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環境日益嚴峻的背景下,電動汽車 (EV) 市場的未來前景似乎正在經歷汽車製造商和原始裝置製造商的重大挫折。 經濟放緩不僅引發了企業破產的連鎖反應,還迫使許多公司擱置了首次公開募股(IPO)的計畫,同時不得不削減電動汽車的產量。
由於之前在產能和技術開發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這些投資現在遠遠超過了電動汽車的實際需求,使公司面臨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不得不考慮削減開支。
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巴拉(Mary Barra)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坦率地反映了電動汽車市場的現狀**。 她承認,電動汽車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這給整個汽車行業帶來了不確定性。
事實上,由於需求不足,通用汽車已經下調了電動汽車的生產目標。 不過,Bora也表示,她受到了業界的“鼓舞”**,並預計今年美國電動汽車銷量將至少增長10%。 雖然這比 2023 年的 7% 有所增加,但仍然相對有限。
除通用汽車外,福特汽車公司也減少了電動汽車的產量,因為市場增長速度沒有該公司此前預期的那麼快。 與此同時,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也毫不掩飾地指出了電動汽車需求的問題**。 他警告稱,特斯拉2023年的銷量增長將大幅放緩,這一訊息直接導致該公司股價一夜之間蒸發了800億美元。
投資者和分析師也開始對電動汽車的侷限性表示擔憂。 ACR Alpine Capital Research的投資組合經理Tim Piechowski指出,電動汽車充電的不便和低溫下電池效能的惡化等問題正在引起消費者的擔憂。
他進一步指出,汽油車的採用曲線將逐漸趨於平緩,在燃油經濟性方面,汽車製造商可能會提出監管機構的反對意見。 因為在現實中,電動汽車的採用速度遠沒有預期的那麼快。
市場低迷也迫使一些公司放棄了雄心勃勃的電動汽車計畫。 由於經濟低迷,雷諾已經擱置了其電動汽車業務Ampere的上市計畫,該業務預計將籌集高達100億歐元。 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大眾汽車集團,隨著電動汽車市場降溫,大眾汽車集團推遲了其電池業務Powerco的外部融資計畫。
電動汽車行業的困境不僅限於汽車製造商,也包括原始裝置製造商。 寧德時代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正面臨來自較小競爭對手的挑戰和中國需求放緩的挑戰。
與此同時,中國第二大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比亞迪2023年的淨利潤增速也將遠低於上年。 南韓電池製造商LG能源解決方案同樣對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增長前景持悲觀態度。
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在最近的乙份報告中指出:“全球電動汽車的勢頭正在減弱,市場**已經超過了需求。 這一觀點得到了雅保的證實。 全球最大的鋰生產商雅保(Albemarle)是電動汽車的關鍵電池材料,由於鋰價格持續上漲,該公司不得不裁員並削減資本支出。
在像德國這樣的汽車大國,電動汽車的銷量也有所下降。 根據德國汽車協會 (VDA) 的資料,2023 年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內的電動汽車銷量下降了 16%,預計 2024 年將繼續下降 9%。
VDA首席經濟學家Manuel Kallweit表示,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並不強烈,部分原因是補貼的結束和整體經濟的疲軟。 不過,他也指出,儘管國內需求下降,但預計今年德國的電動汽車產量將增加,其中大部分將用於出口。
在歐洲市場,對電動汽車的需求明顯減弱,這使得該地區的汽車製造商在與中國競爭對手的競爭中處於劣勢。 電動汽車初創企業受到的打擊尤為嚴重,一些公司,如總部位於英國的Arrival,已經收到了納斯達克的退市通知。
其他公司,如Lordstown Motors,Proterra和瑞典的Volta Truck,則因無法應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和需求壓力而破產。
在這種背景下,汽車製造商開始重新審視他們的電動汽車戰略。 雖然他們長期看好電動汽車市場,但在短期內,他們必須面對內燃機汽車需求仍然強勁的現實。
通用汽車首席財務官保羅·雅各布森(Paul Jacobson)表示:“我們知道電動汽車市場不會線性增長。 我們準備在內燃機和電動汽車的生產之間靈活調整。 “這表明,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汽車製造商需要更加靈活地應對市場變化,以確保其業務能夠持續增長。
同時,這也意味著在未來的汽車市場中,內燃機汽車和電動汽車將長期共存,汽車製造商需要找到平衡兩者發展的策略,以應對市場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