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一號”檔案(《中共關於學習運用“千村示範萬村改造”工程切實有效地推進農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發布,釋放出中國切實有效推進農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積極訊號地區,更好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如何提高農村產業發展水平? 如何增加農民收入? 如何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2月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財政辦副主任、農業辦主任韓文秀表示,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指導“農”工作的第十二個“一號檔案”。 檔案從重點切口出發,提出了一批含金政策措施,著力抓實事、辦實事、實效,推動農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使農民群眾獲得更多利益。
興生產:適應新消費,挖掘新價值。
產業繁榮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千萬工程”的重要經驗就是堅持以產業為基礎。 中國將採取哪些新措施發展農村優勢特色產業?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支撐。 對此,財經委辦公室副主任、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朱衛東表示,近年來各地農村產業發展基礎良好,但主體不強,鏈條短, 驅動能力較弱,同質化問題更加突出。
今年一號檔案強調,要堅持產業興農、質興農、綠興農業的方針,加快構建糧食、經濟、養肥統籌、農林牧漁業同步發展、產銷一體化、農業一體化的現代農村產業體系。 文化和旅遊,從而將農業建設成為現代產業。朱衛東說。
具體來說,首先是突出地方特色。 中國地區差異大,各地產品豐富,圍繞“土特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要用現代經營理念、標準和方法,突出“土”味優勢,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加快特色資源優勢向產品優勢和產業優勢轉化。
二是注重產業融合。 “今年春節期間,很多地方的鄉間別墅都熱火朝天,成為假日消費的新亮點。 朱衛東表示,要適應新的消費需求,充分挖掘農業的多重功能和農村的多元化價值,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森林養生、休閒露營等新產業、新業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農村經濟創造新的增長點。
三是加強農產品加工。 按照居民消費便利化、高質量公升級的要求,推進農產品生產、初級加工、精加工協調發展,改造公升級加工設施,進一步拓展農產品加工的廣度和深度。
最後,順暢的農村物流。 “現在一些地方農村物流配送能力不足,好產品賣不出去,賣不出去,價格高,成為產業發展的瓶頸。 檔案著力完善縣鄉物流配送體系,優化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落實農村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工程。 朱衛東表示,尤其是農村電商,已成為推動農村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隱藏在深溝深谷中的電商平台上的本土產品,也可以走進城市百姓家中,這方面支撐著加快發展。
增加收入:給予更充分的財產權。
腰包鼓起來是農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 近年來,農民增收總體態勢良好。 資料顯示,2023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691元,實際增長76%,城鄉居民收入比縮減至239:1。
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 朱衛東坦言,“我們也要看到,鞏固農民增收勢頭還有很多困難和挑戰。 今年的檔案把加強農民增收的措施放在突出位置,重點放在四個方面。 ”
一是挖掘產業經營潛力,增加收入。 搞好家庭管理工作,仍然是農民增收的重中之重。檔案提出,實施促進農民增收的行動,支援農民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手工藝作坊、林下經濟等家庭管理專案。 檔案還提出,完善全產業鏈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多品種聯動調控,提高消費援助和農業增收效果,穩定和促進增收。 同時,強化產業發展政策導向、農聯動,完善農業新經營主體和涉農企業扶持政策和農戶收入掛鉤機制,更好地帶動農民參與產業發展、共享增值效益。
二是穩定農民外出打工的收入。 工資收入成為農民收入的第一支柱。 檔案強調,要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完善跨區域資訊共享和有組織勞務輸出機制,做好老年農民工就業扶持工作,積極推進重點專案以工代賑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勞動力多渠道就業。 針對農民工拖欠工資問題,檔案提出加強源頭預防和風險預警,完善拖欠工資長效機制。 目前正值年末年初,有關部門正在開展專項整治拖欠工資專項行動,全力以赴讓農民工平安過年。
三是擴大轉移收入。 轉移收入是普通農戶特別是低收入人群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繼續加大加強農業、農富利的政策,逐步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 檔案強調,要加強對涉農資金專案的監管,嚴厲查處套利、騙取資金等違法行為,補齊給予農民的各種補貼和補貼,讓農民真正受益。
最後,應該給予農民更充分的財產權。 物業收入增長潛力仍大。 檔案提出,鼓勵通過租賃、合作開發、股份制管理等方式,鼓勵利用農村閒置宅基地、閒置房屋、“四荒”等資源資產,為多渠道增加農民財產收入創造條件。
改革:解決“誰來耕地”的問題。
歸根結底,要依靠改革來解決農業和農村發展面臨的問題。 1號檔案有哪些新的改革?
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三農”任務更加艱鉅,矛盾更加複雜,必須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打破體制機制障礙,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朱衛東說,“今年的一號檔案對深化農村改革的重點工作作出了部署。
首先,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管理體系。 第二輪土地合同到期後再延長30年的政策方向已經明確,今年全省將開展試點專案,探索具體實施措施,為全國打好基礎。 檔案還提出,構建以小農為依託,以農業新經營主體為核心,以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管理體系,加快打造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素質生產經營隊伍,著力解決“誰來耕地”的問題。
二是深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據朱衛東介紹,此次改革在資產清算和股份量化的前期已經完成,文章後半段左右,在嚴格風險控制的前提下,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物業租賃、中介服務、資產參與等多元化方式, 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
最後,堅持誠信創新。 鄉村改革已進入深水區,牽涉到億萬農民的切身利益,要堅守鄉村改革底線,鼓勵地方實踐探索和制度創新,強化改革措施的整合性和效率,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朱衛東說。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