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你的成長,去家裡參觀並開啟生活的細節文字 |李然的《家訪》是黃鄧繼《我的第二個學生》之後對大學教育的又一次探索。 如果說《我的第二個學生》是站在大學的坐標上觀察學生的未來,那麼《家訪》就是從大學回到學生人生的起點,與未來建立更豐富的聯絡,更準確地審視家庭與社會兩個維度的命運, 而大學在其中的作用是乙個契機,如何利用這個契機,扭轉原有環境賦予乙個人的相位,盡可能地縮小明直線之間的夾角,是黃嵐對大學教育的希望,也是黃鄧面臨的教育難題。“快樂的人用一輩子的童年,不幸的人用一輩子的童年。 在黃鄧之前的家訪中,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童年公式和被訪者成長的許多隱藏細節浮出水面,很快就在她眼中建立了學生現實輪廓與他的童年成長的緊密邏輯。 正如黃嵐所說,“我清晰地感知到父母的具體日常生活、勞動的經歷、爺爺奶奶的陪伴、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在面對......滲透到學生的人生成長中在他們漫長的青少年時期的教育資源。”
雲南騰衝的學生李章濤在廣州畢業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回老家,這一直讓黃嵐深感好奇,對他的尋找構成了這本書的開端。 重走李章濤當年的求學之路,騰衝堅定的地理氛圍,獨生子和長孫的身份,讓張濤得到了“自由自在的愛”,父親“親手打造乙個團結幸福的家庭”的樸素信念,以及工匠精神作為工匠精神的啟發, 種種導致李章濤“擔心親人再出事,我千里之外就能得到訊息”,選擇毅然回鄉發展家庭作坊。李章濤兩位室友的影響力,也證明了成長生態與未來選擇的呼應。 在黃鄧的心中,“懂事人”這幾個字很貼切安徽學生何健,他也走訪了何健長大的村莊,聽何健的母親講述了她幾十年來所經歷的艱辛和感受,建立了“懂事人”與乙個家庭最直接的聯絡:作為大家庭的一員, 彼此的付出和責任,最終會化作一股優良的力量,傳遞給每乙個人,內化為自主成長的重要養料。
比如,“對於更多的年輕人來說,除了自己的努力,離不開家庭的支援”,“那些和父母一起長大的孩子,要輕鬆、自信、冷靜得多”、“獨生子女政策帶來的諸多頑固疾病,客觀上沖淡了他們融入社會的意願”、“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證”......家訪對於學生群體來說是乙個整體觀察和發現模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黃光被意外發現,但讓她震驚的是隱藏在被採訪者上方的隱秘角落,而這些角落的發現和面對,才是解開被採訪者命運密碼的關鍵。 與在愛與自由中長大的李章濤不同,黃鄧對張正民的印象被描述為“這個女孩一直在奔跑,一直在拼命擺脫她生命中的某些負擔”。 也走進了她的“裸家”,再一次鉚接著乙個學生現在的描述和過去的行程之間的介面——她成長的每一步都是危險的舉動,每一面都陷入了無限的恐懼:她害怕母親有一天會回到越南再也回不來了,害怕哥哥會無休止地要求, 怕親戚鄙視她媽媽,怕同學們知道她家不堪,怕男友提出分手......因為她有這樣的家庭如果說“恐懼”是她成長的主題,那麼“奔跑”和“擺脫”就是命運的注定動作。 作為一名教師,她越來越意識到大學教育是乙個機會,如何以成熟的名義引導學生擺脫過去貧窮、痛苦、焦慮的束縛,獲得慷慨前行的力量,是這個機會的出發點, 這也是實踐上的困難。
通過受訪者的探親和教育指導,黃嵐隱約梳理出一些希望的輪廓:她支援鄭敏完成“越南母親”專案,鼓勵她通過非虛構寫作與家人重新建立聯絡。對爸爸媽媽建立新的理解和同理心,從而獲得豐富的情感;她感受和理解了魏華“堅持我行我素”的實踐和挑戰,親眼目睹了乙個出身貧寒、成長中屢屢受到打擊的學生,如何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重因素介入他的成長,促進積極的自我教育。 她發現,一旦柔弱沉默的趙亮回到與她成長有關的地方,生命的野性就被喚醒了,然後她思考著如何將學生與生俱來的優勢轉化為專業素質。 家訪的過程是乙個了解學生、梳理共性、思考教育的過程,隨著這一過程的推進,被訪地的地理特徵、人文景觀、中國城鎮化程序的步伐也像畫卷一樣慢慢展開。 無論是永恆的高黎貢山形成的村莊的強烈保護意識,還是潮山日常細節中對“傳統中國”的儲存,還是華華父母的曲折道路所體現的東莞城市化程序,都有助於在更巨集觀的維度上思考學生教育,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作者 |李然,人民文學出版社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