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海風呼嘯,氣溫持續下降。 在大連長興島恒力新材料科技創新園施工現場,2萬多名施工工人加緊作業,1000多台套機械裝置有序執行,現場如火如荼。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的《關於推動煉油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發布,為專案衝刺注入了新的助力,也讓恒力煉化在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有了新的使命。 助力國家能源安全和優質原材料供應。
打破瓶頸,助力國家能源安全
《意見》提出,要推動煉油行業綠色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這是煉油行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恒力作為民營企業勇進煉油行業的初心和使命。
2024年,為打破國外對芳烴行業的壟斷,助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化纖行業健康發展,恒力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專案正式開工建設。 該專案是國家首個對民營企業開放的民營煉化重大專案,被列入2024年第28號文,被譽為東北振興標誌性工程和遼寧省“一號工程”。
2024年12月,專案高質量全面建成,從動工到全面完工僅用了19個月,全程投產僅用了3個月,成為全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中第乙個建成投產的重大專案, 以世界石化行業最快的工程建設速度、全流程啟動和全規模化生產速度,創造行業奇蹟。該專案年產芳烴450萬噸,一舉將國內芳烴總產能提公升30%,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優質原材料供應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還明確將“推進煉製廠轉型公升級”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多次提出要推動分子煉製技術發展。 對此,恒力煉油專案極具前瞻性和開拓精神,他們一步步完成了公升級,是全球率先實施分子精煉技術的企業,生產出精密C3C4脫氫和乙烯裂解原料,“二烯”收率在行業內最高。 同時,該專案首次採用全加氫工藝和沸騰床渣油加氫裂化技術,加工效率最高,利用率最高,在國際上率先全面實現“適芳烴為芳烴、適油為油、適藥為化工”精密加工, 高效的處理模式。
強化產業鏈,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意見》指出,要統籌推進煉油行業高階化、智慧型化、綠色化發展,提公升產業鏈韌性和現代化水平。 縱觀恒力集團的發展歷程,他們在行業內率先打通了“從一滴油到一塊布”的全產業鏈,在煉油領域,恒力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專案打破傳統,率先實現了燃料基煉廠向化工煉廠的轉型, 除了生產化纖所必需的大量PX和PTA等關鍵原料外,還進一步瞄準了下游的芳烴聚酯製品,以及烯烴下游的精細化學品和特種新材料,力求在新材料領域尋求突破。
依託煉化專案原料優勢,恒力不斷增強產業鏈韌性,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恒力煉化生產的芳烴作為恒力石化PTA的原料,通過管道直接供應PTA工廠恒力化工150萬噸乙烯專案,以煉化專案生產的幹氣和石腦油為原料,最大限度地發揮煉化一體化的規模一體化優勢。 三大板塊過程統一,物資互供、能源耦合,產業鏈韌性和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公升。
圍繞現代產業體系,恒力在大連長興島投資500億元,啟動恒力新材料科技創新園建設。 一期將重點建設260萬噸功能性聚酯、160萬噸高效能樹脂及新材料等專案及配套公用事業、儲運設施。 園區可將上游生產的基礎化學品轉化為高階化工和新材料產品,形成可降解材料、功能性聚酯材料、高效能樹脂材料、高階纖維材料、新能源材料等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加快國內替代進口。
綠色創新,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
在《意見》全文中,“綠色”和“創新”仍是高頻關鍵詞,進一步提出煉油行業應促進能源資源高效利用,加強能效和用水效率管理。 回顧恒力煉化專案的建設發展歷程,他們將把“綠色”和“創新”貫穿於規劃設計、裝置採購、工程建設與管理、生產經營等各個環節,全力以赴,爭做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示範者和引領者。
通過技術攻關,恒力煉化在多個行業中獲得了“第一”。 首次將“嵌入式汙水處理”的概念應用於石化行業,處理後的汙水COD在15mg L以下,遠優於國家標準50mg L。 結合沿海資源優勢,在行業內率先採用海水閉式冷卻系統替代傳統工業冷卻塔,每年可節約淡水8000萬噸恒力在全球率先利用石化低溫餘熱進行海水淡化,實現深度熱力結合,年可生產淡水3000萬噸。 整合煙氣排放系統,煉油工程從設計之初的39個不同高度的煙囪開始,最終只有7個煙囪,統一高度182公尺。
綠色發展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也沒有立足之地。 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恒力煉化有限公司率先通過創新工藝流程,不斷優化節能、降耗、降本增效指標,通過增加變頻器,成為國內應用最廣泛的節能煉廠。
在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的征程中,恒力煉化專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資訊化部評為“產業轉型公升級示範工程成效顯著”和“十三五石油化工節能先進單位”連續三年入圍“重點用能行業能效領軍企業”和“重點用水企業用水領軍企業”,能效指標和用水效率指標位居全國石油煉製行業首位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成為高質量推動東北振興的一張耀眼的工業名片。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但又是開拓者書寫的。 在推動煉油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恒力煉化有限公司立志站在潮流前沿,不斷探索之路。 一路走過荊棘和風雨,從未有過絲毫改變的姿態,如果你問我想要什麼,報家報國,沒有消極的時代!
新華社特約記者 瞿景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