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要吐槽了,大家都不要再說龍年是什麼了,龍年是什麼了。
今年是龍年,央視沒有把龍翻譯成龍,而是把龍翻譯成龍
不少網友在龍年活動**中也發現,很多龍不再被翻譯成龍,而是龍
網友直言不諱地表示,早就應該是這樣了,我們不需要用英語邏輯來解釋中國文化,我們自己的文化應該由我們自己定義和傳播。
龍指的是西方的龍,而中國的龍和西方的龍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形象和含義。
中國龍有馬頭、鷹爪、魚鱗、鹿角、蛇身,沒有翅膀。
而西方龍龍則代表著那種好鬥的大型動物,長著翅膀和長長的尾巴,能噴火,帶來毀滅和災難,象徵著**。
所以外國人有很多馴龍這樣的電影,你說中國人作為龍的後代,能被馴服嗎?
如果我們繼續用龍,就會被外國人誤解,因為龍在我們中國的內涵是完全不同的,外國人一聽說你用龍,就會認為你們中國人自己有這種邪惡的能量。
但是我們中國的這條龍,寬廣而深邃,它有雄偉的一面,也有很可愛的一面,所以有人說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
早在19世紀初,英國傳教士馬什曼在他的著作中就提到了中國龍,當時他是注音,他用的是龍
我相信,隨著我們中國人的這種文化自信越來越強,這樣的音譯會越來越多,對塑造我們的中國形象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乙個是與原來的英文單詞long,long不同,第二個是loong的形狀更像,在外觀上更像一條龍,長條,發音相似,具有漢字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的特徵,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中國龍的翻譯生動、朗朗上口、易於記憶。 都說民族就是世界,首先民族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才能傳播到世界,我覺得這個“龍”很中國。
雖然過去一段時間,業界一直對是否將“龍”這個創造的詞納入我們的傳統文化體系存在爭議,但當我們有足夠的力量和自信時,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傳統文化是由我們自己塑造和推動的,而不是被別人定義。
這背後是中國日益增長的文化軟實力,以及中國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我們應該讓更多的人,特別是外國人,了解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正如一位專家所說,我們需要將翻譯和傳播文化的權利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想讓世界知道,有乙個驕傲的後代叫做龍。
我們應該以此為動力,繼續推動文化的發展,傳承中華文化的精髓,讓世界了解和尊重我們的文化,讓“龍”字在世界舞台上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