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
近兩年,“出海”成為我國光伏企業的必備,國內市場的“百團大戰”導致利潤空間極度擠壓。
以陽光電源儲能業務為例,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137億元,同比增長177%,80%營收來自海外市場。 這與中國超過12萬家仍在發展的儲能公司形成鮮明對比。 看到海外企業的優異表現,光伏企業開始了“氣勢磅礴、昂首闊步、跨洋洋”的旅程,這也代表了光伏企業從國內走向國外的“量”。
歐美市場是海外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需求市場,所以一開始,中國光伏企業選擇在合作需求的地方建廠。 在此期間,當地環境相對友好,如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IRA)對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企業給予了大量補貼,歡迎中國光伏企業投資建廠。 受俄烏衝突影響,歐洲天然氣價格暴漲,為了擺脫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歐洲開始加快清潔能源轉型,增加光伏元件進口,推動外企建廠。 海外工廠在降低運輸成本的同時,也大大增加了與當地社群合作的粘性。
然而,“蜜月期”是短暫的,歐美市場近期一直在給中國企業施加壓力。 近日,歐洲光伏行業協會表示,目前歐洲生產的太陽能不到2%,許多歐洲本土企業也受到影響並關閉,如Solarwatt、Valoe等。 對此,歐洲太陽能製造委員會秘書長約翰·林達爾(John Lindahl)表示:“全球產能嚴重過剩,歐洲製造商正在遭受巨大損失。 我們需要應對中國的威脅。 不難看出,未來,歐洲為了保護本土企業,必然會採取一些措施向中國企業施壓。
在美國,根據相關政策,美國將在2026年實現100%本地光伏製造。 製造業的回歸仍是美國的基本訴求,雖然前段時間對我國光伏企業比較有利,但近期的政策壓力表明,美國已經開始對我國光伏企業採取行動。 中國製造和東南亞製造的產品都重新陷入困境,出口到美國的關稅也在逐步提高。
總體來看,現階段我國光伏企業與歐美市場之間的“蜜月期”是冷淡的,但由於目前歐美本土產能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歐美市場短期內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歐美在保護本土企業、打壓中國光伏企業的同時,仍然需要中國光伏企業的產能,所以短期內,中國光伏企業極有可能面臨“痛與喜”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歐美的長期目標仍然是產業鏈完全本土化,在這個目標下,對中國光伏企業的打壓將越來越嚴重。
既能攻能守,又能攻守的東南亞,成為國內光伏企業的“戰場”。 目前,多家領先的光伏企業相繼在東南亞建廠,如隆基、天合光能、晶澳太陽能、晶科能源等,均從事光伏元件生產。 福斯特、金晶科技、旗濱集團、海友新材料等,都是建築光伏輔助材料。
東南亞成為中國光伏企業的“必戰”,主要是因為它可以“攻擊”歐美市場和東南亞市場。 雖然美國前段時間支援中國光伏企業在本國建廠,但對中國製造的產品一直持壓制態度,這反映在中國光伏產品進出口關稅的提高上。 此外,歐洲最近還考慮以反傾銷的名義提高對中國製造的光伏產品的關稅。 東南亞生產的光伏產品出口歐美時,關稅成本相對較低,但壞訊息是,近期為了打壓中國光伏企業,美國也對東南亞生產的光伏產品加徵關稅。
此外,為了開展自身的產業公升級和能源轉型,東南亞對光伏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 據Rystad Energy稱,到2025年,東南亞將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投資超過760億美元,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還表示,到2025年,東南亞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達到35%。 雖然整體市場容量仍不及歐美市場,但也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在“退守”方面,中國光伏企業在競爭日趨激烈的趨勢下,可以通過降低成本來增加優勢。 現階段,隨著金融政策的不斷收緊,光伏企業在國內獲得融資的難度越來越大,市場端的融資成本相對較高。 相比之下,由於產業公升級的需要,東南亞對光伏產業的支援力度更大,為外資企業在當地建廠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第二大成本是生產成本,與中國相比,東南亞的土地成本較低,勞動力優勢更強。 光伏企業出海東南亞,有利於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整體來看,中國光伏企業可以攻打東南亞海外市場,捍衛自身的成本優勢,因此東南亞成為中國光伏企業的“必戰之戰”。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擠進東南亞就可以高枕無憂,對於國內光伏企業來說,依然面臨以下風險。 首先是關稅優勢將逐漸縮小,如前所述,美國最近開始對東南亞製造的光伏產品加徵關稅。 其次,從長遠來看,成本優勢會逐漸下降,主要體現在勞動力成本和土地上。 最後,還有競爭因素,現階段光伏從國內“滾”到國外已成定局,隨著國內企業的加入,東南亞市場將越來越擁擠。 (本文首發於Ti**app,作者:顧朔,編輯:劉陽雪)。
更多巨集觀研究乾貨,敬請關注鈦**國際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