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長江源區冰川和湖泊的照片(2024年7月21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張龍攝。
新華社西寧12月31日電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日前發布關於正式建園成效和亮點的公報,顯示園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園區節水能力年均提公升6%以上,每年向下游輸送優質淡水600多億立方公尺。
據有關人士透露,這表明,作為“中國水塔”,三江源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不斷完善,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加強。
三江源國家公園是中國首批國家公園體系試點之一,也是首批建立的五個國家公園之一。 園區位於青海省西南部,總面積1907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700多公尺。
三江源位於青藏高原腹地,是世界上最年輕、最高的高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湄公河)的發源地,素有“中國水塔”、“亞洲水塔”之稱。
這是在長江源區拍攝的東格拉丹雪山景觀(攝於2024年7月21日)。 新華社記者張龍攝。
三江源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生態功能突出,是高寒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是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總工程師羅桑才然表示,公園自2024年正式建園以來,重點關注冰川雪山、高寒草原草甸、高寒濕地、森林灌木等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棲息地,統籌實施生態修復,提公升修復效果。
堅持自然修復與人工修復相結合,堅持山河林田、田湖、草原、冰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持續加強草原、濕地、荒漠化地治理。 洛桑說。
據他介紹,三江源國家公園先後實施了63萬畝黑土灘治理、15萬畝黑土防坡、195萬畝退化草地整治、7項人工植草5萬畝、荒漠化地治理11萬畝、濕地雪雪冰川防護35萬畝、封山造林9萬畝、草原病蟲害防治535萬畝、人類活動遺跡修復2萬畝、毒草綜合治理12萬畝。
洛桑蔡朗表示,三江源國家公園的核心價值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中國水塔”;二是高寒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三是高山生物種質資源庫。 “通過上述生態修復專案的實施,三江源國家公園的核心價值得到了更好的體現。 ”
評估顯示,園區水源涵養年均增長率超過6%,草地覆蓋率和產草量均提公升超過6%,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加,藏羚羊數量由不足2萬只恢復到7萬多隻,園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每年有超過600億立方公尺的優質淡水被輸送到下游。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李增剛表示,自公園正式建園以來,共投入資金66筆資金用於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12億元,落實社會募集資金1項45億元,有效實現了生態保護、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