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參謀簡單介紹了第二次反“圍剿”戰役的三種戰術方法。 無論您是軍事愛好者還是想了解更多關於這段歷史的讀者,本文都會讓您受益匪淺。
第一次“圍剿”失敗後,蔣介石召開會議分鍋,前線總司令陸迪平顯然也逃不掉這個罪魁禍首。 蔣介石的十萬軍隊與三萬紅軍作戰,看似優勢明顯,卻意外地被紅軍吃掉,損失了兩個師。
由於無法親自指揮,蔣介石向軍務部長何英欽徵求意見。 何英琴分析了紅軍之所以能少勝多,認為是運用了引敵縱深、迂迴包抄等戰術。
他認為,陸迪平在甘南山區的分兵,各師各旅的單獨行動,以及張惠贊的貪婪和冒險,無疑是失敗的原因。
在分析紅軍戰術時,何英琴提出了反“圍剿”戰略。 他認為,紅軍的戰術並非萬無一失,如果我們能用重兵梯隊行軍,逐步壓縮紅軍的活動空間,那麼紅軍在引誘敵人後未必能夠殲滅敵人。
他提出了三個策略,以確保安撫江西敵軍。 首先,集結部隊拉起一條弧形戰線,阻止所有補給進入蘇維埃地區,並在經濟上困住紅軍。
其次,改變戰術,主力穩步推進,每天只前進5-10公里,在每個地方先建防禦工事,防止紅軍迂迴穿插。 最後,派出間諜和小部隊偽裝成紅軍,進入根據地窺探情報,破壞紅軍與群眾的關係。
總的來說,何英琴的部署只有乙個字——穩定,他要確保萬無一失,只要保證不輸,就是穩穩打贏。
參加第一次“圍剿”的兩個精銳部隊——蔡廷凱和江光乃的十九路軍2師在蘇區南部集結。 西面是王晉宇的五路軍4個師,在濟水、吉安、太和、永豐一線。
北面是孫連忠的26路軍2個師,分別在樂安和宜黃。 東面是朱紹良的六路軍,在南豐有3個師。 除此之外,外圍還有3個師隨時準備支援。
十九路軍的蔡廷凱與紅軍有著特殊的關係。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時,蔡廷凱是師長之一,但後來起義軍南下廣州,他見起義沒有希望,就帶著乙個師半路逃跑了,這讓朱先生當時非常生氣。
何英琴聽說自己可以指揮二十萬江大軍,非常激動,但到了江西前線,氣得差點暈過去。 老江的思路還是太狹隘了,這二十萬大軍都是雜兵,都是從中原戰場上蒐集來的,沒有乙個黃埔後裔。
老江覺得這些編隊看似戰鬥力差,但實際上戰鬥力也很差,還不如把這些部隊都派到江西當炮灰。
這些烏合之眾的軍隊不想打仗,尤其是和紅軍打仗,一路磨礪,花了乙個多月的時間才到達前線。
3月底,國民黨軍隊開始向蘇區發起進攻,紅軍主力從蘇區邊緣的永豐、宜黃、樂安、南豐等地撤到廣昌、寧都地區待命。
前線的國民黨軍隊已經立好了陣地,但此時的紅軍甚至還沒有想過如何戰鬥。 總司令部致函紅軍,要求紅軍必須在敵軍尚未集中的情況下,利用優勢兵力擊敗敵主力,但同時要求紅軍盡量儲存兵力,打不完就動。
戰爭迫在眉睫,統一認識很重要,這封信雖然給出了一些指導意見,但很多地方存在矛盾和模稜兩可的地方,這讓紅軍領導人說不懂。
在紅軍內部,對於如何應對敵軍的“圍剿”,出現了三種不同的看法。 第乙個想法是將敵人引誘得更深,但這種打法反應平平,只有少數人支援。
第二種意見是分散兵力,分成幾塊,跳到外線,率領蔣介石的軍隊到外線決戰,以保住根據地。 第三種意見是堅守根據地,不輕易進攻。
軍委主席雖然是項英,但他長期從事工人運動,沒有太多的軍事指揮經驗。 另一方面,主席認為,引誘敵人深入並分散其部隊的想法只是紙上談兵,一旦分兵,紅軍幾乎沒有機會戰勝優勢蔣介石軍隊和成群結隊的堡壘。
因此,他主張堅守根據地,不要輕舉進攻,以保護紅軍的活力和蘇軍地區的安全。
在軍事戰略上,有一種法式打法叫“上去”,就是當實力懸殊時,為了保住實力,選擇離開原來的位置,尋找新的立足點。
在一次會議上,有人提議紅軍離開蘇區,轉移到雲貴四川地區甚至四川西北部。 此地地理位置優越,既有平原又有山,可以進出成都平原,退到川西高原,具有很好的戰略價值。
然而,主席立即反對這項建議。 他認為,從江西到四川西北部的路程很長,還要跨越五六個軍閥的勢力範圍,就算敵人不理我們,沿途也要損失很多非戰鬥部隊。
且不說老江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一定會拼命追攔截,那需要多少,紅軍三萬兵還剩下多少?
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紅軍確實去了四川西北,但當時的四川西北並不適合紅軍立足。 會議未能達成統一意見,主要是因為許多人對打破“圍剿”沒有信心。
客觀來說,這次“圍剿”的兵力比上次增加了一倍,紅軍受到富田事變的影響,兵力不增反減,敵我兵比達到了誇張的7比1,絕對是書本上的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