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若楠(山西大學)。
近日,隨著第一批大學生踏上返校之路,“車廂裡滿是破大學生”的條目出現在熱搜上,引發網路熱議。 “返校車,死氣沉沉,每個人都那麼脆弱”。 有的大學生甚至自嘲:回學校的車上滿是“爛”味。
害怕重返學校的破碎大學生,本質上是被開學的焦慮所困擾。 這裡的“開學焦慮”,指的不是醫學層面的焦慮,更多的是心理層面抗拒開學、不想回到校園生活的負面情緒。
不僅有生活環境、瑣事等客觀因素,也有人際交往、社會交往、心理差距等主觀因素。
一方面,對於大多數大學生來說,宿舍裡沒有私隱或舒適。 據相關研究顯示,目前國內高校主流宿舍配置為四人間或六人間,每間佔40%左右,但仍有15%左右的學生住在八人間或較為狹窄的環境,人均面積較小; 此外,近年來,高校擴大了招生規模,不少大學實行“四到六”制度,進一步壓縮了本就狹小的居住環境。 離開家,回到學校,似乎意味著告別舒適的生活環境,過著缺乏私隱感的生活。 不得不提的是,很多形式主義的瑣碎事務,比如各種打卡、打樣、填表任務等,也牽扯到大學生的時間和精力,成為壓垮大學生的另一根稻草。
另一方面,大學生的焦慮也集中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 如何維持宿舍關係,如何控制同學比例,如何流利禮貌地與輔導員和老師溝通,......從高中時“你只需要學習,別的什麼都不用想”,到大學各方面的實踐,留給大學生的時間似乎是高考後的暑假。
同時,從理想到現實的強烈差距感,也刺激著大學生脆弱的情感。 在過去的12年裡,大學一直是我們想象中絕對自由的代名詞。 “等到上大學是件好事”就像一句睿智的諺語,貫穿了我們學習的每乙個苦澀或甜蜜的時刻; 那些基於“發展興趣、追求自由、輕鬆快樂”的大學夢,被“愛不釋手的手機、安排不當的水上課程、無助無效的社交”無情地打破。 有很多大學生認為,與其說是大學,不如說是一所只實現手機自由的自學高中。
大學生的焦慮不會隨著開盤**的結束而消失。 他焦慮的根源本質上是對未來的未知和困惑。 在生活就業壓力不斷加大,試錯成本越來越高的當下,大學不再是高高的象牙塔,學生從踏入大學的那一刻起就被逼著選擇自己的未來道路——研究生入學考試、公開入學考試、 或其他事情。每條進入社會的道路都擠滿了人。 年輕的學生匆匆忙忙,小心翼翼地選擇他們未來的生活。
如何在高度內捲化的社會浪潮中對個人價值和自我認知進行適當的思考,是我們目前可以控制的部分。 在完成個人的“認知體檢”後,必須遠離心理內耗,用行動克服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