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非暴力溝通會讓人們的溝通更加和諧?
在此之前,讓我們先討論一下,為什麼一件可以用幾句話解釋的小事會導致爭吵甚至打架
我在海南旅遊,開車等紅燈,看到兩個人騎電動車停在一起,乙個是外賣師兄,乙個是大爺,在車上我看到他們只是說了幾句話就開始爭吵,言語洪亮而激烈,甚至落車對峙, 最後吵架了。當綠燈準備通過時,他們還沒有平息憤怒並阻塞了交通。
兩人進行了標準的暴力交流,誰也不理解對方,互相推開。
1.道德判斷
你太自私了“,”你為什麼不那麼喜歡清潔“,”你只是懶得好好學習“,”你這樣做不對”。
當你看到有人在街上開得更快時,你會認為對方“急於轉世”,而當司機看到過斑馬線的人走得很慢時,他會想“腿腳不方便就不要礙事”。
當對方的言行不符合我們自己的價值觀時,通常會出現類似的言語和情況,這些言語屬於責任、侮辱、標籤和批評的形式。
我們說這些都是為了判斷是非,判斷他們是正常還是不正常,是聰明還是愚蠢。
我們滿腦子都是認為對方的性格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總是在評判別人的行為。 同時,我們也評判自己的行為,如果我們做錯了什麼,我們會責備自己,如果別人做錯了什麼,我們會追究他們的問題。
然而,當我們批評他人和自己時,我們本質上只是在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和需求。
太自私了:就是表達“我”認為你應該大方,間接表明了我看人應該大方的價值觀。其中許多情況都可以用這種方式解釋。
但這種表達往往會引起他人的抵制和防禦。 即使別人聽從了你的建議,也只能是內疚和羞愧。 而不是發自內心。 他們失去了尊嚴,為這些話付出了情感上的代價。 他的心裡總會有縫隙。 這種差距只會越來越大,最終你們的關係會破裂或漸行漸遠。
研究表明,在使用道德判斷詞的地區,暴力更為頻繁。 在人們更關心人類需求的地區,暴力事件要少得多。
婆媳、夫妻、兄弟姐妹、親戚關係的言語暴力,都源於沒有人理解任何人,只在乎輸出自己的價值觀,互相評判對方的道德,最終導致誰也不想見任何人,見面時又陰陽, 他們互相指責......誰過著這樣的生活,誰就難過了。
2.進行比較
如何讓自己難過難過?
將自己與比你更好的人進行比較。 與身材比自己好、長得比你高、唱歌比你好的人相比,你很快就會認為自己的人生是失敗的。
然而,當你把自己和公司中高層的同學、生意上本來就沒有多大資產的普通朋友,或者你看不起的人突然翻身做事時,心中的善良會不會消失,只剩下怨恨和嫉妒?
3、推卸責任
我不得不這樣做“、”我不為此負責“、”我的內疚都是因為你“可以淡化你行為的責任。 有了這些話,我們很容易推卸對自己思想和行為的責任。
我們習慣於將責任推給外部因素:
“模稜兩可的外部因素”。4.要求別人做事我打掃了我的房間,因為我不得不這樣做。
“個人狀況、醫療診斷、身體或心理史”。
因為我有酒癮,所以我喜歡喝酒。
“他人的行為”。
他讓我這樣做。
“權威命令”。
這就是我們老闆的意思。
“群體壓力”。
他們都是這麼說的。
“機構政策、章程、法規”。
這是學校系統,我無能為力。
“性別角色、社會角色或年齡角色”。
我是乙個男人,我要直衝天空。
男孩流著眼淚,不輕彈。
女孩應該在家。 女孩不會在晚上跑來跑去。
“一種無法抑制的衝動”。
我沒有克制自己,所以我多吃了一碗公尺飯。
以“命令”要求的形式表達我們的要求,通常來自那些當權者。 作為老師、家長、管理者(主管)等角色,這些有權威的人會讓別人遵守規則,讓別人服從自己的要求,聽從自己的話,如果不聽,就會讓這個人知道自己“厲害”,讓他知道“不聽老人的話”的愚蠢, 在他面前受苦”。
於是各種讓別人知道自己不聽自己的傻話就出來了,“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還多”,“我過的橋比你走過的橋還多”......以表明自己是對的。
然而,這些話的結局並不是發自內心的服從,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爭吵。
5、獎懲思維
當之無愧“的思考。 “他應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受到懲罰。 ”
這種想法往往意味著,每當有人不分青紅皂白地做某事時,他們就應該受到懲罰,這樣做的人應該懺悔並做出改變。
然而,當我們不知道別人內心的真實想法,只靠自己的猜測去揣摩別人時,我們自己其實就是加害者。 無論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