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外國人在中國有錢,花難花”的話題席捲了中國的網際網絡。 這意味著困擾外國人的問題引起了中國社會的關注。 美國《僑報》2月27日刊登了一章題為《用“錢難花”解決外國人在華支付困境》一文指出,這個問題能否解決,不僅關係到外國人在中國的經歷感和收穫感,也是對中國融入國際社會的能力和高水平開放“含金量”的審視和考驗。
外國遊客在杭州使用電子支付軟體。 (*來自新華社)。
文章稱,所謂“錢難花”,主要是指在取款、刷卡、現金支付時經常遇到的煩惱,同時又對中國的移動支付方式感到陌生、不適應,甚至無法使用。
文章指出,受益於國際航線的恢復、中國“免簽國”朋友圈的擴大、赴華簽證辦理的便利化,2023年將有不少外國人踏上中國的土地。 自2024年以來,訪華外國遊客人數進一步增加。 在剛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假期中,有323萬外國人訪問中國。
更多外國人進入中國將有助於進一步釋放中國旅遊業的潛力。 乙個國家的旅遊業通常分為兩部分:國內旅遊和入境旅遊。 放眼全球,美國和歐洲發達國家的入境旅遊收入佔GDP的比重超過1%。 美國是 105%,而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均在2%以上。 2019年,中國入境旅遊收入僅佔05%。由此可見,中國入境旅遊市場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文章認為,更多的外國人進入中國,也是中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意義所在。 近年來,高水平對外開放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詞。 2023年12月,中國第一次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到,新的一年的重點任務之一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這種高水平的開放不僅體現在貨物跨境流動的障礙和壁壘的減少,還體現在進一步放寬和取消准入限制,使外國人來華旅遊更加便利。 2023年以來,中國在擴大“免簽國家”朋友圈的同時,還出台了簡化外國人在華簽證檔案申請材料、降低赴華簽證費等政策,進一步突破了外國人來華商務、學習、旅遊的障礙。
文章說,在當今世界,“經常出去看”和“互相拉扯”是地球村村民的一種生活需求,但由於世紀疫情、保護主義抬頭、大國博弈等多重因素,當今世界變得有些封閉封閉, 這也使全球經濟增長步伐步履蹣跚。這不是近幾十年來人類所熟悉的世界。
文章指出,中國的高層開放不僅出於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有助於推動世界回歸人們所期待的方式。 從歷史上的雅典和羅馬,到中國漢唐時期的長安和洛陽,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僅200年後才得以追趕的美國,他們的榮耀離不開對國際人員往來的支援和尊重。 歷史也一再表明,隨著更多的流動和互動,各國在商業、科技、人文和藝術領域的合作可以繼續擴大,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有望繼續加深,這反過來又將使人與人之間的紐帶更具韌性。
外國人在中國的錢很難花,這可能會影響中外交流的流暢性,也反映出中國在普惠公共服務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仍有提公升空間。
外國人在中國消費的問題是中外消費習慣、商業文化和基礎設施差異的結果。 目前,許多外國人仍然使用信用卡和現金作為主要支付方式,但中國是乙個移動支付滲透率超過86%的國家。 近年來,外國人的擔憂也得到了中國官員和金融支付平台的回應。 2023年7月,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宣布將支援繫結海外銀行卡,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實中仍有一些消費場景存在限制。 更有甚者,仍有一些外國人出於私隱保護、個人習慣等考慮,更喜歡刷卡和兌現支付。
文章最後說,中國應該盡快解決外國人在中國的支付困境。 這個問題能否解決,不僅關係到外國人在中國的經歷和收穫感,更是對中國融入國際社會的能力和高水平開放的“含金量”的審視和考驗。 近日,中國政府印發檔案,強調要重點關注外國人等群體支付的不便,推動移動支付、銀行卡、現金等支付方式的並行發展和互補。 這反映出中國領導層高層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關注。 隨後,中國必須盡快對方案進行分解和細化,同時根據外國人的最新反饋,進一步動態優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