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戰爭史,好仗少,生死勝地

Mondo 歷史 更新 2024-02-11

俄羅斯的戰爭史,好仗少,生死勝地

長期以來,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一直是乙個有爭議的話題。 有人堅信,俄軍的戰鬥意志和戰鬥力是不可戰勝的,可以打敗拿破崙,消滅希特拉,讓整個歐洲戰戰兢兢。

也有人認為,俄軍戰術僵化,只會利用兵力優勢取勝,幾乎沒有打贏過弱者打敗強者的戰爭,只因為鬥志而稱其為“戰鬥民族”,但其軍事實力卻難以恭維。

然而,戰爭不僅僅是戰場上的流血,它更能反映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狀況。 任何乙個國家的歷史都有起伏,整體國力和軍事實力都不是固定的,單憑一場戰爭來判斷乙個國家或民族的軍事實力,就像管子裡的豹子一樣,既不科學也不客觀。

雖然一場戰爭只是簡要地反映了乙個國家在一定時期的綜合國力和社會地位,但通過對乙個國家的戰爭歷史的綜合研究,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屬性和民族性格。

現在我們將把俄羅斯自建國以來的主要戰爭放在一起,以便更好地了解俄羅斯人的作戰能力和風格。 公元 6-8 世紀,東斯拉夫人在第聶伯河谷建立了部落,並在 8 世紀末形成了部落聯盟和最初的民族認同。

隨著共同民族認同的加強,東斯拉夫人在 9 世紀建立了乙個強大的公國,首都為基輔:基輔羅斯。 然而,基輔羅斯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各地貴族的崛起,基輔羅斯演變成乙個鬆散的小公國聯盟。

最後,在1240年,基輔被向西進軍的蒙古軍隊征服,羅斯地區成為金帳汗國的附庸。

羅斯地區處於蒙古統治之下,在 14 世紀,莫斯科大公國逐漸崛起,成為羅斯公國的權力。 與此同時,金帳汗國開始衰落。

這種力量平衡的轉變導致以莫斯科大公國為首的羅斯公國對金帳汗國的統治感到不滿,最終於 1380 年在頓河上發生了一場決定性的戰鬥。

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由莫斯科大公迪公尺特里率領的聯軍羅斯軍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最終贏得了邁向民族獨立的第一步。

然而,在頓河勝利兩年後,金帳汗國再次進攻,但這次更像是回歸帝國。 此後,金帳汗國的衰落加速,而莫斯科大公國繼續崛起。

1480年,金帳汗國再次派兵攻克莫斯科大公國,但還沒開始戰鬥,就因內部矛盾而崩潰,莫斯科大公國不戰而勝,結束了蒙古人對羅斯地區的統治。

接下來,莫斯科大公國開始吞併鄰國,實現了該國的初步統一。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俄羅斯進入了乙個新時代。

然而,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俄羅斯陷入了混亂,直到1613年羅曼諾夫王朝建立,才逐漸恢復了穩定。 1682年彼得大帝繼位後,俄國開始了全面的改革,向西方學習先進的技術和思想,通過改革,俄國的國力得到了顯著提公升,贏得了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瑞典的戰爭。

此後,俄羅斯開始積極干預歐洲事務,被稱為“歐洲憲兵”。

俄羅斯帝國在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統治下達到了擴張的高潮,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大部分地區置於其管轄之下。 但與此同時,歐洲的局勢也在不斷變化,拿破崙聲名鵲起,領導了對英國的大***政策。

俄羅斯帝國雖然參與其中,但對拿破崙對華沙公國的支援感到不安,並退出了大***同盟。 這讓拿破崙很生氣,他決定親自率領他的軍隊去教**,以鞏固他在歐洲大陸的權威。

1812年夏天,拿破崙從法國、奧地利、瑞典等國集結60萬軍隊入侵**,日法戰爭爆發。 面對拿破崙領導的聯軍,俄羅斯帝國的邊防軍遠不如對手。

儘管他們進行了抵抗,但聯軍因俄羅斯崎嶇的小徑和複雜的交通狀況而放慢了速度。 聯軍也出現了後勤問題,一些非法**小組開始逃跑。

儘管如此,以法國軍隊為核心的聯軍仍然保持著高水平的戰鬥質量。 在他們進入俄羅斯領土後,儘管俄羅斯軍隊多次嘗試組織防禦行動,但他們都以失敗告終。

直到9月17,俄羅斯軍隊才在莫斯科郊區組織了一次有效的防禦行動,這是相當悲慘的。 最終,拿破崙領導的聯軍表現出更高的戰鬥力,擊敗了俄羅斯軍隊並接近了莫斯科。

拿破崙的計畫是占領莫斯科並迫使俄羅斯帝國投降,然而,他的一廂情願的想法是錯誤的。 俄軍主動放棄莫斯科,採取先清理戰場後撤離的策略,給聯軍留下一座空城。

聯軍占領莫斯科後,他們發現無法獲得補給,不得不在占領乙個月後撤出。 在此期間,俄羅斯帝國發布了一項全國動員令,要求在其領土上最大限度地動員成年男子。

聯軍撤離後,俄軍集結了近百萬兵力對聯軍進行反擊。 俄軍首先封鎖了聯軍撤退的短途路線,迫使聯軍返回原路。 然後,他們不斷派出小部隊騷擾聯軍,攻擊聯軍的補給線,使聯軍慘不忍睹。

11 月 26 日,疲憊不堪的聯軍撤退到今白俄羅斯的貝津納河附近,俄羅斯軍隊被三面包圍。 聯軍士氣低落,在俄軍的猛攻下崩潰。

拿破崙率領他的殘餘軍隊逃回法國,只有一小部分盟軍設法從這次遠征中返回家園。 最終,俄軍憑藉頑強的戰鬥意志和正確的作戰策略,擊敗了橫掃歐洲的拿破崙。

這場戰爭也使俄羅斯帝國走向衰落。

儘管在戰爭中處於劣勢,但俄方希望通過增加兵力來扭轉戰局。 然而,英國和法國採用了更先進的裝備並將其投入戰場。 在付出了巨大的**之後,俄羅斯軍隊士氣低落,最終決定停止戰爭。

克里公尺亞戰爭,被稱為“零世界大戰”,涉及多個國家,大量先進的戰爭技術和概念被應用於戰場。 俄方在這場戰爭中損失了52萬多人,戰爭中暴露的社會問題暗示了帝國內部矛盾的加劇。

在20世紀,老化的俄羅斯帝國將目光投向了更弱的清朝。 在這場八國聯軍對華戰爭中,俄軍出兵最多,戰後並沒有像其他列強一樣離開中國,而是留在了東北。

大清國知道自己不是最好的對手,只能寄希望於日本的支援。 但是,俄軍長期駐紮東北,嚴重損害了日本的利益,日方對此極為不滿。

於是,整個日本決定賭上國運,與俄軍進行一場生死搏鬥。 戰爭平均分為陸地和海洋兩方面。 在海戰方面,俄方原計畫太平洋艦隊堅持不住,在波羅的海艦隊返回增援後與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會合。

在陸戰方面,俄方正在加緊建設西伯利亞大鐵路,準備從歐洲調動大量部隊,徹底擊敗日軍。 然而,這兩項計畫都因國內組織效率低下而毀於一旦。

由於一系列神奇的行動,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在到達波羅的海艦隊之前就被日本海軍的聯合艦隊徹底殲滅。 在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後,日本海軍的聯合艦隊甚至有很多時間進行維修,等待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

在陸戰方面,日軍以完全死氣沉沉的姿態對俄軍發動了一系列猛烈的進攻,直到俄軍被徹底擊敗,西伯利亞大鐵路才成功開通。

最終,日本和俄羅斯之間的決戰在對馬海峽上演。 厭倦了老兵師的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面對正在等待工作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被徹底殲滅。

雖然戰爭的結果早已注定,但這場戰爭的教訓仍然值得深思。

面對風雨飄搖的沙皇俄國,日本賭贏了,成為大國之一,但持續了近三個世紀的俄羅曼諾夫王朝卻即將走到盡頭。

此時,俄羅斯儘管幅員遼闊,但國內矛盾卻十分充滔不絕,無法再通過改革解決,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爆發,最終以列寧為首的布林什維克在全國範圍內奪取政權,建立了新的蘇維埃政權。

為了穩定局勢,俄羅斯政權與鄰國結盟,從而形成了乙個新的國家 - 蘇聯。

在俄羅斯的土地上,曾經有過火焰,舊沙皇軍隊和外國干涉部隊占領了俄羅斯的大部分領土,但都被蘇聯紅軍擊退了。 政權鞏固後,蘇聯以計畫經濟迅速實現工業化,二戰前,其工業產值已達到世界第二大。

然而,史達林上台後,進行了“大清洗”,許多高階軍官被處決,這對蘇軍的戰鬥力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納粹德國閃電戰波蘭後,蘇聯意識到蘇德必定要開戰,於是開始在周邊布置戰略緩衝區,並提議與芬蘭進行領土交換,但在遭到拒絕後,蘇聯對芬蘭發動了進攻,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雖然蘇軍有500多萬人, 而芬蘭只有400多萬人口,但蘇軍在戰鬥中表現不佳,雖然最終獲勝,但**是對方的10倍。

蘇芬戰爭使希特拉認為蘇聯很弱,於是他決定提前進攻蘇聯。 在戰場的早期階段,德國人粉碎了蘇聯軍隊並占領了當時蘇聯第三大城市基輔。

面對強大的德軍,蘇聯開始了全國動員,工廠開始大規模生產軍用物資,遠東的軍隊被動員起來返回蘇聯,與此同時,來自英美的援助開始抵達蘇聯。

1942年,雖然德軍仍然掌握著戰場上的主動權,但攻占莫斯科、迫使蘇聯一舉投降的計畫並沒有實現。 1942年夏天,最慘烈的史達林格勒戰役開始了,蘇軍在劣勢兵力下頑強抵抗了3個多月,將德軍牢牢困在史達林格勒,然後對德軍實施反包圍,最終殲滅了德軍第六集團軍,蘇德兩國的力量平衡開始逆轉。

隨著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中的失敗,戰局徹底逆轉,蘇軍開始了大規模的反擊行動,一路推進到柏林,徹底擊敗了納粹德軍。

蘇聯軍隊以其英勇無畏的抵抗,成功地擊敗了納粹德國的侵略,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蘇聯在冷戰期間入侵阿富汗,結果慘敗。

20世紀70年代,當蘇聯的國力達到頂峰,甚至一度超過美國時,蘇聯自信地認為全球霸權指日可待。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蘇聯希望通過控制阿富汗來進入印度洋。 然而,在試圖支援傀儡政權失敗後,蘇聯決定採取更直接的方法,並於 1979 年入侵阿富汗。

在常規戰爭中,蘇聯對阿富汗的軍事行動非常成功。 蘇聯軍隊在一天內控制了阿富汗首都喀布林,並在一周內控制了阿富汗所有主要城市的主要交通幹線。

按理說,蘇聯人已經成功占領了阿富汗。 然而,阿富汗是乙個前現代國家,更像是乙個部落聯盟。 即使在蘇聯消滅阿富汗政權之後,阿富汗各部落的武裝力量仍然以游擊戰的形式騷擾蘇聯軍隊,給蘇聯軍隊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這些部落的武裝抵抗逐漸將蘇軍拖入戰爭的泥潭。 作為蘇軍的老對手,美國怎麼能坐視不管? 美國一方面在阿富汗秘密提供和訓練各種游擊隊,另一方面利用其優勢號召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前往阿富汗參加對抗蘇聯軍隊的“聖戰”。

隨著時間的流逝,蘇聯人發現阿富汗的游擊隊永遠無法被擊敗,他們的戰鬥力不斷提高。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軍隊被迫放棄對阿富汗游擊隊的全面進攻,轉而進行集中進攻。

然而,在那些被蘇軍“照顧”的阿富汗軍隊中,不乏戰鬥力強、意志堅定的“硬骨頭”。 其中,馬蘇德率領的游擊隊在潘傑希爾河谷挫敗了蘇軍的九次圍剿進攻,使蘇軍蒙羞。

儘管蘇軍實力雄厚,但戰場上的挑戰並非不可逾越,真正的威脅在國內。 當蘇聯決定對阿富汗發動進攻時,國際油價處於高位,蘇聯的財政狀況良好,即使在前線面臨困難也能維持下去。

然而,在隨後的幾年裡,國際油價**,蘇聯的財政壓力急劇增加,無法繼續支援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 最終,蘇聯人在1989年帶著失敗的陰影離開了阿富汗。

失敗的阿富汗戰爭就像一根稻草,壓垮了蘇聯這個巨人,導致它在1991年解體。 總結:什麼樣的戰鬥可以打贏?

什麼樣的戰鬥是打不贏的? 這是對俄羅斯戰爭歷史的簡要回顧。 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歷史事件勾勒出俄羅斯(蘇)軍隊的戰鬥特點:首先,俄羅斯(蘇聯)軍隊很少以少勝多,多贏是因為他們很少與實力較弱的對手作戰。

其次,當生死攸關時,俄羅斯(蘇聯)軍隊大多能夠擊敗強大的敵人並取得勝利。 最後,俄軍只關注戰爭中的關鍵點,不拘小節,喜歡直奔戰爭,不講究技巧,強悍強悍,所以在戰爭中通常比較大。

如果戰場對他們有利,他們通常會取得成功,但如果戰場對他們不利,他們往往會失敗。

從以上三個方面,我們可以得出乙個結論:俄蘇軍隊的戰鬥力不是來自高超的戰術技能,而是來自其龐大的軍隊規模。

戰爭是乙個國家政治兩極分化的表現,軍隊規模反映了國家社會動員能力的強弱,戰時國內各部門合作的能力反映了國家社會組織的效率。

俄羅斯民族在社會動員方面具有很強的實力,因此往往在軍事實力上具有優勢。 在國家發展壯大時期(無論是沙皇俄國還是蘇聯),俄軍的組織效率都比較高,龐大的軍隊規模加上組織效率的優勢,使俄國(蘇維埃)能夠打敗一切強大的敵人。

在國家衰落時期,俄軍即使勉強能組建一支龐大的軍隊,其組織效率也往往不高,難以充分發揮其巨大的軍事優勢,最終導致了戰爭的失敗。

俄羅斯人民具有強烈的民族認同感,當國家面臨國家的生存時,他們總是團結一致,形成乙個既高效又強大的堅不可摧的聯盟,沒有人能打敗它; 然而,當國家受到內外麻煩的困擾,精英們為了轉移內部矛盾而發動戰爭時,通常不會帶來軍隊之間的有效合作,反而會帶來不好的結果和嚴重的反彈。

相關問題答案

    中國抗日戰爭史 如何完成“三萬人去哪兒了”的謎團?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抗擊日本侵略者,陝北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然而,這種轉變並非沒有挑戰。經過半年的艱難談判,適應程序受到阻礙。其中,老蔣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條件,甚至從副排長到副師長,都試圖更換自己派系的人員。根本沒有談判的誠意。聰明的策略。在繞過顧祝彤的情況下,直接與老江協商。他提議...

    韓戰史 鮮為人知的朝鮮軍隊歷史還原了南韓軍隊的真實成就

    過去,在所有涉及韓戰的影視劇中,美軍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主要對手經常被描繪出來,而南韓軍隊則一再被撇在一邊,彷彿是一塊背景板,可有可無。那麼,南韓軍隊在真正的韓戰中表現如何呢?近日,隨著電視劇集 偵察英雄 的播出,作為戰末志願軍的主要對手,不少觀眾對劇中朝鮮軍的兵力建制和戰鬥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本文...

    乍一看,有必要了解中國革命戰爭的歷史

    春節前夕,總書記來到天津看望慰慰基層幹部群眾。月日至日,中共總書記 中央軍委主席來天津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今天是日上午,在平津戰役紀念館檢閱。月日上午,總書記視察平津戰役紀念館。他不時停下來仔細研究中國革命戰爭的歷史,與大家交換意見,強調要從中國革命戰爭史中吸取教訓,珍惜來之不易的紅色國家,發揚...

    烏克蘭戰爭俄羅斯獲勝,北約反擊!

    普京在政治策略上非常老練,對俄烏衝突的態度也更加堅定。他表示願意與烏克蘭進行和平談判 但與此同時,也顯示了俄羅斯在衝突中的絕對優勢。在這方面,美國和歐洲的援助似乎也不足。澤連斯基四處奔波以保護烏克蘭的利益,但美國和歐洲援助的困境使他陷入困境。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北約國家的態度也開始轉變,願意緩和與俄羅...

    戰爭期間的俄羅斯(深入的好文章)。

    回顧普京自戰爭開始以來的表現,除了他決定出兵的那一刻,讓人感到冒險和魯莽之外,其他時候他都表現得非常謹慎。俄羅斯街頭招聘廣告 俄羅斯第一次進行國內動員是在年月下旬,當時的情況是烏軍全面超俄,前線捉襟見肘,不得不做一輪多萬人的動員。動員令下達後,據統計,共有人,名俄羅斯人進入歐盟 持有居留許可,簽證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