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國晶元的設計、封裝、測試和製造現狀來看,可能還有10年的差距
晶元作為科技產業的基礎,以及計算機化、數位化的基礎,自誕生以來備受關注,並蓬勃發展。
近年來,由於美國想要切斷全球晶元鏈,打破全球鏈整合格局,引發了全球恐慌,我們看到世界各國都在建設晶元產業鏈,並試圖擺脫或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中國是個例外,因為我們是美國鎮壓的主要目標之一。
近年來,國產半導體在材料、裝置、工藝上不斷進步,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了乙個比較尷尬的事實,那就是目前晶圓製造、設計、測試三大環節和整體頂層水平基本同步,但製造相對滯後,差距長達10年。
首先是設計,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晶元設計水平是3奈米,國內也有同樣的水平,華為麒麟無法量產,但華為的研發沒有突破,與世界頂級水平同步。
更重要的是,當三星量產3nm時,國內廠商是第一批客戶,這也說明國內3nm晶元設計者的能力更早。
此外,在封測方面,國內有三大封測廠家,位列全球前十,分別是長盛科技、富微電子、天水華天,三大封測企業均位居全球前列。
這三家公司也表示擁有4nm晶元封測技術,至於3nm,因為只是量產,所以他們沒有說,但考慮到封測門檻不高,那麼這三家公司同時實現3nm封測是沒有問題的。
最落後的是晶元製造部分,內地實力最強的晶元製造企業是中芯國際,目前公開披露,量產工藝為14nm,將於2024年量產。
但由於EUV光刻機的不足,停留在14nm,並在2024年被列入黑名單,進一步限制了先進製程裝置的進口,估計暫時難以突破製程,因此中芯國際目前的策略顯然是增加成熟製程的產能,首先解決國內晶圓產能不足的問題, 並慢慢弄清楚。
世界上主要的晶元工藝是3nm工藝,從14nm到3nm。 那麼,從 14 nm 到 3 nm 需要多長時間?我們不妨參考**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三星和英特爾三巨頭。
台積電在2024年達到了16nm製程,然後在2024年達到了3nm製程,相差了8年,而三星的時間差不多,也就是8年左右。 至於英特爾,從14nm到3nm需要更長的時間,預計大約需要9年。
因此,對於中芯國際來說,即使先進裝置不受限制,估計也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而目前的先進裝置和一些技術仍然有限,10年可能還不夠。
因此,一般來說,積體電路的製造能力應該是可以補償的,只要製造能力提高,設計和測試都不是問題,在一定時間上可以與國際頂級水平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