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鄉村振興,人才優先。 2023年6月,20名扎根湖南農村的勞動者被授予“全國農業和農村勞動模範”,服務農村、建設農村、發展農業,努力做鄉村振興的“領頭鵝”。 為弘揚農農勞模的模範、模範力量,近日,紅網時刻新聞推出《農村勞模新力》欄目,記錄和致敬一批批為治理農村、發展產業、強村富民而奮鬥的農農勞模。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楊一清從婁底報道。
當他第一次回到婁底老家,準備扎根農業時,家人罵他“腦子裡進水了”,最後跳出農場,以為丟了“金工”回來“盲目折騰”。
村民們對他心存疑慮,預計他長期吃不下苦勞,寧願棄地也不願把地轉讓給他。 但他並沒有氣餒,而是反覆挨家挨戶“遊說”,好不容易才幹活。 在難以理解的疑惑,甚至別人的嘲笑聲中,他默默地修煉著自己的夢想。
他就是劉秀波。 2012年,劉秀波回到家鄉,從大都市高薪的國企職工,蛻變成乙個熱愛農業、懂技術、善於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 這個有夢想、腳踏實地、敢於思考、敢於行動、善於做好事的“80後”,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在賽場上做追夢人的滋味。
柳秀波在稻田裡。
夢想家的選擇和努力。
劉秀波,1982年4月出生,漣源市碩泰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婁底市第六屆人大代表,漣源市第十五屆政協委員。
劉秀波的家鄉在漣沅市龍塘鎮雲河新村,龍塘鎮諸美天台,因為3000多畝肥沃的土地開闊平坦,每一塊山田都有自流灌溉,機耕路一直延伸到田埂中間。
2012年初,在外打工多年的劉秀波回到家鄉探親,卻無意中看到昔日“祝美天台”一大片沃土被遺棄,這讓這個以家家聞名的湖南男子瞬間感到震驚和心痛。
經過半年的深思熟慮,一向敢於思考、敢於戰鬥的劉秀波毅然決然地做出了放棄國有軍工企業工作,辭職回老家務農的決定。 他希望重新種植貧瘠的土地,探索農業產業化的道路,帶動老人一起致富。
劉秀波雖然在農村出生長大,但卻是父母的“大崽子”,從來沒下過田裡種地。
好不容易跳出了“農場大門”,可是現在卻要自己回村了。 起初,劉秀波的決定並沒有得到家人的支援,也沒有得到村民的理解。
在朋友眼裡,劉秀波虎頭虎臉,眉間透著虎氣; 天真無邪,眼中帶著慈善的神色。 靠著一股虎氣,劉秀波開始默默的掙扎起來。
半年後,大家都被他的堅持和信念所感動。 河西村184名農民與他簽訂了680畝水田流通合同和1208畝替代種植合同,成立了漣源碩泰農機專業合作社。 截至2021年12月,已轉讓水稻田2058畝,一舉建成了標準化的水稻種植基地。
此外,他還帶動了3268家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和種植者,以產業化訂單的形式種植優質水稻,占地7437畝。
成片的稻田。
劉秀波計畫打造綠色大公尺品牌,用“訂單”引導農民生產綠色大公尺,從而形成本土綠色品牌,為農民持續增收打通渠道。
如今,隨著田間汗水的豐收,曾經在家人和村民眼中“打得不好的好牌”的劉秀波,逐漸成長為熱愛農業、懂技術、善於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也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先行者”。
我發展農民,我與農民利益共享“,這是劉秀波的初衷,也是他為自己定下的”規矩”。
從扶貧到鄉村振興,劉秀波一直是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領頭鵝”。
農業如何增加價值? 如何在土壤中挖金? 這是劉秀波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最後,他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更新技術,優化品種,對農產品的附加值大做文章。
為了讓當地農民接受新品種、新技術,提高種植養殖效率,他帶頭示範,敢於承接鳳凰保險,主動與群眾簽訂了保證購買合同。
他著力綠色產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打造“竹美碩泰”品牌農業,逐步向高產、高質量、高效方向發展,實行農、工、貿一體化產業運作。 原龍塘鎮茶廠承建碩泰農業產業園,占地面積7500平方公尺,建築面積4800平方公尺。
同時,劉秀波建有標準化生產廠房1300平方公尺,精包裝廠房500平方公尺,倉儲3000平方公尺,購置安裝年產3000噸優質大公尺生產線。 形成完整的產業化鏈條,保證產品質量。
有了好的產品,也要創品牌。
劉秀波還積極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工作。
目前已註冊商標“竹美碩泰”,獲得無公害農產品原產地認證1項,綠色食品認證3項。 合作社積極參加省內外各類農業展會,落戶832平台,擴大“築美碩泰”品牌影響力。 2021年生產、加工、銷售竹美碩泰香公尺、農家稻共計800餘噸,產值600元以上。
農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村民致富增收之路越來越寬,越來越穩。
近年來,劉秀波還帶領合作社在當地推行“標準化分級、機械化插秧、產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的新方式,完成了全過程水稻機械化作業服務面積10544畝、油菜活收5216畝、每畝稻田為農民節約成本220元, 節省油菜成本140元,為農民增加收入305萬元。
追夢人“的毅力與情懷。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
劉秀波緊跟時代主題,於2020年12月與龍塘鎮群眾簽訂了龍塘鎮水泥廠閒置停產租賃合同,重點建設糧油加工基地。 目前,建設了12000噸糧食儲存、10000平方公尺的生產廠房、120噸日產烘乾裝置中心,引進了最先進的年加工10萬噸大公尺生產線,形成了糧食倉儲檢驗檢測、加工、包裝、冷鏈物流等產業鏈。
在產業帶動下,有效推動了當地農業現代化的提公升。
為了讓更多的農民更新思路,了解技術,劉秀波帶領合作社與湖南農業大學建立了橫向合作關係,聘請了劉傑、傅志強、徐慶國等專家教授擔任合作社的技術顧問,並多次組織農民技術培訓。
他還邀請了全市農業技術推廣專家,開展了沼液使用、秸稈粉碎還田、綠肥種植、病蟲害除草治理等三期技術培訓班,參會人員380人,材料1200餘份。
邀請專家教授柑橘種植技術。
一系列的科技培訓,讓農民掌握了種植優質水稻的先進技術,畝均收益增加100元以上,每年可增加農民收入78元50,000元。
2014年以來,劉秀波帶領農民發展農業產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得到了農民朋友的認可。
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
近年來,劉秀波先後獲得一系列省級和“國家級品牌”榮譽。 這個懷揣夢想、腳踏實地的“80後”,扎根農村深耕農業十餘年,展現出智慧汗水的新型職業農民風範,演繹著新時代有理想、甘於奮鬥的夢想家的堅韌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