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乘聯資料顯示,2024年11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銷量達到84輛10,000臺,年內共計680臺9萬台,同比增長35臺2%。如果不出意外,2024年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銷量將突破1000萬輛,滲透率將超過40%。
與中國新能源市場不同,世界其他地區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一直低於預期,福特、通用、豐田等廠商紛紛下調銷售目標,有的甚至削減了對電動汽車市場的投入。 汽車產業全面電動化已成為行業趨勢,但為什麼中外新能源汽車企業存在如此大的差距?
從激進到謙虛
我們知道,新能源汽車在中國並不是第乙個,自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以來,國外汽車製造商都在尋求新能源轉型。 但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它們有點倒退。
近日,通用汽車宣布將不再單獨列出電動汽車的生產目標,並將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 與此同時,通用還宣布推遲在美國密西根州開設第二家電動皮卡工廠的計畫。 不僅如此,通用汽車還宣布將放棄與本田共同開發低成本電動汽車的計畫。
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最近宣布,已推遲其120億美元的電動汽車投資計畫,包括計畫與南韓電池製造商SK On合資建立第二家電池工廠,放棄2024年生產2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
此外,福特近日宣布與寧德時代恢復其密西根州電池工廠計畫,該計畫因美國壓力而於9月暫停**,雖然可以重啟,但規模將減少43%,員工人數將從2500人減少至1700人。
豐田汽車在最新的財報中也下調了此前的電動汽車銷售目標。 據豐田稱,該公司本財年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僅為 12 輛30,000臺,明顯低於原計畫的200,000臺。
了解中國汽車市場的人都知道,年銷量是12輛3萬輛電動汽車的規模在中國只是一條及格線。
此外,大眾汽車近日還表示,由於歐洲市場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低於預期,將推遲在東歐建設新的電池工廠。
表現最好的國外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特斯拉也經歷了增長乏力,2024年特斯拉與比亞迪的銷售規模差距將擴大到100萬輛以上。
為什麼會這樣?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大眾、豐田、本田、通用、福特等外國汽車公司一直保持著汽車行業的領先地位。
按照常識,他們應該能夠把握新能源時代的風向。 但事實上,恰恰相反,在新能源領域,這些跨國車企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放緩,美國是全球電動汽車強國,但2024年第三季度美國電動汽車銷量僅為31輛31萬輛,同比增長49輛8%,明顯低於前兩年75%的增長率。
與此同時,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庫存週期也從2024年的39天增加到目前的88天。
另乙個電動汽車強國歐洲也是如此。 2023 年 9 月,歐洲的電動汽車銷量僅為 28 輛8萬台,同比僅增長15%。 大眾汽車此前曾公開表示,其在歐洲的電動汽車訂單已從去年同期的30萬輛下降到今年的15萬輛。
此外,各大跨國巨頭在中國市場的流失,也讓其前途充滿不確定性。
中國新能源市場佔全球市場份額的60%,是乙個繞不開的市場,但目前只有特斯拉和大眾兩家廠商能夠進入主流市場,特斯拉的市場份額已經從年初的10%下降到現在的8%左右,大眾ID系列電動汽車的月銷量不足3萬輛。
當然,主要原因是他們在技術上遠遠落後於國內新能源廠商,他們的產品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到目前為止,中國主流新能源廠商已經能夠拿出一整套新能源汽車解決方案,在動力電池、智慧型座艙、智慧型駕駛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但是,跨國車企在技術和產品設計上創新度不高,在國內無法與國內廠商競爭,無法滿足國外本土使用者的需求。
出路在**?
跨國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衰落是顯而易見的。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擺脫這種困境。 這些跨國車企已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投入巨資,歐盟和美國的排放標準不太可能放寬,因此汽車市場的轉型趨勢仍然不可逆轉,沒有回頭路,回到燃油車的局面。
最好的解決方案是提高你的技能。 如果想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與國內廠家合作是乙個不錯的選擇。 事實上,在這方面,跨國車企已經有所出手。
大眾汽車最為樂觀,在7月份宣布收購了小鵬汽車499%的股權,與此同時,大眾旗下的奧迪收購了上汽集團,捷達品牌與零聯手。
在此之前,豐田與比亞迪、賓士、吉利等都有合作關係。 在短期內無法彌合技術差距的情況下,跨國車企通過合作提公升自己是理性選擇,中國廠商當年也是這麼做的。
河東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新能源時代的到來,顛覆了國內車企和跨國廠商的行業地位,如果跨國廠商能夠解決自身的技術短板,未來將與國產廠商正面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