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寒潮襲來,但昨晚的思南藝術鑑賞會比平時更加熱鬧。 上海民族樂團嗩吶演奏家江作為嘉賓導覽,呈現了一場以“現代嗩吶”為主題的獨特演出。
嗩吶,“能講世間古事,能學百鳥百樹之歌。 公元3世紀,嗩吶從波斯和阿拉伯傳入中國。 西晉時期,新疆白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的音樂壁畫有嗩吶的形象。
嗩吶沿著絲綢之路從西亞傳入中國,以其鏗鏘有力的聲音征服了中國人的耳朵。 但是你知道嗎,嗩吶最初是用在軍樂中,直到明清時期才被廣泛用於民間器樂。 以嗩吶為主要演奏的樂隊組合構成了鼓樂的乙個重要分支,其藝術性在世界各國優秀民間音樂家的創作下不斷提高,在各地形成了鮮明的音樂型別和流派,嗩吶已成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之一。
江的導覽引起了觀眾的極大共鳴:嗩吶中國化程序凝聚了中國**創造的智慧,充分體現了西域文化與中華文明的高度融合和創新發展,是中華文明多元融合的典型。
但嗩吶的“秘密”並不止於此,“嗩吶是一種世界樂器,到目前為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嗩吶',只是名字不同,我們的名字'嗩吶'也是波斯語的音譯。 江認為,**無國界,**只分好壞之分。 很多人認為嗩吶只適合婚喪嫁娶,但江並不認同,所以這些年來,他經常在創作中將嗩吶和流行**結合起來,從而證明“嗩吶也可以很不錯”。
現場,江鋒不僅用嗩吶演奏了觀眾熟悉的經典曲目,如《世界歌者》《山海》《鋼琴人夢》等,還帶來了絲綢之路上流傳的竹筐、亞美尼亞管等其他管樂器,不僅為觀眾演繹了濃郁的西方風格, 同時也帶來了上海的現代都市風情,展現了嗩吶樂器的強烈表現力和海派國樂的當代氣質和國際表現力。
尤其是彩蛋歌曲《思南路》響起時,氣氛達到了高潮。 《思南路》將中國樂器融入都市流行風格,具有濃厚的都市感,並穿插馬斯內特經典作品《沉思》的旋律,真正做到了“中西合璧”。
作者:上海黃浦區。
編輯:周 責任編輯:蘇湛。
*: 上海黃浦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