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 2月24日是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在大多數中國人的觀念中,“過年直到第十五天結束才算結束”,而在這一天,湯圓就成了中國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時令美食。
近年來,隨著“中國年”走向全球,瀟瀟湯圓也踏上了跨洋之旅,陪伴華僑華人共度元宵節。 近日,多位留學生接受了東西方客戶的採訪,分享了他們在異國他鄉的餐桌上品嚐到的“中國味道”。
2月22日,隨著元宵節的臨近,北京老字型大小金坊零食的元宵節銷售火爆,市民排隊購買。 (*摘自中新社)
舌尖上的“圓度”,以及這些“隱藏的段落”。
說到湯圓,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種傳統小吃,形狀圓潤,餡料豐富。 但其實元宵節吃湯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的宋代。 宋代詩人周必達曾在詩《元宵燒浮球》中提到,“星辰璀璨,雲中雲,珠子飄在渾濁的水中”。 有專家學者認為,詩中的“珠子”指的是飯糰。
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在古代也有很多名稱,如繭、圓不落、球、餃子、水果粉等。 據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講師何少雅介紹,明代以後,宋代所謂的元字時令食品被稱為湯元元宵節。 “湯元”這個名字主要流行在南方地區,而北方地區則更常被稱為“元宵節”。 時至今日,這兩個術語在中國北方和南方仍然被廣泛使用。
說起元宵節和湯元的區別,其實主要體現在做法上。 民間有句俗話叫“包”飯糰和“卷”元宵節,指的是兩者在製作技藝上的差異。 在餡料方面,元宵節多為甜餡,有豆沙、黑芝麻等; 糯飯糰是甜的、鹹的、肉質的和素食的餡料。
不過,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創意的造型和吃法,元宵節和湯圓。 商家不僅推出了抹茶、水果等新口味,還推出了多款花式獨特的造型,比如紅柿子造型的“柿子如意”糯公尺團,可謂是今年糯公尺團的“頂流”,深受消費者喜愛。
在日本車站的攤位上,出售“糰子”和“大福”等小吃。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世界餃子獎,哪乙個擊中你的味蕾。
如果說“中國糯飯糰”的南北差異讓人“傻傻地不清楚”,那麼在海外吃糯飯糰可謂是“改頭換面”。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湯圓在國內並不是特有的美食,在國外也能看到......
中國人吃飯團講究一人一碗,飯糰數量偶數,寓意團圓。 然而,在以美食著稱的日本,飯糰通常是分塊吃的,通常串成三四塊,主要是為了保證呈現的美感。 在日本留學7年的肖崔(化名)告訴東西方問客的記者,“湯圓在日本被稱為'糰子',有點類似於日本的'大福',在便利店和餐館很常見。 她提到,在日本,這種“湯圓”不僅受到中國人的喜愛,也受到當地人的喜愛。
與將餡料包裹在裡面的中國餃子不同,日本餃子是通過在餃子上撒上調味料製成的,士多啤梨、抹茶和豆沙是很常見的口味。 “還有一種醬油撒在上面,就是用來做飯的那種醬油,味道又甜又鹹,第一次吃的時候,完全是'黑菜',但吃多了,還覺得好吃。 “小崔告訴記者。
除了日本,還有許多其他國家都有各種各樣的飯糰。 在俄羅斯,當地人吃的餃子和中國的餃子差不多,大多是牛肉、胡蘿蔔和青蔥餡,用牛骨做的清湯煮熟,是鹹的。 但最出乎意料的是印度飯糰。 飯糰是通過油炸製成的,然後浸泡在糖漿中並將它們裝入罐子中,通常被誤認為是罐頭食品。
此外,還有來自馬來西亞的芝士湯餃,來自菲律賓的芒果奶昔餃......雖然種類繁多的糯飯糰令人眼花繚亂,但也充滿了各國的風俗習慣和飲食特色。
一家英國華人超市的冰櫃裡裝滿了從中國進口的飯糰。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變的是“坐標”,沒變的是“家的味道”。
在看過世界各地奇特的糯公尺團飯後,元宵節期間,海外華僑華人怎麼能吃到一口“中國味”呢? 事實上,隨著國外的發展,中國糯飯糰早已踏上了漂洋過海的旅程,出現在了全世界留學生和海外華僑的餐桌上。
元宵節前,寧波萬里食品迎來了湯糰出口的高峰。 數以千計的餃子堆在冷庫裡,準備踏上出海之旅。 據萬利德公司董事長李玉環介紹,“2023年,公司糯湯糰銷售額同比增長10%,主要銷往美國、澳洲等國家,供應各大超市和中餐館,讓廣大海外同胞回憶起家鄉的味道。 ”
不久前,正在英國留學的小旭(化名)剛在超市買了兩袋從中國進口的糯湯糰,“我家是浙江人,看到包裝上印著'寧波糯飯糰',我立刻就買了,感覺像是老家的人來陪我過節。 現居澳洲的肖辰(化名)也在海外買過“中國飯糰”,他說,“以前我們自己揉麵包,現在基本上每個華人超市都能買到中國飯糰,而且口味很多,但還是最好的黑芝麻,在家吃的味道。 ”
想親戚過節“,元宵節吃”中國糯飯糰“是海外華僑最溫暖的時刻。 不僅如此,這碗小飯糰也是國際友人,越來越多的外國年輕人在社交軟體上評價中餐,其中就包括中式小甜點飯糰。
元宵節期間,這個小小的糯公尺團不僅承載著中華歡樂團圓文化,更是架起了東西方文化的“甜蜜橋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