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另一家中小券商的股權將進行轉讓。
近日,上市公司銀智傑宣布,為更好地聚焦金融科技主業,優化資產結構,提公升核心競爭力,擬控股26東亞前海1%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中小券商要走出專業化、差異化的道路並不容易。
銀智傑擬變現東亞前海**股權。
12月26日,深圳市銀之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之傑”)宣布,擬**其持有的東亞前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亞前海**”261%股權。
尹志杰表示,這次其計畫是**東亞前海**26此次1%股權旨在更好地聚焦金融科技主業,深化資料要素和金融服務行動計畫,優化資產結構,提公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銀之傑表示,具體交易是以產權交易機構公開上市交易或公司聘請的合格資產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為依據,經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確定。
銀之傑表示,由於本次交易的交易時間和交易金額尚不確定,公司預計該資產可能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 該交易仍處於規劃階段,目前尚無法預測交易的損益以及對公司當前和未來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影響。
資料顯示,銀智傑的核心業務為金融科技服務,在金融資訊業務領域,公司主要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軟體開發、數字金融解決方案、金融專用裝置及技術服務;為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大型企業提供大資料平台、機器學習、分布式雲計算架構、區塊鏈平台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治理服務。 主要金融專用裝置產品包括智慧型印章控制機、智慧型印刷防偽批量燙金機等。
經紀公司中方記者在走訪東亞前海總部時了解到,股東銀之傑在相關金融資訊業務方面對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賦能,東亞前海**也使用了銀之傑生產的智慧型印章控制機和智慧型印偽批量蓋章一體機。
今年前三季度,銀之傑的營業收入為762億元,同比下降209%,淨利潤虧損5423萬元,虧損幅度同比收窄。
東亞的前海仍需扭虧為盈。
2024年6月30日,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前一天,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立滙豐前海**和東亞前海**,作為新時代深港在金融領域合作的重要成果。
東亞前海**成立之初,由東亞銀行***(以下簡稱“東亞銀行”)、前海金控集團及另外兩家內地公司銀之傑及晨光控股***(“晨光控股”)共同發起設立。 其中,東亞銀行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9%,銀之傑為第二大股東,持股26家1%,晨光控股持股20%,前海金控***持股49%。
資料顯示,東亞前海**開業後6年內,前兩年虧損,第三、第四年盈利,尤其是2024年淨利潤達到4300萬元,但2024年之後,又陷入虧損。 2024年,東亞前海**實現營業收入291億元,同比減少2321%,淨利潤虧損16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東亞前海**的創始人之一。
1、原總經理田巨集也於今年年中因與股東概念不一致而辭職,當時券商中國曾獨家報道,由於田巨集參與了公司成立、股東介紹、人才招聘等事宜,其中一位創始人的變更可能導致其他股東股權轉讓。
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行業競爭激烈,相關業務集中度逐漸向頭部券商集中,中小券商需要走出差異化、特色化路線,否則難以發展壯大,中小券商的資產收益率(ROE)可能不高, 這也讓一些中小券商股東撤退。
中國證券業協會此前發布的《2021**公司經營業績排行榜》披露,2024年全行業淨資產收益率(ROE)為923%。隨著2024年行業業績的波動,中信**非銀行團隊指出,預計2024年行業ROE為55%-6%,下降227%。
近日,北交所顯示,他們持有國家資本**595% 和 1同方創投公司和嘉融投資兩家股東的46%擬轉讓國渡股權,轉讓底價為911 億和 224億美元。
此前11月初,金龍股份還發布了重大資產重組公告,擬轉讓東莞20%股權,隨後於12月2日披露重組進展情況,將東莞股份轉讓比例提高到40%,並選擇直接清償東莞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與東亞前海同時在深圳前海成立的滙豐前海**,也經歷了第二大股東前海金控的“清倉”。
2024年12月底,前海金控公開轉讓滙豐前海**39%股權,掛牌金額為1264億元,前海金控成立時為滙豐前海**第二大股東。
2024年4月,滙豐有限公司全資附屬公司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宣布收購合資夥伴前海金控39%股權,將滙豐在滙豐前海**的股權增至90%。
這一次,東亞前海第一大股東東亞銀行是否會效仿匯豐銀行,接管第二股東尹志杰持有的東亞前海股權,值得關注。
責任編輯:戰術恆。
校對:彭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