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評論員朱豔璐。
近日,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宣布,為制止食品飲料浪費,山東實施了“紅黑名單”公示制度,利用各類媒體發布食品飲料浪費正反面案例,督促及時整改,實現“黑轉紅”。
食物浪費是食物浪費的“重災區”,制止食物浪費是杜絕食物浪費的重要重點。 紅黑名單,顧名思義,就是在杜絕浪費方面做得好的餐飲單位,在“紅”名單上,是乙個正面的例子,成為大家習學習、效仿的榜樣做得不好的,就會被列入“黑”名單,會被當成負面教材,起到警示和鞭策的作用。
*來自網路。
紅黑榜是一面鏡子,鏡子能反映出形狀,好就是好,壞就是壞。 小名單可以讓“紅”名單上的餐飲單位感到光榮,也可以讓“黑”名單上的餐飲單位感到羞愧。 山東將“紅黑名單”公示制度納入社會共治政策範圍,可見餐飲單位在杜絕浪費方面做得不錯,無論是在“紅名單”上還是在“黑名單”上,不僅第一職能部門有最終決定權,廣大群眾有參與權, 有監督權,並可對餐飲單位進行投票。這不僅體現了“紅黑名單”的公正性,也體現了“紅黑名單”的權威性。 這樣的清單是令人信服的。
登上“紅色”榜單是一種榮譽,但不是“鐵帽”;被列入“黑名單”是可恥的,但還是有機會打好“翻車”的。 “紅黑名單”不是“終身名單”,而是動態名單,“紅”名單上的餐飲單位如果停止浪費工作,滑坡,甚至“變紅變黑”,就會從名單上掉下來;“黑”名單上的餐飲單位既羞愧又勇敢,也可以脫身,甚至“變黑變紅”。 制止餐廚浪費是一項長期任務,山東是餐飲大省,規模和品類均居全國前列。 動態監控下的“紅黑名單”公示制度,是山東餐飲業浪費行為的長期“剎車板”。 如果這一制度落實得好,充分發揮“紅黑名單”的作用,市場監管和社會監管就能朝著同乙個方向努力,山東更容易制止食物浪費,取得長遠成效和實效。
“紅黑名單”公示制度不是乙個創新的制度,但由於餐飲業比其他行業更深入、更廣泛,公眾對餐飲業或餐飲單位制止浪費的有效性更有發言權。 “紅黑名單”公示制度在餐飲業得到推廣,為這一制度注入了新的活力,為防止食品飲料浪費工作帶來了新的動力。 以“榜”為“鏡”,讓爭奪“紅”榜、遠離“黑”榜,成為全省餐飲業的新風貌、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