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股第一波體面的賺錢效應來自“中國字首”。
截至今日(1月29日,據風電資料,下同),風電中子頭央企指數已漲205%,表現明顯優於同期A股主要寬基指數。
自2024年以來主要寬基A股指數的表現。
資料**:截至 20240129 年的風電
今日,“中子投”再次逆行走強,在風電概念指數漲幅榜前10名中,“中子投”佔據了不少席位; 上證綜指今日再次跌破2900點。
風能概念指數20240129十大漲幅榜單
資料**:風
為什麼“中文字首”如此兇猛?
1、市場價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考核
將市值管理納入企業負責人的績效考核,是近期扣減的重要助推器。
1月24日,國資委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著力提公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加強投資者回報”。“進一步研究將市場價值管理納入企業負責人的績效考核”。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
央企市值約佔A股總市值的34%,在A股市場起到“壓艙石”作用。 這是自2023年初國資委將央企負責人考核制度更新為“一利五率”以來,首次明確提出“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企業負責人績效考核”,並以此為接力棒,引導上市公司“及時通過申請”。以市場為導向的手段,如增加持股和回購,傳達信心,穩定預期,增加現金紅利。
1月26日,中國證監會也在2024年制度工作會議上表示,將“推動將市值納入中央和國有企業考核評價體系”。
市場普遍認為,將後續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的績效考核,有助於引導央企負責人更加關注其控制的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有效提高股東回報。
2. 分紅、增持、回購,關注投資者回報
2015年以來,中央企業上市公司分紅數量和分紅總額逐年增加,年度分紅比例中位數穩定在30%-31%之間,分紅收益率上移。對於資本市場,持續穩定的高分紅也將成為央企上市公司投資收益的重要組成部分。
申萬巨集源資料顯示,剔除金融股後,A股央控企業整體分紅比例較2019年的29有所上公升6% 在 2022 年迅速攀公升至 524%,年均增長76個百分點。
招商局**資料顯示,2023年至2024年1月28日,共有12家央企集團控股的18家A股上市公司以市值管理為目的實施回購,規模約65億元,計畫回購規模約138億元; 大股東增持A股央企共34家,增持約107億元,計畫增持118億元至222億元。
3、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改善或保持強勁
招商局資料顯示,以ROE(淨資產回報率)為代表性指標,剔除金融後,2023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央企年化ROE為10%,不僅創下2020年以來的新高,更為08%。
此前,國資委召開企業負責人會議,明確要求“淨資產回報率逐年提公升”和“增加附加值,增加首家企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這可能意味著央企ROE將繼續以較強的確定性回公升, 也預示著在經濟復甦階段,央企利潤增速有望繼續領跑。
此外,國資委對價值創造的重視“堅決抑制盲目投資衝動,減少低效、無效的資本占用,形成更有利可圖的收益和現金流利潤”,這與資本市場對央企上市公司的預期高度一致。
4、央企自身價值創造能力顯現
中央國有企業在金融地產、上游資源、公用事業、建築業、高階製造業、前沿科技等國民經濟重要板塊中占有較大比重,承擔著戰略轉型、經濟穩定、民生安全等重要職能。
根據招商局的資料2023年,央企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達到39家8萬億元,26萬億元,均實現穩步增長。
同時,各種專案與2022年相比,“一利五率”指標穩定且有所改善央企淨資產收益率達到66%,股東回報率保持在良好水平,央企整體資產負債率穩定在648%。
2023年,實現央企“一利五率”。
來源**:國資委招商引資** 注:2022年和2023年研發投入強度為1萬億元和1研發投入1萬億元除以當年收入可能與實際值略有差異。
此外,央企已完成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218萬億元,同比增長321%,佔總投資的36%,創下新高。
中央企業也積極利用上市公司平台進行專業化重組,近兩年來,上市央企注資超過3000億元。
總結一下:在“評估市場價值+ROE持續改善預期+關注投資者回報+價值創造能力湧現”的政策催化下。新一輪央企價值重估或許值得期待,近期分紅價值進一步擴散,“中子投”業績突出。
如何挖掘“中文字首”的投資機會?
在“政策邏輯+市場邏輯”的雙輪驅動下。高股息的央企可能既有攻守性,也有攻守。 一方面,注重價值創造,評估ROE和現金流,央企有能力持續支付高額紅利; 另一方面,在經濟轉型過程中,需要財政多元化,央企高分紅的勢頭也空前高漲。
絕對低估值央企也有很大的維修空間。 A股央企內部估值也存在差異化,以大型建築板塊為代表的部分央企估值極低,有較大的修繕餘地。 此外,如果實施“將市值管理納入考核”的後續政策,此類上市公司有望被深度打破,這也是市值管理動能強勁、邊際提公升巨大的方向。
此外,改制整合是下一階段國企改革深入推進的主線之一戰略性調整和新央企組建等相關領域可能值得關注。 國資委明確表示,下一步將是穩步實施戰略性調整和組建新的中央企業。 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融合的特點,加大“資訊通訊、新能源、裝備製造”等領域的專業化融合力度。
關鍵參考資料。
1.申萬巨集源“2024年,央企的機遇在**? 20240124
二、招商引資** “市場價值管理納入央企考核,20240128”中專估“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