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喊出“脫鉤斷鏈”的口號以來,英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紛紛響應美國的號召,讓通往中國的道路變得異常坎坷。 令人擔憂的是,一向停滯不前的德國也開始了脫鉤斷鏈的工作。
據德國媒體報道,德國官方“去華為化”工作將給德國經濟造成高達1055億美元的巨大損失。 那麼,德國為什麼要做這種害人不利的事情,中國汽車會不會成為德國制裁的下乙個受害者呢?
據公開資料顯示,去年我國新增5G基站數量為106個5萬輛,較2022年建設規模增加17輛80,000。 雖然蓬勃發展的5G基礎設施有利於華為的發展,但國內市場的飽和正在迫使華為向海外市場擴張。
根據許多網友的理解,華為可以憑藉其領先的5G技術在海外市場發展壯大,但事實並非如此。
根據華為去年發布的三季度報告,該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僅為45226億元,約佔2018年同期營收的62%7%。
華為營收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海外市場的尷尬局面。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官員在2020年明確表示,他們不會將華為排除在德國的5G基礎設施之外,也正是因為這種友好的承諾,華為才有幸在德國開展業務。
在德國總理訪華期間,中國還與空中巴士公司簽署了價值1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20億元)的飛機採購合同。 如果我們國家已經表現出足夠的誠意,為什麼德方會食言?
首先,中俄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 堅持和平發展的種植園主們一貫強調中俄合作不針對任何第三方的基本原則,但以“大雁”為敵的西方國家,卻還想把“援俄”的帽子戴在我們頭上。
據統計,2023年,中國和德國(以美元計價)的總金額為87%,僅佔2021年中國和德國總數的84%。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俄烏衝突繼續發展,中俄合作將繼續削弱中國製造業在西方市場的影響力。
此外,“晶元戰”也是德國採取行動的重要原因。 德國製造是西方晶元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世界高階光刻機的主要鏡頭製造商是德國蔡司集團。
憑藉在晶元技術上的壟斷優勢賺得盆滿缽滿的德國資本,當然不希望看到華為晶元的崛起。
儘管華為尚未透露任何有關麒麟9000S晶元的技術資訊,但擔心中國技術的德國仍然選擇“寧打誤殺,也不願放手”的操作。
如果華為的5G完全退出西方市場,那麼華為未來的研發工作將面臨沒有公尺飯就難煮的困境。
據外媒報道,歐盟正在對中國車企進行訪問,歐盟將根據調查結果決定是否對中國汽車展開“雙重反傾銷調查”。
“雙重反傾銷調查”是防止不合理產業補貼和超低價銷售的一種手段,中國光伏產業一直受到歐盟的“雙重反傾銷調查”。
有意思的是,作為傳統汽車強國的德國,卻是“反傾銷調查”的主要發起者。 眾所周知,德國是“內燃機汽車時代”最重要的技術貢獻者,直到今天,德國車企仍然擁有發動機、變速器等燃油車的核心專利。
然而,面對來自冉冉公升起的中國車企的激烈競爭,德國不得不採取最好的保護措施。
據統計,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將高達491萬輛,位居全球第一,而德國車企的經營狀況令人擔憂。
以德國車主大眾集團為例,2023年全球第二暢銷車公司,目前總債務已突破4400億美元大關,比全球銷量最大的豐田集團多出近1000億美元。
儘管大眾汽車的資產負債率仍控制在低於75%的相對健康水平。然而,燃油車增長乏力、新能源汽車投入產出比不盡如人意等一系列負面因素所有這些都使公共雷暴的風險增加。
每個人都明白“你想加的罪沒有藉口”的真相。儘管中國早在2022年就取消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但急於拯救國內汽車產業的德國,完全有可能利用捏造的理由,強行啟動對中國車企的制裁。
但令德國人頭疼的是,盟國似乎並不都站在他們一邊。
義大利官員表示,對中國車企的制裁不會給歐盟車業帶來好處,“雙方的調查”將影響中歐車企的合作專案;
同樣令人擔憂的還有法國,法國官員表示,法國官員不應該為了幫助德國汽車公司而犧牲法國農民對中國的出口利益。
土耳其用了不到乙個月的時間就做出了對中國汽車徵收40%報復性關稅的決定,但考慮了半年多的歐盟卻遲遲沒有做出決定。
從這裡可以看出,中國汽車絕不是歐盟可以輕易放棄的商業利益。
很多網友覺得“花錢買不到和平,只有對等反制才能取得勝利”,甚至有人認為應該像鵝一樣沒收海外企業在中國的資產,用這些資金來支援國內經濟發展。
這種聽起來令人放心的對策,從三個方面看是完全行不通的。
首先,極端措施將惡化國內就業環境。 外資不僅為工廠貢獻了大量的合資企業,而且他們的訂單也支援了特斯拉等眾多中小企業的發展,帶動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鏈的發展。
在失業率居高不下的今天,我們不僅不能對外商投資採取極端措施,更應該盡力安撫外商的投資情緒。
二是阻礙我國製造業公升級程序。 產業公升級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還需要乙個良性的競爭環境,國家取消外商對製造業的限制,就是讓中國製造業在競爭中發展壯大。
沒有國外企業的競爭壓力,國內企業就很難有突破創新的發展勢頭。
三是破壞“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要想改善中國經濟面臨的產能過剩問題,就必須依靠“一帶一路”。
雖然採取報復手段打壓外資企業,可以挽回“一流戰爭”造成的部分經濟損失,但這種做法將產生“主動脫鉤”的嚴重後果。
面對德國等西方國家的咄咄逼人,只有保持高度理性,才能保護中國經濟的根本利益。 盡最大努力促進俄烏和平,通過世貿組織**爭端機制表達訴求,都是解決中西**爭端的有效辦法。
與“傷敵千人,自殘八百人”的報復措施相比,我們應該選擇這個合理的方案。
擁有全球百分之三工業生產能力的花卉種植者,顯然離不開外貿市場的支撐,這意味著中國企業將長期面臨打壓的威脅。 從一些經典案例的教訓來看,中國製造業要想突破發展,就必須注意三大風險。
一是敏感國家或地區的風險。 眾所周知,華為和中興通訊都因為對伊朗的嫌疑而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過去一年有十幾家中資企業因參與俄羅斯而受到西方制裁。
雖然這些公司的商業行為並不違反中國法律,但為其提供技術支援的西方國家明確禁止這種敏感的商業行為。
僅靠企業很難影響國際社會的重大決策,因此自願放棄在敏感國家和地區的業務是明智的。 據**報道,華為早在去年1月就退出了俄羅斯市場。
第二,技術依賴的風險。 為了控制研發成本,使用外資企業提供的零部件是沒有問題的,畢竟全球經濟正朝著精細分工的方向發展。 即使是那些西方科技巨頭也需要跨境合作來提供技術支援。
然而,花卉種植者目前面臨的情況不允許我們在技術上依賴。 那些掌握了核心技術的西方資本已經開始轉向印度、越南等新興市場尋求合作,中國製造業要想在世界上站穩腳跟,就必須依靠具有國際領先優勢的核心技術。
第三,失去定價權的風險。 無論產品的技術水平多麼先進,都必須得到市場的認可,才能轉化為真正的利潤。
遺憾的是,作為消費者,我們沒有鐵礦石、石油等生產原材料的定價權,作為生產商的我們很難在全球市場上決定出中國製造的最好。
中國製造業只有掌握了定價權,才能擺脫對人口紅利的依賴,單靠企業的努力肯定是做不到的。 國家要加強對金融和政策領域企業的支援,幫助優秀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爭奪定價權。
德國之所以寧願承擔1055億美元的鉅額虧損,也不願放棄華為,根本原因是他們可以通過打壓中國製造業來獲得更大的利益。
儘管我們面臨的國際形勢極為嚴峻,但積極融入全球市場仍是抵禦脫鉤、斷鏈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