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徐匯區田林街道工人新村雛形出現,並不斷發展壯大轄區19平方公里,實際人口10人3萬人,位居全區前列。 今年以來,徐匯市公安局田林新村派出所堅持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牢固樹立“派出所主防”理念,深化運用“三聯動”機制,積極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 有效築牢了社群和平與秩序的屏障。
公安機關處理糾紛的情況由“喘息”變為“解決”。
你也是媽媽,如果是你的孩子吃不下飯,你會怎麼想?“由於老房子缺乏硬體設施,缺少廚房,十幾年前,薛奶奶和吳大爺在走廊裡合建共用乙個爐子。 五年前,薛奶奶的情人去世了,她也變得不願意與鄰居交往,不得不拆除公爐,造成兩家曠日持久的衝突,甚至還踢門、砸玻璃、深夜吵鬧等報復行為。 爐子雖然是違章建築,但卻是無奈的歷史遺留問題,吳叔也為此付出了代價,拆遷還是需要雙方承認的。 相關社群的迫在眉睫的改革也為解決問題提供了乙個起點。 民警開展了違法後果的教育與警示,人民調解員注重合理勸說,簽約律師注重釋法和法律諮詢,經過多次工作,今年10月底,雙方終於不再糾纏過去,簽訂了調解協議。
目前,田林地區已有5家律師事務所與司法機關、派出所簽約,實現了人民調解工作的常態化。 簽約單位建立聯席會議、聯動協商、聯動培訓等方式,實現分工明確、聯動緊密、有機融合。 位於田林新村派出所的“三聯動”調解工作室今年已出具調解協議200餘份,案件結案率全區最高。 與去年相比,反覆報告的爭議數量也下降了52%。
矛盾的解決已經從“單兵”轉變為“合力”。
除了對外的“三院聯動”、告別單打獨鬥,我們還在對內共同努力,研究解決各民警責任區的棘手問題。 田林新村派出所所長杜明介紹。 針對單一警務、單一警型無法解決的治理問題,研究院領導班子建立了每週調研諮詢機制,集體調研,帶領團隊做好工作,取得攻堅難牌照,以未解決的難題為指導, 確立攻堅攻堅“小目標”,日復一日、周復一周、月閉環推進,實現轄區26個居委會、89個社群“人員基礎清晰、社群形勢清晰”。
為嚴防“人轉為犯罪”,持續深化矛盾糾紛分級分類管控,派出所還建立了居委會幹部、社群民警、分管副主任、總教官“四級分級”衝突化解機制,即日常糾紛由居委會幹部在民警指導下進行調解;社群警察直接介入一般衝突糾紛的調解;有關矛盾糾紛由分管副主任調解;在建立“一案一案”的基礎上,由主任和指導員調解重點衝突糾紛,有效形成衝突發現、事件處理、介入解決、回訪評估的閉環。
今年以來,田林新村派出所共處理矛盾糾紛2000餘件,其中涉及糾紛13件,重點糾紛4件,全部得到全面化解。
隱患排查由“事後”向“事前”轉變。
物業費收不到位、管理不力、業態混亂是這類商業建築的特點,也是相關糾紛始終存在的原因。 杜明說。 通過對警情分析,田林新村派出所聚焦轄區34棟老舊商業樓宇,持續開展“拉網式”“地毯式”排查整頓,全面消除相關場所治安消防隱患。 派出所會同街道、城管、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整改攻堅,清理了8個隱患違法的租賃場所,推動業態轉變和安全公升級。
110警察是矛盾糾紛的晴雨表,田林新村派出所找準了矛盾糾紛的出發點、平衡點和著力點,不斷加強和改進矛盾糾紛排查和解決工作,田林地區整體警情比往年下降了35%,社保持續向好, 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足感明顯提高。
您可能還喜歡:
冰雹還是冰粒?“上海的第一場雪”有待商榷
徐匯**迎寒潮,保安全
夠正宗!這些熱騰騰的美食藏在徐匯的社群食堂裡(1)。
什麼是暖民心的“熟人社群”?
社群人才如何發揮示範作用?看看他們做了什麼 記者:吳慧雄。
記者:**
編輯:陳思怡。
校對:耿傑宇。
*註明來源於上海徐匯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