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4年開始才幾天,恆大汽車又出事了!1月8日上午9時,恆大汽車宣布公司將暫停港股交易,並有內幕訊息待報。
中午12時許,恆大汽車再次發布公告,公司已獲悉執行董事劉永卓涉嫌違法犯罪已經依法刑事拘留。本公司已向聯交所申請由2024年1月8日下午1時起復牌。
據悉,劉永卓對恆大汽車非常重要,擔任恆大集團執行副總裁恆大汽車總裁雙恆大新能源科技集團董事長汽車研究所所長和其他職位。
恒大造車夢破滅
2024年8月3日,恆大汽車集團在上海、廣州同時發布一期六款恒馳汽車,實現從A到D的全級別全覆蓋,以及轎車、SUV、MPV等乘用車車型,打響了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第一道戰。
2024年7月6日,恒馳5舉行售前發布會,總裁劉永卓表示:恒馳5是30萬輛以內最好的純電動SUV。 該車的售價為 1790000、超高價效比備受關注。
2024年7月20日,在恒馳汽車舉辦的“首屆720恒馳節”上,劉永卓表示:恒馳5預售訂單火爆,市場表現遠超預期。 截至當晚19時,恒馳5的訂單數量為37296,並持續增長。
去年9月底,在許家印之後,恆大帝國似乎處於解體的邊緣,恆大汽車也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困難。
資料顯示,2024年前11個月,恒馳5的銷量僅為937臺,而去年9月,恒馳5的單週銷量一直處於低迷狀態,為最低時期一周內只有 1 個單位
銷量好的時候,是去年雙十一期間,恒馳5最高優惠2.5萬元,單週銷量接近50臺。
就2024年的市場情況來看,恒馳5的整體產品實力仍處於中下游水平,有可能與自主品牌等造車新勢力競爭這只能通過降價來完成
此外,恆大汽車目前只有一款車型在售新車的開發幾乎完全停滯不前如今的整車研究院院長,無疑是雪上加霜。
事實上,除了停牌和高管**之外,恆大汽車與牛頓集團的認購協議也出了問題,雙方存在分歧,導致專案終止。 公司失去了救命的錢,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財務壓力。
恆大汽車2024年中期報告顯示,該公司目前負債 7569億元,上半年全年總損失為742億元。現在 2023 年已經過去,損失數字應該會繼續增加。
如果沒有資本的注資,恆大汽車未來可能一直處於慢性死亡狀態。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兩極分化格局愈演愈烈
根據車轍的不完全統計,從去年開始,包括恒馳、愛馳、魏瑪、紫游佳、天際、雷丁、未來、Byton等,至少8家新造車企業雷鳴可以說,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走過了第一階段,正式進入了淘汰賽。
進入2024年,市場兩極分化的趨勢更加明顯。 1月,多家車企公布2024年成績單,比亞迪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冠軍。
2024年12月,比亞迪銷量超過30萬輛,全年銷量達到302輛4萬台,超過年初設定的300萬台目標。 特斯拉同期銷量超過180萬輛,這意味著比亞迪是2024年全球和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雙冠王。
緊隨其後的是上汽、吉利和廣汽,其中上汽新能源銷量為112輛30,000臺;吉利新能源板塊銷量48輛70,000臺;廣汽埃安共售出48萬輛。
經過對比,可以看出第一名和。
第二名和第三名距離越來越遠上汽與比亞迪的差距從79萬輛擴大至190萬輛,吉利與比亞迪的差距從148萬輛擴大至252萬輛。
在新生力量的陣營中,也出現了兩極分化的趨勢。 與擁有多年歷史的傳統車企不同,新生力量成為“另一極”的後果可能是失去資質。
理想成為銷售冠軍,此產品平均價格超過300,00012月車企銷量首次突破5萬輛,全年銷量為37輛60000臺,累計交付量超過60萬台,成為交付量最高的新生力量。
哪吒汽車,2024年的生力軍,今年卻遠遠落後——2024年哪吒銷量15輛20,000 臺,而 2023 年僅為 12 臺70,000臺;
此外,魏瑪和高河的情況也不好。 1月4日,法院正式受理威馬破產重整申請,高河也在這一天出來了拖欠商業付款,新模式胎死腹中訊息。
整體來看,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第一。
第二,第三梯隊成員和第一梯隊成員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好的越來越好,壞的越來越差。
主機廠雷暴已經成常態,輪胎廠該怎麼辦?
目前,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中國汽車產業“變道超車”的契機,國內輪胎企業自然不放過這塊肥肉,不斷拓展配套渠道,與眾多造車新勢力達成合作。
然而,隨著眾多新生力量的持續雷暴,也給輪胎企業敲響了警鐘每當一家汽車公司破產時,就會有相關的輪胎工廠中斷,出現壞賬對於輪胎企業來說,配套業務本來就很苛刻,利潤微薄,再加上供應的波動,一般企業確實難以承受。
目前,國內電動車品牌眾多,其中有些銷量不大,而輪胎企業配套這些汽車廠,不會大大提公升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也不會帶來可觀的收入,同時還要承擔倒閉的風險,可謂得不償失。
誠然,匹配小品牌也是輪胎廠無奈之舉用車廠的話說,一輛裝公尺其林輪胎的車可以多賣幾萬美元;安裝國內二流品牌輪胎將花費少幾萬元。
雖然有些誇張,但足以看出中國輪胎亟待在高階配套領域有所突破。
Ruts 認為,在 2024 年及以後,是的產品為王,技術為王時代理想——贏得新生力量的銷售桂冠,印證了低價不一定是出路,優秀的產品是市場認可的基石。
目前,國內輪胎配套市場已進入洗牌的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並存,輪胎廠只有加強與主機廠的聯絡,不斷提公升自身技術實力,開發出更多優秀的產品,才能在配套領域領先一步,帶動品牌影響力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