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翔中國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

Mondo 文化 更新 2024-02-01

真理之光 歷史文化遺產是先輩們的人生經歷和生存智慧的體現,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承載者,是國家和民族精神血液的傳承。 **總書記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強調:“評價乙個制度或力量是進步的還是反動的,重要的一點是看它對歷史文化的態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先後對文物、考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作出重要批示和批示170餘條,親自調研檢查歷史文化遺產100餘項。 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發展迅速,取得了突出成績。 總書記關於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論述,是文化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需要認真研究和研究。

從文明傳承與創新的角度認識歷史文化底蘊

長期以來,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常用的基本概念是“文物”、“文化遺產”、“民技”、“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而總書記在談文化保護工作時經常使用的概念是“歷史文化”和“歷史文化遺產”。 2024年11月,總書記主持召開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指出:“要提公升城市宜居性,引導和規範城市規模,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歷史文化”與“歷史文化遺產”“文物”與“文化遺產”等概念的區別在於,它們超越了對特定文物或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的重視,更加突出了文化遺產在歷史發展全域性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了文化遺產對文明傳承的意義。

與此相關,總書記非常重視考古學。 2024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了關於中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的集體研究。 因此,這種對文化保護領域基本概念的拓展,表明了黨和第一黨對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重視,以及對文化遺產價值和作用認識的深化。

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智慧的結晶和精髓,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靈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的動盪中站穩腳跟的基礎。 歷史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是中華文明傳承和延續的基礎。 因此,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對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視。 2024年6月2日,在文化傳承與發展座談會上,總書記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定位為“又一次思想解放”,強調“二次結合”讓我們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 這也標誌著我們黨在理論覺悟和文化自信上達到了乙個新的高度。 保護、研究、利用好文化遺產,提煉和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認同,深入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文明史,是實現“二次結合”的思想基礎。 因此,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問題,已成為關係中華文明延續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創新發展的重大理論問題。

要妥善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係

歷史文化遺產的巨大價值決定了我們要努力保護它,但要解決文化遺產保護與當前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並不容易。 **總書記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社會發展的關係。

歷史文化遺產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產生的,但現存的文化遺產大多產生於農業文明時期,當社會進入工業和後工業時代時,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以及外來文化的衝擊,使得文化遺產的保護面臨諸多挑戰。 根據國際社會的普遍認識,公共和私人工程的威脅,城市或旅遊業的快速發展造成的破壞,以及土地用途變化或所有權變更造成的破壞是威脅文化遺產安全的主要因素。 因此,超越眼前的功利利益,以長遠的眼光協調保護與發展的關係,已成為一項艱鉅的任務。 2024年5月11日,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強調:“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保護必須始終放在首位。 但是,他也反對片面割裂保護與發展之間的關係。 早在2024年,他在浙江工作時就說過,我們強調保護,並不是說這些自然人文景觀要嚴密遮蓋,不動,而是要在堅持保護的前提下,進行適度合理的開發建設,通過適度合理的開發建設,實現更好的保護。 保護與發展不能相互對立。 我們也要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係。 2024年1月17日,總書記在天津考察時指出:“要珍惜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具體到城市建設,他反對大規模拆遷、大規模建設和拜洋行為,反對仿古建築,主張運用微觀改造和有機改造。

在保護過程中發展保護,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儲存城市鄉村的歷史文化記憶,讓人們銘記歷史和懷舊,延續中華文化脈絡,讓中華文明永存。

加強研究利用

歷史文化遺產是前人智慧的結晶,等待著我們去發掘和挖掘。 沒有深入研究,就很難深刻領會歷史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更談不上準確合理地利用它。 **總書記一直關注歷史文化遺產領域的人才隊伍建設。 2024年8月19日,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強調:“要關愛科研工作者,完善人才激勵機制,支援和鼓勵更多優秀專業人才從事這項工作。 要繼續加大投入,運用先進技術加強文物保護研究,不斷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為科研工作者開展研究、學習、學習、交流搭建更好的平台,提高科研隊伍的專業水平。 通過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和科研力度,真正展現文化傳承的歷史、文化、美學、科技價值和時代價值,從而做到“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建立有中國特色、中國風、中國風的考古,從而更好地展示燦爛的中華文明,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總書記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的利用,倡導堅持“取精除渣”的科學觀,積極吸收其中的有益元素,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有一大批成功實踐。 在當地工作時,他喜歡查縣記錄,了解當地情況;他注重利用文化遺產服務經濟建設,反對保護與利用的對立他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以絲綢之路遺產為基礎的明智之舉,促進了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他反覆強調中華傳統美德和紅色資源對服務當今民族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教育意義他認為,中華文明歷經5000多年,孕育了豐富的生態文化。 他提出的“讓文物栩栩如生”的理念,成為新時代文物工作最具特色的原創理念。 2024年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確立了“保護優先”。

1.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

加強制度建設和法治建設

沒有規則,就沒有圈子“,制度和法治是歷史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最可靠的保障。 **總書記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和法治建設,一直大力推進有關工作。 自從在河北省正定市工作以來,我長期直接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實踐,深知問題的癥結所在。 比如20世紀90年代,他奔赴福州市一線,親自為林覺民故居和林則徐相關文物的保護工作貢獻了力量。 保護這兩個文化遺產的過程相當坎坷,同期福州市三車道和七車道的整體保護更是困難重重,歷時十幾年才成功。

機構建設的重點是在各級建立有效的文化遺產管理機制。 在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期間,他以保護林覺民故居為契機,推進文物管理專業化、制度化,如成立福州市文物局,比福建省文物局成立要早規定城建專案立項時應當徵求文物部門意見,加蓋市文物局公章;用琺琅燒製的“福州瓷匾”,是為表明文物身份而設立的,這在全國尚屬首例。 2024年7月,鼓浪嶼申辦世界遺產成功後,總書記指示:“申辦世界遺產就是要更好地保護利用,總結成功經驗,借鑑國際理念,完善長效機制,精心保護好先輩留下的文化遺產,讓歷史脈絡更好地傳承。 2024年9月28日,總書記在主持十九大政治局第23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考古文物和歷史文物是歷史的見證,必須加以保護利用。 要建立健全歷史文化遺產資源資產管理體系,建設國家文物資源大資料庫,加強對相關領域文物資源普查和名錄公布工作的統籌指導,加強技術支撐,引導社會參與。 ”

法治是文化遺產保護的根本支撐,總書記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和完善。 2024年10月27日,在福州市人大主持下,福州市人大審議通過了《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 2024年9月29日,時任福建省省長***同志主持召開省常務會議,審議武夷山“雙世界遺產”保護條例。 2024年9月5日,在慶祝全國人大成立60周年大會上,總書記強調:“要加強重要領域立法,確保國家發展和重大改革依法依法。2024年8月,中共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特別強調要“完善政策法規”。 目前,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建設取得了顯著進展,僅就文物保護而言,已有近20項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連同200多部地方性法規,初步構建了較為完備的法律體系。

站在繼承文明、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高度,總書記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態度,對文化遺產的價值與意義、保護與發展、研究與利用、制度與法治建設進行了系統而深刻的闡述。 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他從歷史文化底蘊中汲取了很多智慧。 他以真摯的文化情懷和強烈的文化責任感,推動著歷史文化遺產的穩步推進,幾十年來一直走在推動歷史文化遺產的穩步前進。 總書記關於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論述,是我們在更全面、更深入地認識文化思想時要注意的重要內容。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文化史系(國家行政學院))。

作者:馬 本騰 **中國社會科學報,第2812期,2024年1月10日。

相關問題答案

    加沙的歷史和文化遺產在炮火中發生了什麼?

    巴勒斯坦作為世界三大宗教,擁有大量世界級文化遺產。然而,近年來,加沙一直處於戰爭和炮火之下。自月日以巴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造成 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多人受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大規模的火箭彈襲擊將使加沙地帶的考古遺址面臨相當大的風險。那麼,戰爭中加沙的文化遺址還好嗎?和平...

    劉嬋:治理和文化傳承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

    儘管中國歷史上湧現出許多著名的皇帝和政治家,但大多數王朝和政權都在長期努力繁榮。然而,中國歷史上也有一些鮮為人知的皇帝,他們通過推動文化教育 完善社會治理,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劉禪是值得我們關注和研究的歷史人物之一。劉禪,又名孫昊,是中國東晉時期的傑出政治家和文化人物,其執政思想和文化成就對中國歷...

    作為中國36處世界文化遺產中唯一的古村落,碧烏鎮比西塘更舒適、安靜

    作為中國處世界文化遺產中唯一的古村落,碧烏鎮比西塘更舒適 安靜 中國幅員遼闊,共有處國家文物和歷史遺跡,猶如一本厚厚的歷史書,蘊含著深刻的人文內涵。在這些地方中,有乙個地方雖然不出名,但因其文化底蘊和寶貴的文化價值而為人們所熟知。惠州古村落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走進皖南,你會發現乙個古樸而寧靜的山村,...

    立翔中國主動用歷史鍛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主動性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倡議是 高高在上 和 像竹子一樣 中國共產黨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表明,只要我們把握新的偉大鬥爭的歷史特點,抓住和利用好歷史機遇,做好一盤棋,主動出擊,弘揚奮鬥精神,增強鬥爭能力,凝聚全黨全國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風險挑...

    第七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在京召開

    中國青年報客戶新聞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桂傑 第七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日前在北京舉行。以 中國式現代化程序中的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高質量發展 為主題,來自國家有關部委的餘人,來自全國相關行業的領導和嘉賓,以及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大使 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新青年,紡織非物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