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作者有約見
白羨勇這個名字大概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追溯作者背後的故事,你就會明白他的作品有著怎樣的複雜情懷。
與白羨勇相比,他的父親白崇禧肯定更廣為人知,作為白家的第五個兒子(共十個孩子),他的個人命運與近代歷史的變遷息息相關。
白先生的作品有一種屬於上個世紀的難得的家家落落和流離失所的感覺。 兩岸的故鄉,中外文化,或旁觀者,或經歷,都在他身上展現出來。 還有誰能比他更生動地講述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的台北故事。
第一次見到白羨勇,無意中讀了《台北人》一書,那些被困在島上的人是那麼的生動,無數的小人物都離不開時代背景的印記。
全書14個短篇小說,都有乙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這些主角都曾經來自大陸,時代的變格讓他們離開了自己的故鄉。 這些人都曾光榮而受苦,背井離鄉,心中懷著一絲希望。
白先生的文筆並不華麗,每乙個字都紮實在我心裡,寫那些風景、寂寞、繁華......不管怎麼寫,都是傷心難過,讓人心疼。
以下是辛亥革命的參與者; 有五四運動的衝鋒隊; 有一支抗日先鋒隊......
他們捲入了多少時間的歷史變格,誰問過他們在歷史書和影視劇中看到的那些人到底發生了什麼? 或許在《台北人》一書中,我們能瞥見一兩個。
開篇“昔日,王協唐千言飛入老百姓家”,幾乎是全書的寫照,當年有多少名門望族,到了那裡的時候,還保持著原有的風采,但最終卻不一樣了,但這些不同只能埋在心裡, 而且它們不能在臉上顯露出來。
我最喜歡的是“血紅的杜鵑花”,乙個單純的人,一段畸形的愛情,一顆無助的心,乙個靈魂......想回家人心裡有些東西是放不下,就算是死亡也應該更近一些。
他們都被困住了,從出生到死亡,昔日的輝煌變成了枷鎖,如今似乎更不如意。
近年來,白先生似乎特別關注崑曲的“文化復興”和《紅樓夢》的演繹。 這可以看作是非常恰當的融合,對家國血脈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值得我們認真聆聽。
關於白先生的其他故事,《十三邀》欄目有專訪,對父母、對時代、對中華文化的感情交織在一起,交織著諸多因素,造就了今天的白先勇。
蔡嵐說,讀書社想把這位作者的所有書都讀一遍,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作者和他想要傳達的思想。 希望所有讀者都能通過它們感受到白先生作品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