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11月,全省9個中心城市空氣質素連續6個月達到100%,這是我省9個中心城市空氣質素自2024年以來首次連續6個月達到“全優”;
2024年10月26日,貴陽市、清鎮市、荔波縣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貴州省赤水流域茅台地理標誌保護生態示範區、遵義市湄潭縣獲評國家“綠水青山是金山無金寶”實踐創新基地, 這是全省開展生態示範建立工作以來點名數量最多的一年
2024年11月30日,在全省生態環保大會上,省委主要領導強調,要牢牢把握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主體戰略、實現主體定位,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再創新成效, 力爭率先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努力創造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生態優美的貴州多彩新未來。
剛剛過去的2024年,貴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新成效的一年。 新的一年,貴州將繼續打好“生態牌”,走“綠色之路”,畫出“靚麗卷”,種下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提公升高品質生活品質,增添高層次生態的亮色,全力以赴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
赤水河。 完善綠化系統,豎立四梁八柱。
赤水河畔,白鷺四處亂竄;吳江兩岸,一條清水河水向東流淌。
生態之美離不開綠色體系的保駕護航。 2024年3月1日起,《貴州省烏江保護條例》和《貴州省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生產環境保護條例》正式實施,是貴州堅決承擔長江“上游責任”的制度保障。
貴州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力度和實效開展了一系列基礎性、開創性、長期性工作,在生態文明體系建設中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成果,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經驗,生態文明“四梁八柱”制度框架全面確立。
為進一步推動社會資本參與我省生態建設,加快推進山河林田湖草原沙地一體化保護修復,2024年,省辦公廳印發《關於鼓勵和支援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實施意見》, 出台21條政策,鼓勵和支援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與修復。
為提公升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水平,《貴州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24年)》出台。 這是貴州省首個省級“多規劃融合”國土空間規劃——2024年12月,**公開發布《貴州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24年)》批復。 《規劃》提出,到2024年,貴州省耕地面積不低於5021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耕地保護面積不低於3612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得少於4080,000平方公里。
此外,牽頭編制頒布了《貴州省重點區域生態保護修復實施管理指南(試行)》和《調整樹種結構提公升森林品質技術指南》。
植樹現場。 攝影:張洪濤。
不僅在制度僵化,在生態文化融入生活方式上,貴州也是鏗鏘有力的
2024年1月28日,兔年春節後第一天,貴州13萬餘名幹部志願在山上植樹,為多彩的貴州增添綠意。 貴州連續九年在春節後第一天為省、市、縣、農村幹部舉辦義務植樹活動,創新義務植樹形式,參與人數1062萬人次,自願植樹5000萬人次。
貴陽國際生態文明論壇已成為傳播生態文明理念的重要平台。 與會嘉賓紛紛稱讚。
7月8日至9日,以“謀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的2023貴陽生態文明國際論壇在貴陽舉行,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3200餘位嘉賓出席。
十里河海灘。 保護生態家庭,築牢綠色屏障。
在貴州東部“武陵之巔”樊井山腳下,有一片植被物種豐富的常綠闊葉林,是“天下獨生子女”——貴州金絲猴的故鄉。
2024年起,武陵山山、河、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在樊淨山核心區北部,圍繞樊淨山所在的銀江、松濤、江口三縣,開始建設7條生態廊道,在46公里長的地帶上種植植被,供貴州金絲猴棲息捕食面積,進一步優化林分組成,擴大野生動物棲息地空間295平方公里。
截至2024年10月底,專案已完成92%以上的專案績效指標。 專案全面建成後,區域森林覆蓋率將提高到63%,土壤流失量每年減少30萬噸,廢棄礦山恢復率達到100%,中度及以上石漠化率達到1549%,耕地質量顯著提公升,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重要進展。
像武陵山一樣,“生態面貌”不斷改善,貴州土地上的河流也是如此。
在南明河畔。 走在南明河岸邊,水清澈岸綠,空氣清新,不宜人。 2024年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省級首批美麗幸福江湖名單揭曉頒獎,貴陽市南明河與遵義市赤水河、黔西南州萬豐湖一起獲評省級首批美麗幸福河湖。
我省歷來高度重視江湖保護工作——2024年6月18日,貴州省生態日如期舉行,省委主要領導開展河林巡查活動,強調要認真落實江(湖)長制和林長制, 層層壓實責任,做好長效管理,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努力營造全社會支援和參與河(湖)長森林長制度工作的濃厚氛圍,形成江湖保護治理強有力的工作隊伍。
守護“生態大家庭”,貴州有“亮劍”的精神和力量。 2024年,狠抓一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公開情況,採取省級生態環保督察、特約督察、專項督察等措施,推動問題整改。 啟動省級生態環保督察,完成遵義市、貴陽貴安、黔南州、黔新南州的檢查。
百里杜鵑花湖(石星星攝)。
順利推進“兩座山”轉型。實現生態價值。
在寒冷的冬季,走在貴州大地上,從雷公山到烏蒙山,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綠意盎然。
如何讓生態財富成為經濟財富?
2024年11月14日,黔南州林業局向龍里縣星市鎮大研村集體股份制經濟合作社開具林業碳票。 這張村林集體碳票,將大研村5000多畝集體森林資源轉化為流通資產。 同日,中國農業銀行龍瀝分行向合作社發放林業集體碳票50萬元。
目前,我省累計開具林業碳票15張,獲得融資信用5張68億元,貸款1865億元,成交金額1201萬元。
都溪林場的一角。
不僅如此,貴州還積極踐行“兩山”改造。
金秋時節,位於銀江自治縣埃陵街道的雲上居森林養生基地,青翠欲滴,空氣清新,遊客陶醉其中。 目前,全省已建成森林健康(試點)基地78個,3個(鳳崗、黃果樹、江口)森林健康養生試點單位,完成森林健康步道建設237公里。
走進黎平縣中林生態林生態園種植基地,農民們正在種植天麻,忙碌不堪。2024年,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4200億元,森林經濟產值達到700億元,特色林業產值達到280億元。
我省綠色低碳轉型也取得了良好成效
走進畢節衛寧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光伏元件生產車間,智慧型裝置有序執行,機械手和輸送帶不斷穿梭,太陽能電池片在各段有序傳輸。 這是我省綠色低碳轉型的生動縮影。
以技術創新為主要評價標準,在工信部2024年2月公布的2024年綠色製造榜單中,貴州省18家企業入選國家“綠色工廠”榜單,2家企業入選國家級“綠色連鎖經營企業”,3家園區入選國家級“綠色園區”。 綠色工廠遍地開花,綠色產業園區層出不窮,成為貴州加快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的生動體現。
萬豐湖。 故事]。
從缺草到綠樹成蔭。
生態修復實現了妙嶺礦山的蝴蝶化改造。
踏上年末的腳步,在獨山縣上泗鎮上泗村,頁岩礦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施工隊正在如火如荼地組織當地村民開展冬油菜育苗工作。
原露天礦區已填土,可以看到平坦開闊的耕地。
前後變化真的太大了!專案負責人肖慶芳一邊開啟手機裡的**說,這是他在專案建設前拍的一張老照片。
*,俯瞰礦區,露天採礦留下乙個幾公尺寬的大坑格外顯眼,岩層間湧出的水不斷聚集在巨大的基坑中,礦區周圍的岩石光禿禿的,沒有草。
經過多年的開採,礦區自然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地形和地貌遭到嚴重破壞,亟需生態重建和土地復墾。
自2024年4月專案開工以來,結合修復區現有早期磚砌建築,為防止礦井礦坑進一步積水,團隊利用廢棄建築材料作為補充材料,對廢棄建築拆除後的坑進行回填,並通過建造擋土牆和排水溝截流溝進行排水,加快恢復速度土地的自然功能。
在專案建設完成後開啟另乙個**後,肖慶芳興奮地說:“從生態傷痕到綠色的眼睛,我手機裡的兩個**都是有力的見證。 ”
我省是礦產資源大省,開採歷史悠久,歷史礦山面積大、分布廣。 有 1 個70,000英畝的歷史礦山。
2024年,我省成功申報苗嶺歷史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範工程,獲得補助3億元,專案已完成修復面積996萬平方公尺,專案整體完工超過88%,2024年全面完工。
據省地質環境監測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貴州綜合運用自然修復和人工修復,力求為妙嶺山脈各歷史礦山專案尋找生態修復最佳方案。
2024年,貴州鞏固提公升礦山“禿頭”成果,加快完成“十四五”歷史性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目標任務。
柳光門汙水處理。
從千里眼到智慧大腦。
多項環境監測“黑科技”,實現汙染精準控制。
臨近年底,載有“大氣環境溯源研究移動實驗室”“黑科技”的專車正趕赴全省各市(州)開展監測,為我省年底大氣汙染防治提供資料和理論支撐。
該行走“實驗室”是貴州省首個“大氣環境溯源研究移動實驗室”,將於2024年7月建成投產,可實現行車時對170多個大氣引數的實時監測溯源,是我省大氣汙染防治的科技武器。
我們正在一分鐘一分鐘,一微克一微克地努力,我們將在年底克服最後的障礙。 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大氣與氣候變化研究所所長黃代寬說。
貴州省首個“大氣環境溯源研究移動實驗室”。
自建成啟用以來,我省利用“大氣環境溯源研究移動實驗室”深入各市(州),查詢各地大氣汙染成因和來源,助力打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
自2024年5月以來,全省9個中心城市空氣質素連續6個月達到100%,這是我省9個中心城市空氣質素自2024年以來首次連續6個月達到“滿優”。
從天到地,從山到江湖,2024年,貴州將全力提公升生態環境智慧治理水平,為生態環保編織“天地網”
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遙感監測、生態條件遙感調查評價、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遙感監測評價......衛星遙感技術和無人機航空遙感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開發應用不斷加強
我省牽頭的國家重點科研專案《岩溶地區突發石油汙染處置技術與裝備》獲批,“貴州省生態環境智慧型監測創新應用專案”入選國家生態環境智慧型監測創新應用案例,“貴州普定喀斯特站”入選首批國家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該部......生態與環境生態環保和智慧建設取得顯著成績。
LiDAR可以探測到從大約3000公尺高度到地面的大氣汙染物的垂直分布。
2024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指出,要深化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應用,構建美麗中國數字治理體系,構建綠色智慧型數字生態文明。 2024年11月30日,全省生態環保大會提出,聚焦重點領域,加強環境問題科技攻關,將汙染防治與產業轉型公升級相結合,加快突破關鍵技術瓶頸,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維護發展和生態兩道底線。
依託綠色智慧,我省生態治理有了高效監測、主動預警的“千里眼”和“順風耳”,有了科學分析、有效應對的“智慧大腦”和“智慧手”。 2024年,我省將進一步推進綠色智慧型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為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提供有力支撐,努力開創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生態美的貴州多彩新未來。
初冬的鴨塘河(石星星攝)。
喝山泉水,享受日光浴。
納雍森林的滾野雞在全國各地都很受歡迎。
在深冬時節,在已改建為林場的納雍縣的高山上,霜凍覆蓋了整個森林。 數以萬計的野雞在樹林中追逐奔跑,大聲歌唱。
這批已經放養了180天的土雞,元旦前後被屠宰並銷往全國各地的消費市場。
作為當地優質本土雞品種,近年來,納雍滾雞及其系列產品風靡全國,並遠銷北京、上海、浙江、成都及粵港澳大灣區,銷量達37億元。
納雍土雞能火遍大江南北,消費者認可的是品質。
在林下飼養的滾動野雞。
選擇當地優秀的雞品種。 在來源選擇方面,根據大小、羽毛顏色、雞頭、雞爪、雞胸肉等外觀條件選擇最優質的育種者,確保遺傳的卓越性。 同時,與中國農業大學、貴州大學、畢節畜牧獸醫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合作,為當地養雞、品種保護、繁育場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採用自然耕作模式。 林下的滾野雞喝山泉水,吃穀類,在林地上跑跳,陽光充足,肉質格外細膩可口,氨基酸和蛋白質含量高。 此外,雛雞孵化後,先在半育種豬場養殖60天,再放入林下生態豬場180天,達到最佳生齡後方可屠宰。
規範化管理,全程可追溯。 貴州納雍元盛牧業(集團)有限公司按照“三品一標”要求,對養殖業孵化、育雛、生態放養、飼料生產、屠宰冷鏈、食品加工等進行一體化監管,形成了種雞、飼料、養殖、屠宰、加工、運輸的規範化管理和質量追溯體系。
納雍縣已成為該鎮連綿起伏的山雞林下的養殖基地。 汪洋 攝。
開發種類繁多的雞肉產品。 走進納雍滾雞深加工車間,滾雞系列食品正在被精準稱重、全面殺菌,並按指令運送到指定地點,完成裝袋、罐裝的智慧型化操作。 “我們的車間還在不斷擴大,從一樓到現在的四層樓房,市場需求還在不斷增加。 據貴州百豐亭食品經理胡健介紹,公司主要加工銷售珠蓀雞湯、麻辣雞、麻辣雞粉、麻辣雞麵、紅燒雞等卷雞系列熟食產品,並與成都傳智威、貴研集團、廣汽集團、廣州地鐵、北京鑫達集團等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
過去零售店只在納雍開業,但今年在貴陽開業,2024年12月12日開業當天,銷售額突破10萬元。 胡健認為,高品質是市場對滾山雞零差評的秘訣,公司也要加強冷鏈運輸建設,保證消費者的體驗,不斷擴大納雍滾山雞系列產品的銷售半徑。
貴州**天燕新聞記者。
王元柏:在金秋。
王瑤, 王方榮.
編輯:王曉婷.
二審徐然.
三審田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