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窗外飄著雪花,但“初春”還是邁著堅定的步伐到來了。
李,是“開始”的意思; 另一方面,春天代表著萬物的成長。 春天的開始意味著新的二十四節氣週期的到來,意味著生機和希望,是播種和耕種的開始,充滿了活力。
春天也存在於“青春”中,青春意味著想象的空間。 除了自然科學之外,如果我們用城市發展的邏輯來理解《春天的開始》更深層次的社會學意義:讓年輕人在城市中站穩腳跟,讓年輕人與城市相互成就。
在江北,“立春”有著鮮活的場景:在科研創新園高檔住宅樓的售樓處,在孵化鷹大廈的早高電梯房,在橋北商圈的潮流商場裡,“背包”的身影齊聚一堂。
誰是背著背包的社會群體? 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沉著幹練的行業精英,塵封的創業者......他們有乙個共同的標籤:年輕。 無論是年齡,還是心態。 時間和效率是他們最看重的東西。 算是吧“背包”的數量展現了江北的“綠色和力量”,背包裡裝滿了三個關鍵詞:激情、放鬆和嚮往。
所謂“清河裡”,就是對年輕人的友好指數,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從長遠來看,城市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年輕人有多好,城市就有多好; 年輕人越有希望,城市的未來就越美好。 “綠色強”三個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的上限:城市的新品質生產力、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城市創新的活力、城市的國際化水平、......該市的時尚指數
如今,年輕人願意在江北定居,這是“清河力”作用的結果。 如何進一步改進,是江北必須解決的問題。
核心基本面必須是行業讓年輕人在這片炙手可熱的土地上,時刻迸發出創業的激情。
8年多的發展,給了江北乙個良好的“家庭背景”。 2023年,南京將有80家獨角獸和培育的獨角獸,佔全市33家9%,連續兩年位居全市第一。 要知道,五年前,這個比例只有3%。
本榜單中,有2條賽道表現不俗:積體電路領域35家,生命健康領域34家,佔總數的86%。 在去年年底的“2023中國生物醫藥領袖100強榜單”中,生物醫藥谷有7家企業入選; 在“中國”核心技術“前沿企業50強榜單中,研發園區也有6家企業上榜。
無論是研發園還是藥谷,越來越完整的產業鏈讓“上下台階是上下游”成為常態,“總部設在江北”慢慢成為一種時尚。
“神獸”“小巨人”馳騁江北,激盪人心的故事也在新區上演:十年的耕耘,讓世禾基因從5人的創業團隊成長為如今擁有1500多人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從多倫多大學旁邊的乙個小實驗室,到生物醫藥谷的世禾基因大樓。
當然,這條路也注定是艱難的,“翻越障礙”太多了。 比如江北也需要更多帶龍頭效應的龍頭企業,因為這是實現全產業鏈突破的關鍵,也是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聚集更多青年才的意義所在。
二是塑造“宜居”生態——讓年輕人在這裡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太多的元素疊加在一起,構成了“宜居”二字的豐富多彩的註解:優美的生態環境、完善的交通、教育醫療資源、人性化的公共服務、鮮明的文化軟實力......
留住年輕人的絕不僅僅是工作。 讓“生活”的放鬆感與“工作”的緊迫感對沖,也是發展的本義。 比如舉辦“長江潮”文化生活季,讓數以萬計的年輕人在家門口找到了“遠方”; 再比如,南京江北圖書館開館後,迅速成為全市新的文化地標和熱門打卡地,“夜房”也迅速落地。
在研發園區裡,打破認知的中藥奶茶,“早C晚A”的跳店,上班時可以寵貓狗的公司,都在這裡新奇亮相。 很簡單,如果你想“取悅”聚集在這裡的年輕人,你必須有點想象力。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評論區里熱切呼喊“橋北需要產業”、“藥谷需要地鐵、要商業”的年輕人。 更精細化的社會治理、更完善的交通網路、加快實施更多的醫療教育資源,是幸福感更直接的表現。 從地鐵11號線、南京北站、地下空間、過江通道,到家門口的道路改造和停車場管理,都是江北的“清河力量”。
產城融合的生態建設,需要慎重思考,不斷努力,讓“宜商宜居”這幾個字惠及更多人。
永遠不要低估年輕人的眼光和能量,“用腳投票”投票對區域發展的信心。 那些“背包”的身影,落戶江北的願望,都值得被呵護。 在江小北的72萬粉絲中,25至35歲的粉絲佔總數的一半。
梳理我們2023年的稿件,“年輕”也是乙個高頻的熱詞。 “當”95後“成為高校師範、企業CEO的新區”和“江北的”逆流“......他們的背包裡不僅裝滿了知識,還裝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他們的未來或許就是承載著“三區一平台”的江北新區的“不久的將來”。
注意“青春”年,與“春天”相吻合。 從江北,我看到了最生動的“青春”模樣。 青春永遠孕育著無限的希望,讓創新的生命力無限延伸,充滿創新精神的人永遠是時代需要的。
願江北的每一位年輕人在瞬間熠熠生輝。
文字 |吳曉蓉.
編輯 |徐雅英.
發布 |鄭浩, 苗欣.
審計 |劉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