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公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收藏品是高雅的文化活動之一,給人以不可替代的精神愉悅。 與一些不遺餘力地收集貴重古董和其他物品的人相比,我寧願不花很多錢來收集和儲存我喜歡的東西。 我曾經給自己定下的收藏原則,就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經濟狀況,收集平時喜歡和一起長大的普通物品,在業餘時間用它們“滋養眼睛”,回憶舊事,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的“收藏”其實很簡單,我只收集我最喜歡的書法家的作品和新聞報道的印刷品,然後發給編輯、記者和通訊員。
從高中開始,我就喜歡著名書法家的書法作品,對古代書法家王羲之、現代書法家魯迅的書法作品,以及當代著名書法家李鐸、康莊、楊鑾等書法家的書法作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們大部分的書法作品我都買他們作品的版畫,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我買過很多版本,基本上在書店看到就買回去。 還有一本清代“八股”試卷的彙編,我也買了印刷品。 因為過去這些在封建科舉制度下生產的“八穀文”試卷,除了封建渣滓之外,還有很多原件是“無點”的書法傑作(即紙面幾乎沒有改動的痕跡),字樣的精準度和字型結構的美感確實令人嘆為觀止。 以前,除了繁忙的工作,我經常拿出自己有限的“收藏”,反覆摸索這些書法家的路,還臨摹著名畫家的書法,模仿自己喜歡的字。 比如,在王羲之的《蘭亭序言》中,我真的找到了我名字“馬永真”中兩個單寫的字“勇”和“真”,這讓我很開心。 因為有機會,我還有康莊先生和楊鑾先生的兩幅書法作品。 其中,康莊給我的書法卷軸,是鄭協(板橋)四字四字四行詩《竹石》中記載的:“堅持青山不松,根在碎石。 千擊依舊強勁,風從東吹西吹,吹南北。 我很珍惜它,並把它作為自己的勵志座右銘。 此外,我還有龐仲華的幾張鋼筆書法貼紙和內蒙古書法家陳志國的書法作品。 我特別喜歡志國先生在2022年10月送給我的書法作品,之前他也送給我他精美的書法收藏。 這些收藏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提高了我的書寫技巧。 目前,我仍然喜歡用筆在八對開或十六對開的方格紙上寫字。
我收集新聞採訪的旅程始於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 當時,在我上中學和大學的時候,我很榮幸地收到了一本《烏蘭察布**》的採訪書和一本烏蘭察布人民廣播電台的採訪書。 而在我下鄉的這段時間裡,有幸成為“烏蘭察**”內蒙古人民廣播電台的記者後,我得到了一本這兩位**的採訪書。 當時的採訪本都是硬塑料片,無論是《烏蘭卡布**》的白色塑料精裝,《採訪書》的三個字燙印,黑色塑料精裝的六十四本開啟的採訪書和“採訪書”的三個字,還是藍色塑料精裝的三十二本開啟的採訪書和“採訪書”的三字燙印, 還有內蒙古人民廣播電台紅色塑料精裝的三十二本公開採訪書,以及為人民廣播事業而寫的**同志的鍍金題詞,都讓我愛上了它。可惜的是,由於時間的流逝,這些採訪基本上沒有新的副本——或者送人或用過,每次想起來,心裡都很難過,彷彿失去了這些年最珍貴的東西。 另外,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位朋友送給我一本紅色塑料軟封面的小採訪書,上面有一百二十八個開啟的“內蒙古**”和“內蒙古**”五個字燙金。 但可惜的是,雖然他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也曾在《內蒙古**》上發表過一篇文章,卻一直沒有機會得到該報的採訪。 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採訪本相比,進入新世紀,各級採訪本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論是從封面還是從內芯紙。比如內蒙古人民廣播電台的採訪本,變成了活頁的“細長條”,好用,但在美學上卻無法與過去的採訪本相提並論,這也許是時間流逝的感覺。
說到“收藏”採訪書,由於我有收藏的理念和我持有的條件,我其實並沒有真正擁有全面的採訪書收藏。 只是我手裡有一些採訪書。 但是,近年來,我有機會收到一些一流的採訪書,比如內蒙古電視台、北京電視台、人民網的紀念書或工作手冊,以及《經濟**》黨建雜誌社的採訪書、《*》、《內蒙古**》。 特別是,“**這次採訪來之不易,因為採訪是前年一位幫助西藏的年輕記者給我的。 報紙封面和《內蒙古**》的新聞採訪書都是用咖啡色人造皮革製作的,尤其是《**新聞採訪書》的封面是用漢藏文字鍍金的,非常珍貴。 去年,朋友送了我一本《內蒙古**》新聞採訪書,是用封面壓花工藝製作的,也很精緻。 除了寫作,我經常把這兩份報紙的新聞採訪從書架上拿下來,仔細看一看,越看越喜歡。
在收集採訪的過程中,我也有遺憾。 比如,雖然我在《人物》和《光明》副刊上發表過文章,但一直沒有機會接受這兩家**報的採訪,這不能不說是遺憾。
雖然我上面提到的“收藏”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收藏,但我仍然認為它是一種收藏,並繼續愉快地做。 以後只要有機會,我還是會收集我能拿到的**採訪書,能買到的書法集和貼紙,希望能經常從中汲取靈感,滲透到我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