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是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熵資本首席經濟學家
對個人的理性選擇對整體來說一定是理性的嗎? 真的不必如此。
從微觀經濟學轉向巨集觀經濟學,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微觀經濟學是乙個不言而喻的問題,但當涉及到巨集觀經濟學時,我們必須三思而後行。 這有點像牛頓力學和量子力學的區別。 牛頓力學更符合我們的日常經驗,微觀經濟學也是如此。 量子力學可以告訴我們一些看起來很奇怪的事情,比如光既是波又是粒子。 例如,兩個粒子會相互糾纏,即使乙個粒子的狀態發生變化,即使它們相距很遠,也會影響另乙個粒子的狀態。 巨集觀經濟學中也有許多這樣的奇怪現象,似乎與我們的日常經驗相矛盾。
如果你從微觀決策的角度來看,量入為出是一種非常明智的方法。 如果一家人花錢大手大腳,甚至吃了很多食物,難免會陷入困境。 對於乙個家庭來說,節儉是一種美德。 但如果每個家庭都存錢不花,總需求就會相對不足,結果,每個家庭的情況會更糟。
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討論了這個“拯救悖論”。 他引用了荷蘭醫生曼德維爾寫的一首諷刺詩。 曼德維爾寫道,一群蜜蜂曾經每天都非常繁榮和繁榮,一位哲學家教他們如何做到這一點,他們必須節儉。 蜜蜂聽了哲學家的話,覺得有道理,所以它們都試圖成為節儉的典範,但蜂群反而衰落了。
即使在經濟學家中,絕大多數人仍然相信遵循日常經驗,相信你不能多花錢,你可以省錢。 財政收支要平衡,最好有盈餘。 這個想法沒有得到嚴格證明,只是一種本能反應。 這種“緊縮金融”的概念一次又一次地被否定,但它從未消失,並且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變得更加流行。
在20世紀三十年代,出現了大蕭條。 當時,英國和美國的普遍觀點是財政緊縮。 財政部的觀點是,所有通過借貸籌集的資金都被抽走了,因此借貸會阻礙投資,並會排擠投資。 更著名的是安德魯·梅隆(Andrew Mellon)的觀點,他曾在胡佛**的領導下擔任財政部長。 他說,應對大蕭條的最好辦法是清算勞工,清算**,清算農民,清算房地產。 因此,他的觀點被稱為清算主義。 安德魯·梅隆似乎對每個人都懷恨在心,他想通過處死所有人來獲得幸福。 在他看來,這樣做是為了切斷經濟體系的腐朽部分。 這樣的清算當然是痛苦的,但這是不可避免的,別無選擇。
為什麼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正如我們已經說過的,並非總是供應自動等於需求。 當經濟衰退來臨時,恐慌盛行,所有家庭都不敢花錢,所有企業都不敢投資。 古典經濟學家說,只要工人願意接受較低的工資,他們總能找到工作,而失業的原因就是由於工會這種東西的出現,使工資失去了彈性,變得“僵化”。 讓我們想一想,假設工人願意接受較低的工資以保住他們的工作,但如果所有工人都這樣做,工人通常會賺得更少,他們將不得不減少消費,產出也會相應下降,因此更多的工人可能不得不失去工作或接受更低的工資。 這是乙個惡性迴圈。 同樣,在經濟衰退時期,任何理性的投資者都會選擇持有現金而不是盲目投資。 結果,所有投資者都持有現金,投資減少,產出進一步下降。 這又是乙個惡性迴圈。
這時,就要挺身而出,用支出來彌補總需求的缺口。 只有採取行動,才能恢復人民的信心。 如果在經濟衰退中擴大支出,支出不僅不會因總需求不足而排擠私人投資,而且還會吸引私人投資加入。 在經濟衰退時期,緊縮政策被實施,比如讓臥床不起的病人起床跑馬拉松,名義上是為了他自己的利益,通過鍛鍊讓他更健康,但實際上是為了送他去死。 在公共財政體系建立之前,國王的信用評級很低,經常拖欠債務,破產。 但是,隨著預算制度的建立,企業的信用已經高於企業的信用,企業可以收稅和印鈔,這是私營部門絕對無法比擬的,這意味著私營部門的借貸能力遠遠大於私營部門。
一切都有學位。 如果缺乏節制,嚴重的債務危機當然是一場災難,但我們更容易犯的錯誤是高估了債務的壓力過早而劇烈的財政緊縮。我們把歐洲正在出現的經濟危機稱為歐洲債務危機是非常不公平的。 所謂的五個歐洲生豬國家,即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PIIGS),實際上遇到了不同的問題。 真正面臨債務問題的是希臘。 愛爾蘭的問題是銀行業的盲目擴張,西班牙的問題是房地產泡沫,葡萄牙的問題是外債過多,義大利的經濟增長疲軟綜合症。 即使是希臘也無法通過財政緊縮來解決債務問題。 歸根結底,要有收入才能償還債務,只有實現經濟增長,才能增加收入,才能償還債務。
2024年,美國經濟陷入大蕭條,羅斯福改弦易轍,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增長,剛開始還不錯,但羅斯福害怕債務赤字,見經濟略有好轉,便急轉為財政緊縮,於是美國經濟出現了雙底。 20世紀初,日本房地產市場和市場出現雙重危機,希望通過擴張性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增長,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屢演重來,病情剛剛緩解,病情立即止愈。
如果您有任何經驗,請在留言區留言並分享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