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與實體瘤相比,血液腫瘤患者數量相對較少,但由於患者用藥周期長、患者累積效應等因素,血液腫瘤藥物市場不容小覷。
正因為如此,血液腫瘤一直是跨國公司一直重下注的領域,生物科技也在這裡囤積重兵。 與大型製藥公司相比,或許生物技術的投資更值得期待。
核心在於,在技術發現的時代,抗腫瘤新藥的進展日新月異,發展方向更加多元化,更加靈活高效的生物技術將不斷顛覆臨床格局。
畢竟,我們對血液腫瘤的“脫証和去移植”的追求仍在繼續。 日前,在“血液腫瘤創新藥高峰論壇暨Nerico新適應症全球啟動大會”上,國內多位血液腫瘤頂尖專家特別強調了這一點。
這意味著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仍然是乙個不斷公升級的競賽。 Nerick 和 Ascentage Pharma 的持續攻擊是觀察血液腫瘤領域不斷公升級的競爭的樣本。
01 超越 - 不斷超越的內利克
在血液腫瘤領域,雖然TKI有很多選擇,最佳路徑也相對確定,但強勢的後來者還是會很快成為“攪局者”。 現在,“新軍”內里克正在講述這樣乙個故事。
從現有適應症來看,Nerick解決了部分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迫切臨床需求。
Nerick的第乙個適應症是針對CML慢性期(CP)或加速期(AP)中T315I突變的成年患者,打破了這組患者無藥的困境。
第二個適應症是用於治療對第一代和第二代TKIs有耐藥性或不耐受性的成年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跳出了之前只適用於T315I突變患者的侷限性,將患者群體規模擴大了3-4倍。
慢性期患者新治療的比例約為20-30%,加速期患者比例會更高,部分患者不耐受。 在“血液腫瘤創新藥高峰論壇暨Nelik新適應症全球啟動大會”上,Nelik中國臨床試驗首席研究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江錢教授表示,對第一代和第二代藥物耐藥或不耐受的比例並不低。
但實際上,在滿足現有群體需求的情況下,Naelik將進一步“破壞”局勢,並逐漸“侵占”其他TKI的空間。 核心邏輯在於兩點:
首先,在CML領域,Nerick的使用順序將繼續向前發展。
目前,在海外一些國家,二代TKI已成為一線藥物的首選。 那麼,在第二代TKI成為一線**之後,是應該用另乙個第二代TKI**代替,還是直接用第三代TKI**代替呢?
在“血液腫瘤創新藥高峰論壇暨Nerik新適應症全球發布會”的討論環節,有專家提到直接使用第三代TKI會是更好的選擇。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血液學系李偉明教授認為,二代TKIS對二線CML患者的療效不佳,採用第三代TKI作為二線**可以使CML患者受益更多。
這一觀點可以得到海外真實世界資料的支援。 目前,義大利75%的一線TKI耐藥患者**將直接使用第三代TKI。 這意味著,在一線藥物發生變化的情況下,Nerico的使用順序也將向前移動。
對此,李偉明教授表示,奈力克在CML二線**領域的探索將為國內更多TKI耐藥患者提供更有效的選擇,有望成為耐藥CML患者二線**的首選解決方案。
事實上,期待內里克的不僅僅是國內專家。 Nerico 尚未在全球範圍內上市,但已被納入最新版本的 NCCN(國家綜合癌症網路)CML** 指南。 在本指南中,Nerik 被認為是潛在的新**之一。
這標誌著Nerik的突出療效得到了國際腫瘤學界的認可,為其國際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畢竟,NCCN更新後的癌症指南不僅是美國腫瘤學領域臨床決策的標準,也是全球腫瘤學臨床實踐中使用最廣泛的指南之一。
其次,在ALL領域,Nerick將提前介入第乙個環節。
目前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趨勢是更早地給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藥物,而不是等到患者對藥物(包括免疫系統)產生耐藥性後才使用。 這種趨勢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的“險惡”費城染色體陽性(pH+)領域更為明顯。
在“血液腫瘤創新藥高峰論壇暨新適應症全球上市大會”上,有臨床專家在討論中提到,如果第二代TKI**下的患者在三個月內無法達到CMR,將盡快換用第三代TKI,爭取更好的臨床獲益。
對於全髓源的PH+ ALL患者,在MRD無法通過傳統手段轉陰的情況下,將盡快進行更強的分子靶向,例如引入以Nerico為代表的第三代TKI。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周洪生教授表示,現有研究資料顯示,基於Nerik的**方案可達到3個月的高CMR,有望成為PH+ALL患者一線治療的基石**。
也就是說,在“好藥早干預**”的背景下,效果好、安全性突出的Nerico將承擔更多。
明顯地雖然是作為第三代TKI角色發布的,但Nerik的能力並不侷限於此,更好的功效和安全性使其繼續攻擊。 這反映了血液腫瘤競爭的公升級。
/ 02 / "有雄心"亞盛醫藥
在血液腫瘤領域,Nerick的出現並非偶然。 本質是,這幾年生物科技的向上浪潮催生了不少雄心勃勃的公司:一批想要在血液腫瘤領域取得更大成就的生物科技公司。
這是血液腫瘤競爭公升級的另一種表現。 例如,奈瑞克只是亞盛製藥血液腫瘤布局的起點,按照公司的規劃,其發展路徑是從“C到A到M”。
所謂C,是指CML(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CLL(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A指ALL(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AML(急性髓系白血病); M 是指 MDS(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和 MM(多發性骨髓瘤)。
當然,這個過程不是由Nerick乙個人完成的,還包括BCL-2抑制劑APG-2575。 其中,Nerick參加了“C”和“A”的競賽,而APG-2575則全程參加了“C、A、M”的競賽。
而支援Ascentage雄心壯志的是Nerik和APG-2575的硬實力。
現在Nelik已經是該領域的BIC藥物。 雖然沒有進行過頭對頭實驗,但Nerick對同類藥物無反應的患者仍然有極好的**效果**,可以證明其療效更好。
在一項針對既往接受過深度**難治性 CML 和 pH+ALL 的患者的臨床研究中,Nerik 的 CCYR 率為 53%,在 ponatinib 失敗的患者中為 38% mM 率**; 對於變構抑制劑ASCIMINIB**失敗的患者,CCYR和MMR率分別為43%和38%。
此外,Nerick還具有明顯的安全優勢。 普納替尼曾出現血管閉塞、心力衰竭、肝毒性等事件,一度被撤出市場,隨後以黑框警告重新上市。 雖然 Nericotoxin*** 較低,但 AE 主要是血液學毒性,並且易於管理。 這些優勢將支援Nerick在全球競爭中走得更遠。
APG-2575也有可能成為BIC藥物,多項關鍵臨床資料顯示,它兼具療效和安全性。
例如,在安全性方面,與該領域的FIC藥物維奈托克相比,APG-2575發生腫瘤溶解症候群(TLS)的可能性更低,劑量遞增更快。
具體來說,維奈托克只能每週遞增劑量給藥,最多 5 周,直到達到目標劑量,而 APG-2575 每天遞增給藥。 這也使得APG-2575的綜合競爭優勢極為明顯。
在“血液腫瘤創新藥物高峰論壇暨Nelik新適應症全球啟動大會”上,蘇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吳德培教授認為,APG-2575的競爭優勢將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診療效果好,即給患者帶來快速反應,安全性好;
第二,提高患者依從性,因為APG-2575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達到**劑量,並且能夠降低醫院成本;
第三,它可以顯著提高醫院的診療效率,因為APG-2575可以提高床位的周轉率和利用率。
此外,APG-2575在臨床實踐中尚未被發現存在“藥物相互作用”問題,這為其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這意味著無需擔心APG-2575是否可以與某些藥物聯合使用,也無需因聯合探索中的藥物相互作用而影響療效而減少劑量**。
因為更重要的是,亞盛醫藥董事長兼CEO楊大軍博士指出,奈瑞和APG-2575並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通過共同努力就能達到“炸王”的效果。
從目前來看,Nerick和APG-2575的結合有望通過“1+1>2”的方式實現兩個目標。
一是“向前邁進”,推動一些現有適應症的“去化療去移植”。 例如,該組合**有可能讓急性淋浴患者在不移植的情況下長期受益;
二是“倒退”,解決兩類藥物的耐藥性問題。 對於TKI來說,耐藥是不可避免的,解決耐藥問題一直是長期的需求。
雖然兩種藥物聯合用藥的探索仍處於臨床階段,但它為我們提供了了解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競爭的另乙個維度生態戰已成為血液腫瘤領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03 如何將競爭對手拒之門外
參照海外企業的發展,血液腫瘤領域的競爭不再是單一藥物的競爭,而是生態耦合和協同運營。
最典型的是強生公司,它通過單轉殖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和CAR-T產品基質的聯合策略,重新定義了多發性骨髓瘤的模型,目的是讓後來者無路可走。
基本上這也是亞盛醫藥在血液腫瘤領域的布局思路,即通過一系列的產品布局,達到建立深護城河的目的。
除了Nerick和APG-2575之外,亞盛醫藥在血液醫學領域的另一大布局是ADM2-P53抑制劑APG-115。
在幾乎所有的癌細胞中,MDM2-P53通路都存在異常,包括p53突變和MDM2過表達,導致p53腫瘤抑制活性喪失。 因此,使用小分子抑制劑阻斷MDM2-p53之間的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癌症策略。
APG-115的加入將增強亞盛醫藥血液腫瘤布局的綜合實力。
一方面,APG-115可與BCL-2抑制劑聯合使用,達到合成致死效果,為各種血液腫瘤的無化療利用帶來無限空間。
另一方面,APG-115也將成為亞盛醫藥兒童創新藥研發的墊腳石之一。 “中國也非常重視兒童創新藥的開發,因此我們希望利用APG-115來推動兒童新藥的研發。 在“血液腫瘤創新藥物高峰論壇暨Neric新適應症全球啟動大會”上,亞盛醫藥首席醫學官翟一凡博士表示。
目前,APG-115已獲得2項FDA罕見病認定,分別針對**小兒神經母細胞瘤和小兒視網膜母細胞瘤。
此外,亞盛醫藥也在積極推進新管線的研發。 例如,該公司的EED抑制劑APG-5918在治療慢性腎病或化療引起的貧血方面顯示出積極的潛力,在實體瘤和血液腫瘤中也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顯然,隨著APG-115等多個管線的推進,亞盛醫藥在血液腫瘤市場的地位將持續向前邁進。
對於國內製藥公司來說,選擇強生和盛大醫藥並不是乙個啟示。
在生物製藥領域,面對殘酷冷漠的叢林法則,如何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是每家藥企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如今,血液腫瘤領域的布局越來越清晰,即“生態耦合”法。 誰能建立乙個更具競爭力的投資組合,誰就能將競爭對手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