能讓我們擁有穩定的儀器,我們測試結果的專業性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目前,總投資超過2億元,在全國建立了20個自營實驗室和近300臺高階儀器,涵蓋材料、生物、環境、成分分析四大類40個子大類,覆蓋北京、上海、杭州等14個城市。
科學指南針儀器和裝置在自己的實驗室中。
“陽光科研”是大勢所趨
中國科學報是什麼激發了“陽光研究”的概念?
潘宇
我吸取了慘痛的教訓。 2024年,我們主動解雇了兩位在公司辛勤工作了5年的區域經理,因為他們配合客戶做非法操作,獲取客戶補貼,甚至直接向商家收取“福利費”。
我對此感到非常沮喪。 他們剛畢業就來到公司,剛進入職場時還是天真無邪的。 沒有及時約束和監督制度,是我的失職。
之後,我們提出了“陽光研究”倡議,並出台了《陽光研究內部管理辦法》,明確禁止任何協助套利科研經費的行為,一經發現立即予以解職同時,我們還建立了篩選機制,通過技術手段和人工跟蹤驗證,防範科研經費套利風險。
中國科學報:用自己的努力打造行業生態
潘宇
這不是一天的工作,但它總是完成的。 而且,我們每天都與高校科研界保持密切聯絡,我們發現科研主體本身也越來越重視科研中的學術誠信和反腐敗。
近兩年來,我國一直在推進醫療反腐敗工作,也推動了醫療行業規範化、透明化發展。 在更廣闊的科研領域,第一院校關於科研經費管理和學術道德的規定和舉措越來越細化,“無視行為規範、套利科研經費”刑事案件的辦理力度越來越高。
這是大勢所趨,絕非孤軍奮戰。
作為科研服務行業的龍頭企業,要有擔當和擔當,帶頭倡導和引導使用者關注和重視科研經費的正確使用和管理,嚴格遵守科研底線,讓科學事業真正在陽光下健康大步向前。
中國科學報:這個概念會對沉浸於陳規陋途的“傳統”模式產生衝擊,會不會勸阻一些客戶?
潘宇
我們的客戶也不是那些試圖通過商業服務將國家研究資金貨幣化以謀取私利的人。
我們能做的,首先,就是嚴格要求自己。 同時,也呼籲其他第三方科研服務公司共同努力,維護健康的科研生態和學術環境。
我們期待的是與更多專注科研、遵循學術規範、共同守護科研淨土的使用者站在一起。
中國科學報: 最後,您有什麼想對廣大科研人員說的嗎?
潘宇
今年是Science Compass成立9周年,我們非常感謝您的選擇和信任。 我們的很多同事都來自高校和科研機構,他們被雨淋溼了,想為大家撐傘。 未來,我們將繼續竭盡全力,以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陪伴每一位科研者,成為攀登學術理想過程中的最佳合作夥伴。
科學指南針團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