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山水畫的空間被稱為立體空間,即崇高、深遠、平淡的表現,即畫面強調近、中、遠景的三維視野。 我將數十年來寫實風景的素描與中國傳統哲學相結合,用如今的構圖理念,將傳統構圖方法中的三維空間轉變為二維空間,在二維平面構圖中強化筆墨的虛擬實境和節奏,顛覆了傳統的思維方式, 創造自己的語言風格,這種審美觀念的轉變,也是對藝術實踐與時代審美語境結合的確認。
當今社會正在邁向新的資訊時代,無論是科技資訊的進步,還是物質生活的多樣性,都使當代人的審美比傳統審美更加“當代”,人文精神也越來越豐富。 身處這個時代,我覺得這個時代對我的藝術審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時代的巨大變化影響了我,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 作為審美情趣的表達,藝術的創造者必須擺脫物的束縛,即不能讓自己的感官受制於他所看到和聽到的東西,他的思想不能被符號所束縛。 畫畫是夢中夢,醒來也是夢,看似真實又虛幻。 環境是發自內心的,是由意志創造的。 意義是精神的創造,環境是心理形象的再現。 意圖和語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體,但它們有自己的內涵。 我們創作水墨藝術形式的目的,就是要充分發揮其意境的魅力。 因此,意境既是藝術作品生命的根源,更是藝術創作者心境的源泉。 要創造乙個有趣、引人入勝的境界,就必須擺脫具體物體的束縛,拓展思維空間,尋求廣闊的視野,挖掘和探索更多神秘的思想境界,用更誠懇的藝術語言傳達無限的審美內涵。 這就是驅使我從3D轉向2D的原因。
在繪畫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兩個問題,乙個是如何畫,乙個是如何畫。 兩者是相輔相成、相輔相成的。如何繪畫是乙個概念問題,它指的是用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和什麼樣的文化思維方式來傳達個人意識,體現個人意志。 如何塗裝是乙個技術問題,使用什麼樣的塗裝方法和材料。 手段包括使用筆、墨、方法、方法和方法,材料包括紙張、油墨、顏料等。 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決定了繪畫所採用的技巧和形式,形式是內容的載體。 如果只停留在形式上,沒有豐富的內涵,那麼形式是空洞的,作品是蒼白無力的,無法打動觀眾。 但是,如果只注重內容的表現,缺乏外在的形式和技巧,就無法展現出它應有的意境,也會失去創作的意義。
觀察生活久後,我才意識到,無論是中國傳統繪畫的散散透視,還是西方繪畫的聚焦透視,都無法充分表達人與自然合一的感覺。 隨著思維的深入,我採用了傳統的回應眼睛和意念的方法來表達我對自然的感知。 我們以“山河是我,我就是山河”為理念,表達了煙、雛菊等自然山川的變化,複雜與簡單物體的構成,它們之間的矛盾與統一,以及宇宙萬物的生命活力與自我的和諧形式。 一幅畫是一團氣,乙個整體。 我目前的繪畫語言側重於意象和天氣的魅力和節奏。
我們通常所說的徒手是意象。 在我看來,中國畫的寫意包含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傾向於客觀物體的美學,另一種是通過筆墨傳達精神思想。 兩者都是意義的範疇,但它們的思維方式卻大不相同。 第一種型別有七個現實主義點和三個部分的影象。 第二精神的寫意是以某種思想為支撐,以精神為主題,創造一種意境,客觀形象只是乙個載體,寫意佔七分,寫實佔三分。
“氣”在中國古典哲學中有著豐富的內涵:一是“氣”有陰陽,“太和所謂道”; 第二,氣的起伏可以化身宇宙中所有的生命形式,莊子說氣“穿透天下,有乙隻耳朵”,“眾生一口氣互相吹氣”; 第三,氣是宇宙萬物中最原始的本體,張載說:“太虛無,是氣的本體”; 第四,氣是人體的物質存在,如中醫中提到的“氣血”和“氣脈”,是人類修煉的靈性品格,如孟子說的“我善於修煉我的皓然氣”; 等等。 在美學範疇上,有謝赫的“生動魅力”、杜甫的“蓬勃活力”、王旭的“雄偉雄偉”、朱習的“氣象和諧”等審美標準。 因此,祁在中國美學中體現了其獨特的生活節奏。
氣是一種審美境界,以它對事物的看法,萬物有生命力,生生不息; 在它看來,一切都是混沌的整體,隨著生命的流動。 這樣,它就是一種用筆和墨水表達的有意義的形式。 用感情寫,用意義寫。 中國畫的精神是中國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我以老莊的道家美學為宗旨,將“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目的和“氣化”美學應用到中國山水畫的構圖形式中,從而衍生出萬物共生的圖景, 而畫面中呈現的,是生機勃勃、生生不息的意境,就是身處山中,沐浴在青山青山中,萬物顯露的感覺。如何把萬物的生機勃勃的氣息轉化為藝術語言,然後用筆墨呈現出來,是我追求的目標。 要想創造乙個趣味性、超越性的境界,就必須擺脫特定物體的束縛,拓展思維空間,尋求廣闊的視野,挖掘和探索更多神秘的思想境界,用更誠懇的藝術語言傳達無限的審美內涵。
當然,儒家的天人合一觀念和“養氣”思想也影響了我對萬物世界的觀。 在田野中寫生,辯證地統一生活中的自我,是拓寬我想象力和創新視野的最佳方式。
無論是道家萬物一體觀,還是天人合一論,都是我藝術觀念形成的思想基礎。
(作者:王永亮)
藝術家簡介
王永亮1958年出生,安徽人。 現為中國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藝術家。 中國山水畫參加了數十個國家級藝術展覽和國際展覽。 著有理論專著《中國畫與道家思想》和《中國山水畫的傳承與流變學》(國家社會科學**藝術專案)。 國美**專案“大別山紅文化系列畫”已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