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要點:
1.促進消費為新:**金融或規模在1000億。 **市場關注可能的財政補貼“多少”、補貼“誰”、補貼落地“節點”。 卷:**財政規模或1000億。 參考2022年,當時部分乘用車首期下調購置稅為600億元,汽車和家電總量可能達到1000億。結構:汽車可能佔補貼的大部分。 參考2009年,當時汽車和家電分為五和二。 節點:請密切關注下個月的全國常務會議。 2009年的以舊換新和2022年的購置稅減免均由國家常委會宣布,該部在1個月內迅速部署。
2、推動裝置更新:提高能效標準,或帶力中游產業轉型。 在落地**市場方面,大家關注“誰”在更新和更新“什麼”,從而關注相關的投資機會。 背景:產業趨勢是“三化”——上游低碳、中游高能效、下游數位化。 機制:能效逆轉+財政激勵。 新的能效法規禁止不符合准入標準(最低標準)的生產和銷售; 如果要擴大生產,或獲得資金支援,必須達到更高的節能標準或先進水平。 激勵機制、跟進或財務折扣等配套資金。 類別:“大”區域和“小”變化。 2022年,明確了裝備更新支撐的“大”領域,重點領域涉及教育、健康、新基建、產業數位化轉型、節能減碳轉型公升級等。 “小”變化是指在新的能效法規中,中游的家用電器、商用裝置等19類產品和裝置的能效平均提高了20%左右,這些行業可能會加速裝置轉型。
降低物流成本:未來兩年加速。 總體規劃:未來兩年,我國社會物流成本降低目標將高於近八年累計。相關規劃明確,到2025年,社會物流總成本佔GDP的比重“比2020年下降約2個百分點”。 在過去三年中,該比率僅下降了 03個百分點; 這相當於今後兩年將減少1%7個百分點,高於2015年至2023年的累計降幅。 具體來說,有三類措施,以及一項新的變化。 會議提出了三類措施,其中兩類相關政策體系比較成熟:一是優化運輸結構,提高鐵路比重,發展鐵水聯運; 二是完善交通、商業和物流樞紐的基礎設施。 乙個新的變化是,大會強調物流行業與平台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新技術的融合發展。
關鍵要點:
生產:促進裝置更新和技術改造,推動現代工業體系建設。 預計本輪裝置更新和技術改造將以提公升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優化產品結構,滿足消費品公升級換代需求。 領域方面,2023年3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關於重點領域節能減碳協同加快產品裝備利用的指導意見》,涉及鍋爐、電機、電力變壓器、製冷、照明、家用電器等6類產品裝置。 有望通過專項再貸款、稅收優惠、金融折扣等方式,鼓勵企業加大裝置改造力度。
消費:推動家電、汽車以舊換新,消費端公升級將帶動供給側更新。 我國家電汽車市場進入“增量和存量並重時代”,近年來家電汽車報廢量呈逐步上公升趨勢,市場潛力巨大。 按照20年報廢率5%計算,2023年全國報廢汽車數量將達到1680萬輛; 報廢家電數量也在上公升,預計2022年報廢電器數量將超過2億台。 本輪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以“堅持金融與地方政府聯動”為重點,有望給予適當的財政補貼措施,鼓勵家用電器和汽車的更新換代。 通過消費品以舊換新擴大消費規模,優化消費結構,有利於從需求側推動供給側公升級,促進產能過剩消除,促進現代新興產業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流通: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加強產業集群建設,技術資訊共享。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社會物流總成本佔GDP的比重仍然較高,全鏈條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突出。 在社會物流總成本中,運輸成本佔比最高,且自2020年以來增速明顯加快,主要原因是低能耗、低成本水路、鐵路運輸佔比較低。 因此,本次會議提出優化運輸結構,加強“公路轉鐵”和“公路水路”建設,從而降低綜合運輸成本。 同時,鼓勵發展結合平台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新型物流模式,大力發展空港經濟和港口經濟,有助於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提高企業利潤空間。
關鍵要點:
美聯儲今年上半年降息的可能性再次收窄。 2月21日公布的美聯儲1月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一致判斷政策利率可能處於當前緊縮週期的峰值”,但與此同時,大多數與會者“注意到政策立場過早放鬆的風險”。 與此前市場預期最早可能在今年上半年降息相比,美聯儲會議紀要採取了鷹派立場。 除了會議紀要之外,本週還有多份美聯儲**宣告,包括威廉士、傑斐遜、庫克-哈克等,都表達了與美聯儲會議紀要類似的立場,即上半年降息的可能性很高,今年降息的時機將取決於通脹和經濟走勢, 而下半年或許是合適的時機。
及時召開重要會議,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展內需。 2月23日下午,主持召開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研究消費品大規模裝置更新換代和以舊換新問題,研究全社會物流成本有效降低。 在新的一期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方面,會議強調,實施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將促進投資和消費,有利於當前和長期發展。 總的來說,本次會議討論的兩個關鍵議題,從長遠來看,其核心意義是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短期內將有利於進一步刺激中國內需增長,從而對沖當前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導致的經濟增長率。
2月,5年及以上LPR單方面下調25個基點,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 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告,一年期LPR為345% 與上次的 3 相比45%;5年以上的LPR為395% 與上次的 4 相比2%。2024年首輪降息將落實,單邊降息5年以上LPR是繼2023年6月降息10個基點後8個月來的首次降息,也是2019年LPR制度改革以來最大單次降息, 超出市場預期。從穩定物價、穩信貸、穩經濟、穩妥有效防範和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的需要來看,政策性降息是必要和及時的。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生在2024年1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4年,中國人民銀行將加強貨幣政策工具運用的跨週期和逆週期調整,為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創造有利的貨幣金融環境。 在內需不足基本面尚未根本扭轉的前提下,年內穩增長政策離不開貨幣政策的支援。 另一方面,從近年來LPR的走勢來看,2022年以來,1個作物期的LPR已經調整了3次,5年及以上的LPR調整了4次,基本保持了每年2次調整的節奏。 因此,年內政策利率可能仍有進一步調整的空間。 但從內外平衡和貨幣政策滯後的角度來看,如果短期內再次寬鬆政策利率,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的必要性可能並不迫切。
關鍵要點:
1月信用社融資超預期,股市延續節前行情,5年期LPR下調25個基點,開局總體向好該政策將重點放在提振預期和信心上的意圖很明確。 但與此同時,債券市場尤其是利率依然強勢,一方面得益於假期後資金寬鬆,另一方面降息交易的整體邏輯沒有改變巨集觀因素決定了債券市場的勝率。 整體來看,目前資料仍處於視窗期,因此市場背離較小,兩個交易日可能是下乙個關鍵時間點。 畢竟政策是先行指標,股市在春節前後都有政策行為交易,而債券市場則持續交易尚未落地的政策。
在股票和債券的雙牛背後,實際交易的是預期。 從歷史觀察來看,隨著兩會日的臨近,如果開局良好,債券市場或許承壓,當然,2023年是個例外。 在預期更充分的背景下,市場更具前瞻易主線也非常清晰。 除非後續兩個交易日超出市場對預算赤字、房地產和貨幣行為的預期。
近年來,兩會後,利率更有可能走低,主導邏輯可能不統一。 總體表現是政策靴子落地後對預期的修正。 對於當前債券市場而言,在整體企穩的背景下,如果資金寬鬆持續下去,雖然債券市場整體會受到兩時交易日因素的影響,但也可能繼續走強我們建議繼續保持看漲心態,在驗證實施之前不要擔心節奏。
關鍵要點:
此時,需要關注日元匯率是否會受到干預,另一方面關注貨幣政策收緊訊號的邊際釋放看好該頭寸的日元/美元配置價值。
在中國多種因素的催化下,在部分大宗商品觸底反彈的同時,權益資產得到大幅修復,上證綜指回公升3000點,週期性提示“做空”風險。 在題材方面,建議圍繞"通貨再膨脹"構造乙個配置框架,它有兩個擴充套件1. 市場化"通貨再膨脹"即供需競爭充分,生產性企業供給在一定的協調機制下清零或略有加速; 2. 市場化"通貨再膨脹"機制仍有一些環節沒有充分發揮,在當前改革環境下比較好"松"在後台,可能會有乙個晉公升的視窗期。 從國際角度來看,“通貨再膨脹”也可以通過當地貨幣的小幅順勢貶值來實現,離岸匯率為73 人民幣 美元可能接近各方商定的均衡點,前1個月和3個月離岸匯率的短期隱含波動率接近兩年低點。 此外,服務業供給格局較好,思考前一周更需要提供質量、分散需求,尤其建議關注流通環節各“堵點”頂層建設。
可轉債伴隨著股市的大幅回公升,基礎廣泛的指數同時回公升至24年初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標的股下跌、可轉債上漲”的“異常”標的數目,前一周保持在52個(春節前一周為56個)的高位。 如果按照單個交易日進行計數,則呈現先高後低的趨勢。 具體來說,周一有 63 個,周二有 125 個,週三有 61 個,周四有 17 個,周五有 19 個。 如果從2月6日到2月23日,只有2個,可以說明即使在普遍通脹的環境下,一方面存在“異常”目標,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異常”的短期性質。 我們認為,這種現象反映了某種“空頭擠壓”情緒,也表明了可轉債在當前市場中作用的重要性,建議提高可轉債的比例。
關鍵要點:
信用債券市場週線追蹤報告 (2024-02-25). 短期利差上公升,低等級城市投資繼續下降。 從中國債券估值曲線來看,收益率全線下降,產業債、城投債信用評級越低,下行幅度越大。 中短期銀行永續債收益率大幅回落,各等級1年期永續債跌超13個基點。 信用利差多為上公升趨勢,尤其是短期債券,中長期銀行二級債變化不大。 此外,中長期AA-城市投資債券信用利差略有下降。 到期利差方面,國開行債、工業債、銀行永續債到期利差普遍上公升,AA-城投債2年期、1年期和3年期1年期利差均下降5個基點以上。 級別利差方面,AA-AAA中長期城投債級利差下降超過10個基點。 從歷史分位數來看,目前長期信用資產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分位數一直處於歷史低位,短期債券受資本端影響仍有一定空間。
城市投資債券:利差小幅上公升,高估值城市投資債規模持續下降。 與上週相比,本週城投債信用利差小幅上公升,尤其是中高檔、短存續期城投債表現尤為突出。 分省份來看,寧夏、新疆、海南、上海、天津、江蘇等省份均有6個基點以上的上行幅度。 截至2月23日,估值6%以上的城投債規模僅為1033只50億元,僅佔070%;估值4%以上的城投債規模為95766億,佔610%;城投債整體估值水平偏低。 工業債券:信用利差總體上行。 與上週相比,建材、國防軍工、計算機、機械裝置、通訊、電力裝置等行業的信用利差均上公升超過6個5個基點,銀行業等行業利差小幅下降,在1個基點以內,交通、房地產、社會服務等行業利差略有下降,均不超過5個基點。
主要發行人的收益率大多下跌。 在城鎮投資發行人(存量債券規模超過300億)中,南信實業投資平均收益率下降138個基點,華髮集團下跌12個基點8bp,雲能下行126個基點,濟南城建下行12個基點,濟南軌道交通、濟南高科、天津城建、上饒城投、雲投集團、衡陽城投等實體下行幅度超過10個0bp;該行兩隻常任債發行人中招商銀行、江蘇銀行、民生銀行、北京銀行、中原銀行等收益率跌超12個基點,河北銀行、杭州銀行、平安銀行等19家實體跌幅超過10個基點; 房地產主體中,金地集團、龍湖開發、濱江地產收益率跌超70個基點,遠洋控股、旭輝集團、碧桂園大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