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聞客戶記者李文瑤。
春節來臨之際,為了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開啟科學世界的大門,浙江省科協推薦了11本貼近生活的科普書籍,涵蓋天文、地理、歷史人物等領域。
為什麼要讀科普讀物? 以及如何閱讀它?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組成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閱讀推廣大使”鄭永春為科普閱讀寫了一封信,讓你走進科普閱讀,了解科普閱讀。
在當今快節奏的世界裡,讀書顯然是一種奢侈。 當你閱讀時,你坐在書桌前,坐在沙發上,你的身體不再運動。 這個時候,閱讀還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嗎? 這是許多人非常懷疑的事情。
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你仔細想想,當你閱讀時,你看起來很放鬆,但你沒有分心,你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當你在閱讀時,雖然你的身體沒有動,但你的眼睛卻盯著文字和**,而不是看別處。 大腦在高速運轉,攝取新知識,結合你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重新組織起來,形成系統化的思維。
在閱讀的過程中,心是安靜的,大腦是專注的,工作是高效的。 這就是為什麼當你完成時,你不會覺得你浪費了你的時間,但你感到非常滿足。
在我們的全國閱讀運動中,我們一直強調閱讀文學、歷史、哲學等社會科學書籍,但忽視了科普閱讀,其重要性和價值長期被低估。
科普閱讀有幾個好處。
首先,科普閱讀可以指導工作、生活和學習。 當今社會是乙個終身學習的社會,人工智慧的壓迫即將到來。 與人工智慧相比,人類的優勢在於其創新創造能力,在於與他人產生共鳴,滿足彼此的情感價值,通過溝通、交流、合作完成個人難以獨立完成的工作。 保持健康的身體,樂觀的心態,積極的心情,避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負面情緒的影響,都需要科學方法的指導。 科普閱讀有助於我們學會與他人溝通合作,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其次,科普閱讀可以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然,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員,只有了解自然,才能更好地適應自然,利用自然,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當你有了足夠的知識積累,再次深入大自然時,你就會有獨特的眼光,你不再看到山水不再水,而是瞥見了大自然的執行規律。 當你了解地理和天文學時,你就會知道,錢江潮不僅僅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更是月球引力拉動海水起伏的結果。 大家都知道,日食、月食、流星雨、天氣等都是天地日月運動的規律,都是可以準確預測的。 當你看到巍峨的喜馬拉雅山和湍急的雅魯藏布江時,你不僅應該驚嘆於大自然的奇觀,更應該知道這是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的結果。
最後,科普閱讀不僅能獲得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幫助我們成為乙個理性的人,看透這個複雜的世界,並有勇氣面對它,找到乙個放心的地方。
書籍是這個時代最具成本效益的商品。 乙個家庭最昂貴的裝飾是書房,乙個人的氣質體現在書架上。 然而,社會短暫而猖獗,快餐文化流行,快速實現,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被捲入時代的洪流中。 比起碎片化、停留時間短、速成滿足,一本經典的科普書,就是作者幾十年科研訓練的積累,長期研究的成果,能夠深刻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
科普閱讀的方法論指導非常重要。
首先,要清楚你的閱讀動機。 興趣是科普閱讀的前提,應該選擇自己感興趣或對實際工作、學習和生活有用的書籍。 天文學和地理學,自然主義,物理和化學,工程和技術,每個領域都是不同的,你必須找到一本你感興趣的書作為閱讀主題。
其次,要適應認知水平。 小學低年級學生主要閱讀繪本,中年級學生主要閱讀**書,高年級學生主要閱讀課本。 逐步發展為抽象思維。 小學生主要以視覺思維為主,一般都是開啟知識和故事書。 初中時,大概是五五歲。 到了高中,情況應該正好相反,知識課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科普讀物,應該佔百分之七十以上。
最後,需要通過輸出來提高閱讀效果。 與文學類書籍不同,大多數科普類書籍沒有故事,沒有人物的喜怒哀樂,也沒有情節的跌宕起伏。 閱讀時,帶著問題閱讀,作者為什麼要研究這個話題? 他是如何進行研究的? 這項研究有哪些新發現? 這些新發現與我們有什麼關係?
科普閱讀的收穫是系統的知識和深入的思考。 讓我們從直覺感性轉向抽象理性。 閱讀時,要畫多個圓圈,圈出名詞和術語,畫出有思想的詞。 有必要對不同層次的知識進行分類,並通過思維導圖來澄清思路。 此外,還要通過微博、微信等自導平台分享閱讀成果,通過讀者的反饋來推廣自己的思考。
五四先生進入中國已經100多年了,社會上關於什麼是科學的爭論仍然很多? 為什麼要學習科學。 科學在中國還是乙個外來詞,還沒有融入我們的文化,這與我們缺乏科普讀物有關。 當前,國家高度重視科普教育,科普讀物應更加重視。 (鄭永春)。
*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