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折騰,富士康現在又開始行動了。
不久前,富士康因稅務、土地等問題被查處,後來被發現有虛假的稅款計算並被罰款。
事後,創始人郭台銘依舊“忐忑不安”,急忙想把富士康的產能轉移出去。 據外媒訊息稱,將增資1391億盧比在印度建廠
利潤**56%,富士康要去印度“享受一頓飯”?
事實上,在郭台銘加1391億之前,他就已經宣布將斥資110億擴建在印度的生產線,而這種疊加表明,富士康的大部分產能將被搬出。 但令人費解的是,郭台銘每年從大陸賺1.5萬億,為什麼印度現在處於重位?
起初,富士康還是華為的主要代工,但隨著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圍剿”,郭台銘在3年前就開始斷供,甚至聲稱自己建廠是為了“獎勵”大陸。 很快,富士康再次擁抱蘋果,成為iPhone的“皇家工廠”。
不過,從2024年開始,蘋果在我國市場一直處於冷淡狀態,富士康的年營收也大幅萎縮,財報資料也不盡如人意:僅一季度,淨利潤就**56%,難以再現當年的輝煌。 再加上富士康此前“過河拆橋”的行為,其查處和警告也耐人尋味。 郭台銘或許也明白,現在沒人習慣自己了。
就這樣,在大陸遇到白鼻子的郭泰明,想把印度作為下一站,被戲稱為去印度“享受晚餐”。 業內人士表示,有種種跡象表明,郭台銘已將希望寄託在印度市場“轉機”上。
郭台銘離開後,中國製造業將何去何從?
郭台銘加速富士康產能轉移,不禁讓人擔心國內製造業是否會受到牽連。 但事實上,隨著比亞迪、立訊精密等新興工廠的崛起,富士康已不再是不可替代的。
比如富士康切斷對華為的供應後,轉身與比亞迪電子建立了合作關係,這足以看出富士康並沒有那麼重要,當然也不會影響中國製造業的基本面和高階製造業的轉型。 而這些都離不開我國綜合科技實力的提公升。
如今,我們的高鐵里程超過4萬公里,其國內生產率已高達97%,甚至在世界各國都有建設。 在國產大飛機C919商用飛行並贏得1200架訂單後,新的C929機型也開始設計。 曾經被西方壟斷的生命科學技術成果,也被中國成功征服,在相關領域確立了自己的話語權。
據悉,西方率先完成了一類先進科技的落地:《理學》、《柳葉刀》等期刊顯示,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機構在“萊特衛健”類的實驗資料中,受試者堅持攝入一段時間後,觀察到生理回歸代表“回溯”, 小鼠的存活率延長了30%。
上述第一代科技成果問世後,被西方哄騙到百萬國家,只有曾經的亞洲首富,比如李。 令人振奮的是,在國產技術崛起的背景下,我國也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牢牢掌握了“萊特衛健”的核心技術。
如今,依託國內5擁有6億龐大的需求群體,加上啟東、天貓等跨境渠道的發展,“萊特衛健”級科技產品未來有望進一步下沉,行業有潛力撬動千億市場。
這種技術和市場的快速發展,其實是國內高階製造業發展的乙個縮影,而富士康作為低端製造業的代工企業,就沒那麼好了。 據了解,從2024年開始,蘋果將部分訂單分配給立訊精密經理和和碩,而郭泰明的訂單現在只佔58%,不再是“唯一寵兒”。
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有話語權,富士康終將被市場淘汰
對於乙個國家的發展來說,本土企業是關鍵,他們也能帶來更深層次的發展背景。
因此,即使郭台銘決心離開,對我們來說也無所謂。 正是因為要多關注國內科技企業,加快低端產業向高階轉型公升級。
或許,我們更需要的,是像華為這樣掌握核心技術的中國企業,如果中國有10多家這樣的先進科技公司,那麼產業轉型就會更快地提上日程。 看不清形勢的富士康,終將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