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2024年12月19日,由中國社會保障協會養老服務分會、中國紅十字會職業發展中心、北京藥陽公益**協會、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出版集團共同主辦的《中國養老服務發展報告(2023)》新聞發布會暨智慧養老服務創新發展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第十三屆全國人民學生會副秘書長李連寧、人民協會原副總編輯陳軍、中國紅十字會職業發展中心原主任江、中共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代表、 北京大學社會主義學院、復旦大學、中國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河北大學、雲南大學等高校,以及中國社會保障學會、中國紅十字會職業發展中心、北京藥陽公益協會、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出版集團近40位專家學者, 中國協會
發布新書《中國養老服務發展報告(2023)》。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懷喜為新書的發行發來賀信。 **原電視新聞聯播主持人、中國紅十字會職業發展中心愛心大使張巨集民主持發布會並宣讀發布致辭。 陳竺在賀信中指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養老服務成為國家和社會關注的焦點,智慧養老成為近年來學術界和產業界關注的熱點。 《中國養老服務發展報告(2023)》聚焦智慧養老主題,借鑑國外智慧養老的有益經驗,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議,推動我國智慧養老持續健康發展。 張懷希在賀信中指出,推動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 《中國智慧養老服務發展報告(2023)》對我國智慧養老發展做出了積極回應,報告對我國智慧養老發展進行了闡述,是一部關於智慧養老理論、政策和實踐的綜合性著作,也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發展要求的報告的指導性著作中國的老齡化事業。
中國紅十字會職業發展中心主任金紅圖宣讀賀信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養老問題日益突出,智慧養老成為科學應對老齡化危機的重要手段。 相關部門陸續出台政策,鼓勵和支援智慧養老產業發展,養老服務呈現智慧型化、個性化、專業化發展態勢。 在此背景下,中國社會保障協會養老服務分會組織國內養老服務業專家學者共同編寫了《中國養老服務發展報告(2023)》。 報告圍繞“智慧養老”主題,全方位呈現我國智慧養老服務的新實踐、新進展、新趨勢,分析新問題並提出對策。 報告由總報告、專章、地方篇、行業篇、其他山石和附錄六部分組成。 總報告全面梳理了2024年以來我國養老服務發展情況專章聚焦機構養老、社群養老、養老示範基地、輔助器具、養老金標準化等領域,全面論證我國智慧養老在各領域的發展趨勢地方篇介紹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典型城市智慧養老服務的實踐探索,總結了各地智慧養老的創新經驗行業篇探討了藥陽養老、泰康、立林科技等企業的智慧養老服務解決方案,分析了市場主體在智慧養老方面的創新本章介紹了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的智慧養老模式和發展經驗,為我國智慧養老創新提供參考。 中國社會保障協會會長鄭功成在致辭中指出,我國已進入低生育率、人口老齡化伴隨的適度人口老齡化,需要盡快改變養老服務業發展滯後的局面。 推進智慧養老是必由之路,要將資訊化、數位化、智慧型化工具全面融入養老服務發展全過程,促進整個養老服務行業質量得到提公升,切實緩解人力供給不足等突出問題。 通過使用智慧型化、數位化和數位化的智慧型工作,老年人可以得到更可靠的保護。 《中國養老服務發展報告(2023)》系統研究了養老領域智慧型化發展現狀,反映了智慧養老的實踐,客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一項具有高質量和實踐指導意義的學術成果。
鄭公成致辭中國紅十字會職業發展中心原主任、中國社會保障協會養老服務分會名譽會長、北京藥陽公益協會發起人江在致辭中指出,隨著我國“網際網絡+”養老服務的發展,智慧養老可以提供更便捷、 多元化、專業化、精準化服務,提高養老資源利用率,有效彌補傳統養老方式的不足。《中國養老服務發展報告(2023)》全方位呈現了中國智慧養老服務的新實踐、新進展、新趨勢,為行業智慧養老實踐提供理論支撐。
江丹致辭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出版集團副總編輯高遠在致辭中指出,《中國養老服務發展報告(2023)》全面梳理了近兩年養老服務轉型發展情況,全面展示了我國養老服務實踐的重要經驗和成果, 具有較高的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必將為我國養老服務政策體系的建設提供有益支撐。
高遠致辭
發布會後,中國社會保障協會養老服務分會會長青連斌主持了《中國養老服務發展報告(2023)》專家點評會和智慧養老服務創新發展座談會。 與會專家就我國智慧養老服務創新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秦連斌主持會議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法律委員會副主任李連寧認為,《中國養老服務發展報告(2023)》是乙份特色鮮明的智慧養老發展專題報告,系統展示了近年來養老服務發展的新進展。 同時,他還對本書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建議今後在藍皮書中加入對養老金政策執行情況的評價,並在調研的基礎上積極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是建議更加重視養老服務的創新發展,在整合全社會資源的基礎上推動養老事業發展。
李連寧說
《人民**社》原副主編陳俊紅指出,當前我國養老服務形勢嚴峻複雜,人口結構嚴重失衡,全社會養老金負擔沉重,養老問題需要全社會攻克。 他認為,發展養老服務,關鍵是要推動全國人大對養老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執法檢查。 同時,他還建議,中國社會保障協會養老服務分會、中國紅十字會職業發展中心要繼續推進養老服務工作,幫助老年人享受幸福晚年。
陳俊紅說
中國社會保障協會副會長王傑秀對《中國養老服務發展報告(2023)》正式發布表示衷心祝賀。 他指出,新書聚焦智慧養老這一話題,匯集國內一流專家和高層次從業者撰寫文章,對整個養老服務的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 他認為,當前養老智慧還有三個方面的提公升空間,一是如何利用資訊平台有效對接養老服務的供需雙方,二是如何提高第一輔助器具的自主創新和集群水平, 三是如何利用智慧養老裝置,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服務。
王傑秀發言
中國養老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王金龍認為,《中國養老服務發展報告(2023)》深刻把握時代發展趨勢,貫徹落實養老產業發展系列指示精神,聚焦發展歷程, 智慧養老主題的實踐經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具有較強的理論參考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他認為,《藍皮書》體現了“四個緊密結合”,一是發現問題、積極解決問題緊密結合,二是頂層設計與注重實踐探索緊密結合,三是理論學術歸納與世界經驗緊密結合,四是堅持中國特色、借鑑別山的緊密結合。
王金龍說
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會長吳玉韶教授指出,智慧養老不僅在打破傳統養老的痛點和難點方面具有新的優勢,而且可以部分替代體力勞動。 他強調,我國智慧養老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存在幾個痛點和難點,一是原有輔助器具研發滯後,二是缺乏技術和資料的整體解決方案,三是缺乏智慧養老的宣傳和引導, 四是各部門的養老政策、補貼支付、資料埠尚未整合。
吳玉韶說
北京大學管理學院黃恆學教授對《中國養老服務發展報告(2023)》的發布表示熱烈祝賀,並分享了他對養老的一些看法。 他認為,老年人是社會的財富,沒有老年人的社會是沒有未來的社會。 老年人“未老就老”,亟需提高老年人的思想心理建設。 智慧養老只是一種工具,並不能完全取代老年人的現實生活,養老服務的過程需要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和人文關懷,從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促進老年人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黃恆雪說
中國社會保障協會養老服務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立雄作為作者代表發言。 他認為,一方面,智慧型化的發展為輔助器具行業創造了新的機遇,許多輔助器具正在向智慧型化、智慧型化的方向發展。 另一方面,智慧型系統是智慧型輔助裝置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需要進一步優化和調整。
楊立雄說
中國社會保障協會養老服務分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教授謝紅分享了她的三個寫作心得。 首先,我國養老服務已經完成了從0到1的轉變,影響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問題是資源,即人財產無法承載大量的養老服務需求,因此,未來我國養老服務需要採取分級分類的供給模式,現階段,養老功能的智慧化是必要的, 也有助於確立未來的發展方向。其次,智慧型技術可以完成全球無法觸及的大量養老資源對接和服務工作,在這一點上可以有更多的空間。 第三,智慧標準化是一項多領域、多專業共同參與的工作,由於目前不同專業尚未形成共識,因此只能在智慧標準化現狀的基礎上提出。
謝紅說
雲南大學教授李靜圍繞“南京智慧養老”篇章分析了自己的思考。 他認為,智慧養老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價值,但也要注意四個問題或“四個轉變”。 具體來看,一是從技術型向以人為本轉變,二是從單一功能向複合型功能轉變,三是從資料統計向功能提公升轉變,四是從供給側主導向雙向互動轉變。
李靜說
中國社會保障協會會長鄭功成對會議進行了總結。 他指出,首先,老年人的智慧必須向前推進,老年人需要學習老年人的智慧,對於老年人來說也需要掌握老年人的智慧,這是必由之路。 其次,智慧養老的應用也要適度、適當。 機器不能完全取代人,只能彌補人的不足。 因此,在智慧養老的研究中,要充分利用科技的能量來彌補人力的不足,同時要防止濫用,特別是要保護老年人的私隱和尊嚴,對妨礙老年人私隱和尊嚴的技術進行負面清單。 他認為,如果掌握好這兩點,智慧養老就會發展良好,一定能夠發揮積極作用。
鄭功成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