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40%大關,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但高和汽車創始人丁磊卻不得不應對當下最黑暗的時刻。 現身總部道歉,剩下的三個月視窗期將決定這支新造車力量的命運。 危機可以解決嗎,誰是“鑰匙先生”? 很快就會揭曉。
作者 |曹衛超.
如何在3個月內打破遊戲?
高河的困境似乎沒有解決的辦法,至少大多數人是這麼想的。
24小時失眠後,丁磊一臉疲憊地出現在上海總部大樓,對停工、內部困難和最後剩下的員工進行了攤牌。 不到10分鐘,會議在丁磊“我們強,我們必勝”的鏗鏘聲音中匆匆結束,這是當下高時最寶貴的時間。
近10年來,在120多個新能源汽車品牌中,只有特斯拉、比亞迪、理想和永恆之塔4的玩家已經過關,所以高河危機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如何解決危機? 按照慣例,一般是內部“止血”和外部“輸血”。 丁磊在會上簡單提到了幾個含義,其中之一就是停產端; 二是內部分流,維持公司基本運轉; 三是關閉銷售門店,保留售後服務中心,保證使用者服務; 四是暫停APP上充電站、充電樁、充電服務安裝。 這些內部措施符合標準做法,並留出一些時間進行可能的周轉。
打破局面的關鍵在於外部“輸血”,丁磊在內部會議上提到,已經有投資或收購意向,這當然不是空腹。 很多人已經在關注高河的資產負債表,這也是後續投融資事宜的重點。 一方面,跌高掛的觀點來自產業週期的變化和融資環境的收縮,最重要的是其資產估值不夠“有吸引力”。
在資產欄目中,丁磊想不出太多。 高和汽車採用輕資產代工模式,借用江蘇悅達起亞的生產資質,租賃鹽城第一工廠生產,因此固定資產沒有亮點。 在無形資產方面,高河汽車擁有部分企業專利和軟體著作權,但缺乏核心和自主研發的技術,尤其是底層技術。 無論是未來的投資還是併購,書的估值都不會太樂觀。 在供、產、銷環節,能擺上桌的,是一套一流的連鎖體系和整合能力,這是高禾近6年來最大的積累,也是最能打動投資者的故事精髓。
因此,問題可能出在債務方面,一方面要填補目前的缺口並重新開始運營,另一方面要開發和銷售新車型。 “我不知道缺口是什麼,拋開債務,重啟運營,開發新車型,沒有20億我根本無法移動。 一位新能源汽車行業觀察人士做出了保守估計。
如此龐大的資金必須符合崇高的戰略意圖,這是解決方案的核心。
“鑰匙先生”會是誰?
從以往的歷史來看,有可能出現**同行、產業資本、大規模私募等。 目前,同行和產業資本的可能性更大。
去找市長解決市場問題當然沒有錯,但現在不是這樣做的好時機。 實質上是產業週期的變化,新能源賽道已經進入政策退出、政策支援市場議論階段。 其實,2019年,高河羅子江蘇鹽城離不開江蘇悅達集團的推動,江蘇悅達集團有著國企背景,背後是鹽城國資委。 引進高河的主要原因是起亞作為鹽城汽車產業的支柱,正在逐漸衰落,產能正在迅速下降,從而填補起亞留下的產能缺口,推動鹽城汽車產業的新能源轉型公升級。 雙方還共同成立了華人視野(江蘇)科技***作為工廠的運營機構,其中悅達集團持有公司20%的股權。
停工風波後,鹽城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成立專項服務班,協助高和協調員工辭職和用工事宜。 紓困方案已被排除,原因是租賃工廠規模只有45萬平方公尺,年產能15萬輛,員工不足1000人,產業影響力弱。
產業資本入局的概率比較大,汽車行業的橄欖枝能以最快的速度落地,滿足視窗期的要求,所以關於“鑰匙先生”我們大概可以猜到一兩個,而新能源汽車的野心是傳統車企和零部件巨頭。
事實上,傳統車企向新能源轉型已經過半,他們也孵化了自己的新能源品牌或推出了相應的車型因此,收購高合資產的戰略價值體現在兩個方向:一是彌補品牌和產品的短板,完善新能源矩陣,實現品牌向上; 二是生產協調,解決優質生產資質問題,提高成本和質量控制。
目前,能否從新能源汽車的“血海”中突圍,實現品牌向上,是車企們的集體思考,正如比亞迪一直在仰望突破口一樣,對於更傳統的車企,尤其是國有車企來說,高河的資產包或許是答案之一,而丁磊與上汽集團頗有關聯,或許在救火中發揮關鍵作用。
南下鹽城尋求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汽集團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沒錯,也是鹽城,最新訊息是一汽集團收購鹽城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成立鹽城分公司,利用悅達起亞二廠的土地和廠房,建設7萬輛純電動乘用車專案。 沒錯,還是悅達集團,2023年9月,一汽奔通引進了戰略投資者悅達集團,該集團投資了166億元,佔197%,目的也是推動新能源方向的突破。
一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屢次失敗。 早期,夏利、歐朗、駿牌推出新能源汽車,導致這些品牌逐漸消失,隨後先後與清興汽車、新特汽車、Byton、雲都新能源、博駿汽車等合作,推出的產品均以失敗告終。 目前,旗下奔騰、紅旗品牌新能源汽車正掙扎在邊緣化的困境中,一汽集團的戰略意圖比其他公司更強。
借助悅達集團的關鍵作用,我們拭目以待,看看一汽集團是否會成為“關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