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四川粵池某女店主投訴,她郵寄了17個包裹,只送了1個包裹,價值10萬多元的羽絨服下落不明,只打算賠償3404運費的7倍8 美元。
我們一共捐贈了200件“,這批羽絨服是王某捐贈給甘肅某貧困中學的,是支援貧困學校的愛心物資。
這一切似乎都太過偶然,事發**後,中國郵政評論區炸開了鍋,不少人要求對此事作出回應。
王某解釋說,去年12月,他看到甘肅某縣某中學地處偏遠山區,決定向學校捐贈200件羽絨服和200件毛衣,希望孩子們在寒冷的冬天能暖和一點。
有了這個想法後,王某主動聯絡了學校的老師,雙方溝通並確認了收貨位址,12月底,材料被打包通過中國郵政寄到了中學。
作為國內快遞行業的特殊存在,中國郵政在偏遠地區建立了多個站點,給很多人帶來了溫暖,口碑還是不錯的,所以王某選擇通過郵政快遞郵寄愛心物資。
王某將包裹打包郵寄後,幾天後他檢視時,物流資訊一直沒有更新,隨後他開始聯絡快遞客服詢問包裹的位置,但一直沒有得到正面的回覆。
為了確認物資的下落,王某只能聯絡收到愛心物資的學校老師,得到了乙個令人震驚的訊息。
學校老師透露,這批物資只到了一包到學校,剩下的16包都不見了,王某只能再次聯絡客服。
事發後,中國郵政回應稱,捐贈的物資是作為愛心物資捐贈的,但具體下落不明。
按照正常流程,快遞會經過幾個站點,掃碼進入系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不得而知。
鑑於只有1個快遞包裹到達,郵政部門對王某進行了賠償,最高賠償額為34088元,按快遞費的7倍計算,但這**卻遠低於羽絨服的價值。
王氏無法接受,選擇把這件事情**,仔細想了想,這件事情充滿了詭異。
結合網友的討論,我個人提出了三個問題:
為什麼王某捐贈了17袋物資,最後卻得到了一袋物資?
如果王某和學校老師沒有聯絡,快遞會預設是包裹嗎?
為什麼中國郵政可以繞過客戶,將捐贈的材料視為物質捐贈,而找不到相關資訊。
像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而這17個包裹都是王某精心準備的,普通人無法接受這種情況。
王向網友講述了後續情況後,人們感到措手不及。
王某在**中提到,郵政部門一直積極與她聯絡,雙方協商後達成協議,該女子將安排另一批羽絨服寄過來。
關於包裹丟失,目前尚無具體原因,王某解釋說,這批物資已寄給其他遇難者,為了傳達愛心,她決定再次捐贈。
敢問,王還會選擇中國郵政快遞嗎?
快遞是乙個服務行業,就是把客服郵件包裹送到指定地點,如果包裹丟失了,那麼責任人,誰會把這16個包裹轉運到災區?
如果這16個包裹被送到災區,會不會有另一批救災物資被轉用?
可以說,這件事發生得很突然,結局也很突然,雙方經過談判和解,沒有看到具體的明示資訊。
也就是說,如果乙個普通人丟失了快遞,首先要發現的就是快遞丟失了,可以根據快遞平台提供的線索進行調查,找出責任人。
將客戶捐贈的物品作為愛心物品分發,違反了相關快遞規定,造成了很大的社會影響。
還記得,一旦發生災難,網上就會有售物的疑問,類似捐贈的物料下落不明,應該追查到底是什麼問題?
要知道,中國郵政是國內快遞的重要企業,一旦這一事件造成的模稜兩可的影響,將會極大地打擊消費者的信任。
只有真正拿出明示資訊,才能解決大家的疑惑。
王某的400件羽絨服被中國郵政丟了,誰應該最反響?網友的質疑還沒停,郵政快遞評論區爆火,這是2024年春節到來時首起快遞翻車事件。
我們不難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快遞行業已經成為乙個很多人都離不開的行業。
最後,只是通過雙方協商解決,沒有人因此受到懲罰,就成了“羅生門”事件。
每當發生這種難以形容的事件時,受到傷害的不僅是相關方,還有所涉及的企業和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