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水,燕尾屋脊併排聳立,閩南276座古紅磚民居猶如棋盤。
航拍機比記者的腳步更早到達,記錄下了大名村的全貌。 這座位於漳州市龍海區東源鎮的水上古村落,通過整齊統一的家庭空間,緊密地融入了乙個完整的家庭社群。
鄉村是有形的,更押韻。 數百年後,陳家的後代依然在古民居中傳承著樸素的家風,將流浪者與故鄉緊密聯絡在一起,從人文的角度傳承了古民居的歷史文化,使其成為閩南地區著名的文化旅遊目的地。
發揚古樸的家族風。
乙個500年的規劃計畫,是真是假?
幾百年來,我們的房子只與新舊房屋區分開來。 從空中往下看,無論水平線、垂直線,甚至對角線都是對齊的。 “多年前,龍海雙龍歌齋劇團去馬來西亞演出,講起了家鄉戴美的建築風格,吸引了一批攝影師前來探究。
一時間,大名的美照被這群攝影師傳到海外,聲名鵲起。
陳亞紅,旅遊管理專業畢業,就職於中國旅行社,負責接待港澳台僑胞。 “這是我的家鄉,最中心的房子是我的家。 大名走紅後,成千上萬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朋友以家庭為單位前來參觀。
當時,龍海區聘請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編制《戴美村保護規劃》,遵循“不砍樹、不造景、不假生態”的原則,投入7000多萬元用於戴美綜合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按舊修復數百棟古民居。
梳理大名的家風家訓,選取面積250平公尺的古宅,用全村的力量修繕“家風館”,設定“家風家樂”、“教兒好食譜”、“修身養家”“家譽滿堂”8個展廳, “團結友愛”、“溫飽”“敬老愛幼”、“家事興旺”,被評為“福建省家風家庭教育示範基地”。不遠處,有一座建於清代嘉慶時期的大房子,主體是前後兩瀑,曾經住過26戶人家。 2024年,26戶人家搬出房屋,租到村里,改造成具有展覽功能的懷舊館,展示製作龜粿的模具和古代漁民的漁具,讓村里的記憶包羅永珍。
被感動的陳雅紅,開始喚醒家鄉,一次性在大名村租下了32棟古宅。 經過簡單的裝飾,恢復了古民居的三院格局,迎來了一群懷舊旅人,無論是村里的村民,還是鄰村村民,大家各顯身手,手持木偶、鈸、南音、閩政、戲曲、剪紙等非遺技藝表演,還原閩南鄉村的生存空間和文化形態。
石臼和木槌幾乎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木槌和木槌是用柔軟糯香甜的麻糬搗成的。 我們把這道美食變成了遊客的自助體驗,吸引了許多遊客從石磨的轉動中回憶起童年的記憶。 岱尾村黨委書記徐麗蓮介紹,2024年春節期間,福建旅遊形象大使姚晨現身龍海,不僅參觀寺廟、觀摩民俗,還身臨其境地體驗了戴美古村鍋邊石磨泥的古老製作, 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大名“吃喝玩樂”。
培育新型文明。
家鄉人潮聚集,如何擁有更多的“氣場”?
在房子修繕的日子裡,陳雅紅發現農村孩子避不了比較和內捲,或多或少對學校叛逆和厭惡,甚至離家出走,這與她喚醒家鄉的初衷背道而馳。
捐物捐物並不能完全解決農村兒童的困境。 陳雅紅在創業者的微信群裡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引起了不少共鳴。 “這關係到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父母應該先長大”、“這樣的社會現象值得我們共同努力”,......這次“頭腦風暴”不同於往常,創業者們對乙個共性問題達成了統一的解決方案——注入精神力量。
2024年9月,社會愛心企業家成立“和島書屋”,寓意28位志同道合的人與書籍相約。 同時成立大名村鄉賢者促進會,兩股力量扭為一體,由“家風館”共同推出全開放公益交流平台,以關愛家庭為重點,定期開展公益讀書沙龍、家庭講座。
2024年11月25日,公益行動“智慧家庭”親子學習之旅一期在“家風館”啟動。
光是說《論語》和**規則可能有點無聊。 在活動中,增加了孩子們給父母餵食,並攙扶蒙著眼睛的父母走路,讓孩子和父母產生共鳴和有效溝通。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陳日偉擔任講師,設計了一系列親子溝通體驗遊戲,讓參與活動的數十對親子收穫滿滿。
這一天,湘賢與企業家們一起擔任活動志願者,配合講師的節奏,提供多種形式的親子閱讀,從閱讀中培養孩子的能量,引導家長把握孩子成長發育的關鍵期,引導家長開展有效的家庭聯絡。
一系列家庭式活動在鄉村傳承,為遊客提供獨特的文化體驗。
大名的家庭式活動,形成了向其他城市推廣的招牌,與更多熱愛家鄉的人碰撞。 目前,陳雅紅和小夥伴們正籌畫建設戴美古村文化創意中心和旅遊集散中心,設計戴美古居文創產品,增加水上體驗專案,讓遊客從戴美萬定江乘船出海,感受月剛昔日的輝煌。
我走出家鄉,就是為了讓世界回到家鄉,讓家鄉更有活力。 陳亞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