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的人生哲學 簡單的生活就是幸福
德國哲學家阿圖爾·叔本華是哲學史上第一位公開反對理性主義的哲學家,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例,也是唯意志論和現代悲觀主義的創始人,他的理論奠定了唯意志論的基礎。
要想在這個世界上站穩腳跟,就必須讓別人以自己的人格存在,讓他用自己的本性為世界服務,不要試圖改變,也不要試圖生氣,這才是“活著,讓別人活著”的真諦。 - 叔本華。生活中所有的侷限和節制都有利於我們的幸福,生命的圈子越小,我們就越幸福; 而生命的範圍越大,焦慮和憂慮就越多,因為隨著生命的範圍的擴大,隨著我們的慾望、恐懼、憂慮的增加,所以從盲人歡快、柔和、安詳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們並不像以前那樣不幸,這可能部分是由於這個規律。 因為乙個人的人生歷程,人生的圈子在不斷擴大,而我們的後半生比前半生更加淒涼和痛苦。 在童年時期,我們的視野是狹隘的,侷限於周圍的環境和簡單的關係,青年的一代逐漸擴大,當我們長大成人時,我們所能知道的所有關係都包含在視野中,包括遙遠的和眼前的,而到了老年,我們的關注被新增到了子孫後代身上。
即使是在理性生活中對幸福的追求也必然是有限的,因為痛苦總是隨著意志的刺激程度而增加。 眾所周知,痛苦處於積極狀態,而幸福處於消極狀態。 心理調節可以消除內在動機並限制我們的活動範圍。 但是心理調節有乙個漏洞,它為我們的無聊開啟了大門,而無聊是人們無數痛苦的根源。 人們為了充實生活,不被無聊所困,想盡辦法以不同的方式娛樂、社交、奢侈,給人們帶來各種損失,浪費金錢,使人浮躁,俗話說,“人無事可做,很難保持冷靜”。
外部約束比精神約束更能促進人們的幸福,甚至這些限制對幸福也是必不可少的。 田園詩中描述的幸福圖景,展示了在那個狹窄的環境中過著簡單生活的人們。 而正是因為我們受到某種限制,我們才會在那些所謂的風俗畫中感到快樂。 因此,為了讓我們快樂,我們確保生命的圈子盡可能狹窄。 少一點感覺,可以讓你少一點負擔,負擔是生活的本質。 這樣的生活就像一條不波動的小溪。
我要熱了
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