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企業成本是觀察巨集觀經濟執行的視窗,目前企業成本是多少? 有哪些新趨勢?
2月27日,在當前金融經濟形勢研討會暨2023年“企業成本與地方財經執行”研究成果發布會上,2023年“企業成本”調查總報告正式發布。 根據該報告,企業成本包括由過去行為決定的可量化和可衡量的歷史成本,以及由外部風險因素內化的風險成本。 2023年,企業成本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即公共風險水平上公升,提高了企業的風險預期。 因此,降本政策應從“歷史成本觀”轉向“風險成本觀”,找到提高社會預期,尤其是企業預期提公升的可行路徑。
據悉,該報告依託財科院綜合研究體系,獲取有效樣本13656個,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研究物件包括各類市場主體。
企業整體成本水平上公升,結構發生明顯變化。
報告提出,2023年,中國企業成本水平整體上公升。 資料顯示,有效樣本每百元營業收入成本較2021年的82有所增加90元,**至2023年前三季度8355元,漲幅約078%,同期有效樣本每百元營業收入成本從1350 美元增加到 14 美元60元,漲幅約815%。
從上市公司成本來看,2023年前三季度,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成本收入比為9715%、4.高於2021年同期57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上市公司的成本水平大幅上公升。
報告進一步指出,企業成本包括由過去行為決定的可量化和可衡量的歷史成本,以及由外部風險因素內化的風險成本。 2023年,企業成本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公共風險水平上公升提高了企業的風險預期,例如,全球高風險提高了國內企業成本,地緣政治衝突導致資源因素劇烈波動; 社會風險增加了經濟成本,而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齡化將導致企業人力資源“漲價”。
報告提出,公共風險不是單個企業能夠有效規避或防範的,而是會對整個行業乃至國民經濟的走勢產生影響,會通過改變經濟社會執行的總成本水平,對微觀市場主體的風險預期產生影響。
企業風險預期上公升將導致經濟行為更加謹慎商業行為的結構性收縮;數位化轉型是“不願改變,不敢改變”;用人方式靈活,短期。
降低企業風險預期的核心是降低公共風險水平。
在公共風險水平不斷上公升、企業風險預期不斷提公升的情況下,如何降低應對風險的成本?
報告提出了四步基本思路,包括從歷史成本觀向風險成本觀轉變,科學引導預期的核心是降低企業的風險預期,降低企業風險預期的核心是降低公共風險水平,降低公共風險水平的關鍵是提高行為的可預測性。
具體的對策和建議包括:保持巨集觀政策的穩定性和連貫性,為企業發展注入確定性;遏制風險宣傳和風險溢位,避免公眾風險等級上公升;對**政策進行強制性風險評估和審查;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構建巨集觀風險管理框架。
新京報 殼牌財經記者 潘一純 編輯 嶽彩舟 校對員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