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紫晶儲存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與協同行動的實際控制人涉嫌欺詐發行,已被當地檢察院逮捕。
由於欺詐發行和非法資訊洩露,紫晶儲存被迫退市。 即使公司退市,也逃脫不了問責,體現了監管部門對資本市場欺詐行為的“零容忍”態度,體現了監管部門對不符合發行條件的市場企業進行清償的決心。
這不符合發行要求,而是通過財務造假、洗白業績等不良手段騙取發行資格,以達到上市融資的目的,這種蓄意造假從源頭上,在A**領域屢禁不止,利潤驅動是關鍵。 相較於成功上市後上億或數十億元的融資金額,造假成本低,不容易被發現的運氣心理,即使監管部門一再宣布不允許欺詐發行,部分企業仍會鋌而走險。
乙個健康的資本市場不應允許欺詐性發行的存在。 資本市場本來就是投資者尋找有價值的投資標的、為優質上市公司提供資金的場所,如果任由包裝好的“好公司”傻傻地過關,市場就可能演變成騙子賺錢的地方,成為投機者亂投的賭場, 這不僅侵犯了投資者的利益,而且擾亂了資本市場的執行秩序,甚至危及整個金融市場的安全穩定。
為了實現欺詐發行的“零發生”,企業必須做乙個清晰的交代:一旦越過了法律“紅線”,成本將遠遠高於欺詐所獲得的收益。 近年來,監管部門對欺詐性發行保持高壓態勢,不斷加大欺詐性發行的違法成本。 2024年3月1日生效的《刑法》第十一條修正案將欺詐簽發的最高刑罰從5年提高到15年有期徒刑。 市場預期,未來將進一步加大對騙發的打擊力度,增強對騙徒的震懾作用,杜絕根源。
要防止欺詐發行,就要不斷提高監管水平。 從監管部門的披露情況來看,欺詐性發行方式往往複雜隱蔽,涉及主體型別多,需要加強日常監管,加強全方位問責。 一方面,要通過常態化運用審計查詢、現場監督等手段,及時查處打假行為,讓違法者寸步難移;另一方面,要持續完善行政執法、民事賠償、刑事處罰立體問責體系,對欺詐發行鏈條上的每乙個違法主體進行問責,絕不容忍任何違法違規行為。
假貨永遠不可能是真的,在零容忍的背景下,無論欺詐多麼狡猾,最終都會被撕掉虛偽的“彩繪表皮”。 擬上市企業要深刻吸取紫晶儲存的教訓,遵紀守法,走正道,用“真本領”突破資本市場。 作為資本市場的把關人,中介機構要時刻繃緊勤勉盡責的繩子,盡最大努力篩選出優質企業,把垃圾企業拒之門外,守住資本市場誠信底線,把控資本質量。
真實的資訊環境、優質的上市公司、公平的交易機會......構建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缺一不可。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增強市場活躍度,提振投資者信心,進而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的投融資功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者:李華林**經濟**)。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