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晚,南京夜寒意刺骨,悠揚的號角聲響徹紀念場,“燭光節國際和平集會”在日侵華南京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祭祀場的青磚牆上,白色的花圈圍繞著黑色的“躺”字,兩旁的石路上鋪滿了白色的蠟燭。 夜幕降臨,璀璨的火焰熊熊燃燒,燭光點亮,刺破漆黑的夜空。 人們手捧白蠟燭依次進入會場。
12月13日,人們在日侵華南京遇難同胞紀念館參加“燭光節暨國際和平集會”。 新華社記者劉文輝攝。
我的祖母走了,我在這裡為她的家人和86年前失去生命的同胞哀悼。 已故南京大學**倖存者馬秀英的曾孫女馬文謙說:“我的祖母在去世前說過,'只要我活著,我就會一直作證',我將繼承她的遺產,將這段歷史傳承下去,這也是對她最好的安慰。 ”
見證人漸漸枯萎,銘文層出不窮。
2024年11月,約翰·馬吉等20多名外國人冒著生命危險,談判組成“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建立了25個難民收容所,在南京最黑暗的時刻,庇護和保護了25萬多名中國難民,溫暖了無數在寒風中絕望的人們的心。
那天晚上,約翰·馬吉的孫子弗雷德里克·馬吉來到了現場。 他說:“我爺爺深深地愛著南京。 現在,我的心也與南京人、中國人的心相連,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南京的歷史。 ”
不屈不撓的紫金色草,生長在凜冽的風雨中,昂首挺胸地仰望天空,面向太陽,頑強地歌唱著......由紫草藝術團兒童合唱團帶來的原創歌曲《紫草向陽生長》在節日大廳響起。
聽著孩子們的歌聲,我淚流滿面。 日本友人Daimon Takako表示,日本紫草合唱團計畫明年在南京演出,衷心希望中國紫草藝術團能來日本交流,用歌聲祈求和平。
這是12月13日在南京遇難同胞紀念館拍攝的“燭光節國際和平集會”現場。 新華社記者劉文輝攝。
在祭祀大廳裡,火在燃燒。 人們用在寒風中搖曳的火焰為其餘的受害者祈禱,為永遠的和平祈禱。 (記者 江 邱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