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西北地區是指俄羅斯帝國在伊犁危機期間,通過《中俄西北邊界測量劃界條約》、《塔城邊界條約》、《塔城邊界條約》、《伊犁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清朝手中取得的一塊面積達7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以及庚子俄國災難後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在此之前,該地區是埃拉特蒙古人的一部分,其中大部分是乾隆時期清軍西征準噶爾獲得的。 此區北起外蒙古唐奴烏良海靜作邊疆,西南至耿格爾圖拉,西南至喀喇嘛嶺,至楚克里克河、埃古斯河,再至巴爾喀什湖北岸,向西南經楚河,塔拉斯河上游, 而在俄羅斯帝國被吞併後,更名為“七河州”,即除今伊犁以外的七河地區。七河地區,指流入巴爾喀什湖的七條河流(伊犁河、喀喇塔爾河、哈薩克阿克蘇河、萊普瑟河、阿亞古斯河以及現已不復存在的巴斯坎河和薩爾罕河)的流域,包括巴爾喀什湖以南、中亞河以東、以伊塞克湖和楚河為中心,大致包括今哈薩克阿拉木圖地區, Zhambyl地區和吉爾吉斯斯坦東部。這個地方在19世紀從中國切出,即在外西北。 繼續向南穿過錫爾河上游的納倫和卡拉達里亞地區,到達阿富汗的瓦罕走廊。 蘇聯解體後,這些土地大部分不再屬於俄羅斯聯邦,而是屬於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這五個中亞國家。
1900年的七河州。
1913年七河州行政區地圖。
中亞的氣候是乾燥的沙漠氣候,除了東南部與中國接壤的西北部和與伊朗接壤的凱佩特山麓。
由於天山山脈的阻擋,來自大西洋的水汽凝結並降落在這裡,使該地區成為中亞地區少有的水草豐富的宜居地,主要湖泊有宰桑坡湖、阿拉胡湖、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等,河流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楚河、 等。 該地區也是中亞人口最稠密、經濟最活躍的地區。 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和哈薩克前首都阿拉木圖都位於該地區。
流向巴爾喀什湖的七條河流現在仍然存在五條。
七條流域地圖,現在只剩下五條河流。
該地區經歷了八次從東到西的大遷徙,包括谷越人、古武孫人、北匈奴人、突厥人、喀魯克人、回鶻人、契丹人和華叻蒙古人。
歷史
秦國屬於賽普勒斯人,蒙古草原上的匈奴人趕走了甘肅的越氏人後,越氏人西遷至此地,打敗了賽王,賽普勒斯人南遷至阿富汗、巴基斯坦,大岳氏占領了齊河地區。 後來,烏孫部落西遷,消滅了大越氏族,大越氏族南遷到今天的阿富汗,烏孫一直佔據著這個地方,直到魏晉蕪湖十六國時期(首都赤谷城在伊塞克湖)。 蕪湖十六國末期,烏孫被柔然打敗,向西南移至青山,北匈奴遷至此地附近,在史冊上稱為月番。
隋朝屬於西突厥汗國,其可汗的千泉就位於此地附近,唐朝在這個地方修建了斷葉城,西邊的塔拉斯城也位於此。 唐朝中期,在阿爾泰山區游牧的喀魯克三個姓氏逐漸向西遷徙到這裡,到了唐朝晚期,回鶻汗國滅亡,一些遷居此地的維吾爾人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其首都巴拉薩貢就設在那裡。 1466年,哈薩克人在七河西部建立了國家,16世紀中葉,他們與東察合臺汗國爭奪該地區,16世紀中後期,哈薩克人和吉爾吉斯人占領了整個七河地區。 在 17 世紀末和 17 世紀初,準噶爾人入侵,直到 1729 年哈薩克人重新奪回它。 1757年,準噶爾汗阿穆爾·薩那逃往哈薩克,以逃避與哈薩克發生衝突的清朝。 福德、昭徽入侵七河,清軍佔了上風,與哈薩克蘇丹簽訂了七河歸屬協議。 1864年,俄羅斯帝國通過《中俄西北邊界勘測劃條約》奪取了清朝新疆的西北領土,建立了祁河州,面積約40.22萬平方公里(其中35.3萬平方公里現在屬於哈薩克,其餘屬於吉爾吉斯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