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記者杜安琪編輯闞春雨):近日,北京大學某學院取消績點,改為以成績制考核學生學業水平,引起社會關注和討論。據相關報道,在高強度學業考核的壓力下,不少學生為了總分提高一兩分,陷入不必要的內捲泥潭。 事實上,不僅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許多985大學的一些學院也曾嘗試過改革GPA制度。
全國高校普遍採用績點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不同學科、不同學校的學生在獲獎、公升學、出國留學、應聘工作時進行學術比較。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原副院長、GPA改革的主要推動者王世強教授在接受News+記者採訪時表示,“然而,近年來,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GPA帶來的一些弊端。 ”
我們發現,學生們過分強調成績:花大量時間在細節上,以便將成績提高一兩分,甚至十分之一分為了成績,選擇高分課程,放棄自己的知識結構更有利為了在前三年申請研究生院和出國留學時有良好的GPA,我把數學、物理和化學等“硬課”留到了大四。 我們需要考慮它是否值得,是否有必要。 王世強教授向《新聞+》記者介紹了推動此次改革的主要背景。
王世強教授解釋,實行寬線評分制度,可以引導學生注重學科本身的主要概念、基本規律的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而不是把重點放在成績上乙個半分的得失上它可以讓習能力強的學生在不花費大量時間的情況下,將成績“滾”到高分冷低,從而節省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參加實踐練習和質量發展,包括科研創新、社團活動、產業習、大師講座、學科沙龍等。 學生在選課時,也可以更加注重知識結構的塑造和綜合素質的提公升,比如選修一些人工智慧、智財權等交叉學科課程,這樣可以減少對課程成績的擔憂。
事實上,我們已經對學生評價體系進行了系統的改革,包括過去幾年進行的考試改革和獎學金評價改革,也正是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嘗試實施評分制度,取消GPA。 王世強院長說:“2024年,教育部提出,教育要回歸常識、回歸本職、回歸初心、回歸夢想。 因此,我們認為,此次學術評價改革是為了更好地落實國家強調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對教育初衷的回歸。 ”
對此,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胡娟也認為,取消績點可以放鬆對學生的約束,讓學生更加注重學習習本身的效果,更加注重全面發展,而不是只關注習成績和考試本身。 然而,解決績點問題的關鍵不僅在於高等教育,更在於提高全社會的價值觀和人才觀。 我們的社會能否打破工具理性和規範化的傾向,樹立多元化的人才觀,擺脫功利主義和任人唯賢的陷阱,創造多方位的自由人,關鍵是績分制改革能否見效的關鍵。
News+:高校“以成績評英雄”的局面是怎麼來的?
胡娟:績點制是高校用來評價學生習狀態的方法。 它於 20 世紀初首次出現在美國,此後傳播到世界其他國家。 2024年代以後,我國高校相繼進行了學分制改革,將績點製作為學分制的配套部分引入教學管理系統。 由於學分制特別便於計量和計算,便於積累、折算和流通,便於比較,因此很受高校歡迎。 學分制逐漸成為高校評價學生學業習的主要方式,也成為個別學校和社會評判個人在高校學術習成就的主要機制。
這種機制在我國形成了“以功判英雄”的局面,與實際環境密切相關。 改革開放後,我國發展速度加快,工業化、現代化、市場化程序加快,社會各界普遍開始追求業績。 過分追求績效會導致“功績社會”的問題。 成績不再是評估學術習有效性的手段,而是大學和雇主選擇學生的便捷工具。 學生能否獲得深造的機會,找到乙份好工作,與其成績息息相關,導致為了學生追求成績而追求成績,不關心學習的真正習效果。 另一方面,社會評價維度的奇異性進一步加劇了這一現象。
News+:為什麼有人認為“績點為王”的現狀需要改變?
胡 娟:對績點的過度關注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績點制度的負功能在某種意義上會抵消其正功能。 這種負面影響可以歸納為幾個方面。
首先,“GPA為王”和“GPA是英雄”實際上是社會評價量表簡化的標誌。 如果不加以控制,我們將無法全面培養我們正在培養的學生。
其次,過分關注績點會帶來手段取代目標的問題,即工具理性取代價值理性。 大學等機構應該更加重視自主習導向學習、獨立思考、獨立思考和自由探索。 但遺憾的是,對績點的追求,讓學生很容易把本科生活變成高中時代的延續,大學教育還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
第三,如果績點對比太細,容易帶來量表不科學的問題。 因為績點相差一兩分,其實從學術水平來看,相差不大。 但是,根據計算績點的方法,你會被分成不同的等級,有時並不能反映客觀事實。
四是不利於國家對創新人才培養的定位,不利於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關鍵不在於“拔尖”二字,而在於“創新”二字。 創新往往意味著打破標準化,打破常規,需要創新,而不是最終採用舊標準。 如果過分關注拔尖人才,很容易淹沒學生的創新素質。 所以,我認為我們真的需要改變這一點。
News+》記者:高校GPA改革應該如何改變?評分體系是更科學的評價標準嗎?
胡娟:與績點制相比,評分制是一種比較廣泛的分類方法。 這項改革會有一些效果,但如果公升學和向上流動仍然需要成績,學生還會像績點一樣爭取成績嗎?大學不是孤立的,它們存在於整個高等教育體系以及整個社會體系中。 這些創新可能會繼續遇到障礙,而等級仍然需要轉換和流動。
在我看來,解決績點問題的關鍵可能不在於高等教育和培訓,而在於提高全社會的價值觀和人才觀。 我們的社會能否擺脫工具理性和規範化,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觀?能否擺脫功利主義和任人唯賢的陷阱,創造多方位的自由人,是績分制改革能否落效的關鍵。 對於一般高校來說,為了改善績點問題,目前能做的可能主要在校級和師資層面,弱化知識測試,增加課堂環節的觀察,增加綜合測試等靈活的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