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服務關係到公立醫療機構和醫療衛生事業的高質量發展,也是人民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 自2024年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國家醫保局穩紮穩打地做好醫療服務改革,加強對地方醫療服務管理的指導和監督,持續引導地方政府優化醫療服務管理, 推動高價值醫療技術加速臨床應用。近日,全國多地公開出調整方案,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12月1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調整省級醫療服務專案4300餘個,掀起一波醫療服務調整浪潮。 國家醫保局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下一步將開展哪些工作,在國家醫保局今年的公示答覆中得到了全面介紹。
方針:兩方面推進,做好醫療服務改革
如何穩紮穩打地做好醫療服務改革,加強對地方醫療服務管理的指導和監督,國家醫保局做了兩件事。
一是加快醫療服務動態調整。 價格調整將與經濟發展水平、社會負擔能力、交通和醫院改革績效等指標掛鉤,持續優化調整醫療服務。 2024年6月,各地全面建立醫療服務動態調整機制,圍繞“三醫聯動”各項改革目標設計指標評價體系。考核不達標的,暫不進行價格調整。 目的是通過適應醫改政策導向、練練內功、優化服務,用好最佳槓桿,引導公立醫院開啟調價視窗。 一般來說,醫療費用控制得好的地方,總價調整多一點,費用控制不好的地方,價格調整節奏較慢,總金額較少。
二是加快醫療服務專案規範化管理。 醫療服務專案是醫療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渠道,醫療機構和裝置耗材企業都非常關心,希望新的醫療服務專案能夠更快、更多。 在調查中發現,一些新**專案訴求是因為**專案與技術細節繫結得太深,臨床實踐的細微變化未必能與現有專案相匹配。 一些新**專案的申報質量不高,而目前的**專案是拆分、合併、改造,這實際上是憑空增加了公眾的負擔。 針對上述情況,一方面,國家醫保局持續推進醫療服務專案編制工作,按類別發布專案指南,指導各省對現有專案進行規範整合,提高既有專案與臨床微改善、微創新的契合度,從源頭上減少重複申報。 另一方面,對於醫療機構申報的新型醫療服務專案,將優先採用現有專案相容方式,加快新型醫療服務專案的及時申報。
同時,明確醫療服務管理要突出對技術性勞動價值的支援,優先選擇長期未調整、主要基於技術性勞動服務價值的專案,從一級品類、外科手術和中醫納入價格調整範圍。 且各調整方案中以技術勞務價值為依據的專案數量和金額原則上佔總數的60%以上,客觀反映技術勞務價值,防止被裝置消耗。
成果:試點城市順利實施,全國機制建立
2024年8月,經***同意,國家醫保局等8個部門印發了《深化醫療服務改革試點方案》。 經過科學審慎的遴選,確定了河北省唐山市、江蘇省蘇州市、福建省廈門市、江西省贛州市、四川省樂山市等5個城市為國家直接指導的試點城市。 目前,五大試點城市已出台以建立新機制為中心任務的地方實施方案和操作細則,第一輪價格調整順利實施。
從2024年開始,各省都進行了年度價格調整評估,如果符合條件,將及時啟動價格調整,原則上在下半年實施,醫療服務整體價格調整將進入更加規範和有序的新軌道。 近4年來,各省實施多輪醫療服務調整,醫療服務整體水平體現外科、中醫、護理等技術門類臨床技術和勞務價值高於平均水平,價格調整步伐總體上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
2024年,各省新增醫療服務**專案近1000個。 截至2024年底,體現外科、中醫、護理等臨床技術和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整體水平高於平均水平,價格調整步伐總體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
目前,各省2024年醫療服務調整評估工作已經完成,符合啟動評估條件的地方將在年底前完成今年**的動態調整,並選擇合適的視窗實施。
下一步:從五個方面深化改革。
國家醫保局藥品和招標採購司司長丁一磊近日在**撰文稱,深化醫療服務改革將突出5個方面:
一是支援公立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 鼓勵分級定價,根據醫療機構水平、醫生水平和市場需求等因素,制定不同的醫療服務,適當拉寬差距,引導患者合理就醫。 探索高質量、高價格,對國家醫學中心和代表其專業特色的國家重點臨床專科提供的診療,其醫療服務將在地方公立醫院的基礎上適度浮動。
二是支援醫療技術創新發展。 加快醫療服務專案編制,分批發布專案指南,規範整合現有專案,提高專案相容性。 為了提高創新能力,直接應用現有的專案**策略,並快速匹配;對突破性創新,加快審核速度,為符合要求者開闢綠色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醫療機構每年申報新醫療服務專案近萬個,而擁有“臨床試驗理想之地”的澳大利亞,現有醫療服務專案只有5000多個。 分析發現,大量沒有臨床價值的“偽創新”屬於對現有專案的分解、繫結特定裝置等,試圖通過微改大幅抬高價格,擠出真正創新的空間,也對創新環境和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下一階段,醫保部門將引入經濟評價、實戰研究等,加強對創新專案的管控。
三是支撐技術勞動價值。 醫保部門歷來重視醫務人員技術勞動的價值。 在醫療服務總量配置中,重點放在技術用工上,要求價格調整方案堅持“三個60%”,即在第一結構中,技術用工佔比超過60%的專案優先納入調整範圍,且此類專案的數量和金額佔總數量和總金額的60%以上價格調整。探索建立分類形成機制的具體方案,將複雜專案引入公立醫療機構參與對於技術用工佔比和診療專案比重矛盾突出的,要漲價,重點放在急診、特護、重症、搶救、病理檢查、安寧治療等門類對弱科醫療服務專案,給予政策激勵,重點扶持基層醫療機構和中醫醫療服務發展複雜手術等高難度、高風險的醫療服務應適當反映差異;對於核磁共振(MRI)和CT等大型裝置檢查,同時促進減少**。
四是支援關鍵環節成本消耗控制。 在醫療服務改革中,將醫院擴容、裝置更新、人員過剩等納入價格調整評價體系,作為重點監測指標,引導公立醫療機構積極適應改革,加強內部管理,優化服務和收入結構,從而開啟價格調整視窗,擴大價格調整總量。 同時,密切關注醫藥領域集中整治腐敗的最新進展,重點跟進了解大型檢測裝置的真實採購情況,及時減少專案對大型裝置採購成本嚴重扭曲的影響,有效榨乾膨脹裝置採購之水。
五是支援推進“三醫聯動”改革。 “三明醫改”成功的關鍵在於合理控制醫藥總成本的超高增速,實現年增速不超過8%,遠低於全國14%左右的平均水平。 由此可見,深化醫療服務改革只有醫保衛健有關部門共同推進醫療服務改革和醫務人員薪酬制度改革,才能達到系統整合、協調、高效的效果。 醫療服務改革充分體現了共同發展的理念,紅利要由人民群眾、醫務人員、醫療機構共同分享。 (部分內容參考財衛出版的《國家醫保局**招聘採購司司長丁一磊:共創醫療服務改革新局面》)。
作者 |楊紫.
* |中國醫療保險。
編輯 |楊子軒, 張文清.
熱門文章
為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國家醫保局做了這些工作。
國家醫保局、財政部聯合發文,發布長期護理保險殘疾等級評價統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