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畫的傳承和發展,我們必須用乙個新的概念來理解。 在我看來,“傳承”主要是教育問題,而中國畫傳承的核心就是教育。 “發展”體現在理論研究成果上,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中國畫作品和眾多優秀的畫家,而最重要、最有分量的工作就是與作品對話,藝術史的書寫從來都是從作品和畫家開始的。
唐永禮 唐雲豐滿。
66cm 92cm 紙本水墨和彩色,2023 年。
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如何才能深刻、具體地認識、研究、分析和認識中國畫的現狀? 中國畫的生存現狀如何,其傳承和發展是否健康? 這些需要全面、深入的調查理解才能進行評估。 作者有多年的國畫教學創作經驗,經常參加各種形式的藝術活動,所以對美術教育和實踐有很多了解,我覺得中國畫的傳承發展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深入探討。
筆墨是中國畫的底線
100多年來,每個人都在討論什麼是中國畫。 早在宋代,郭若旭就在《圖畫故事》中提出中國畫,針對的是南韓的“高麗畫”和日本的“佤畫”,這是文學中最早的中國畫概念。 後來,隨著西方文化的引入,中西藝術發生了激烈的碰撞。 近幾十年來,中國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藝術觀念和繪畫手法和風格上都與過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目前還處於不斷的蛻變和蛻變之中。 中國畫的創作呈現出與西方藝術相提並論的趨勢,其中許多觀念作品甚至基本摒棄了中國傳統繪畫的語言特徵,削弱了中國繪畫的文化精神。
唐永利 唐波羅.
95cm,142cm,絲綢上的水墨和色彩,2020年。
同時,在中西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中,西方藝術觀念往往容易在青年畫家的心目中佔據上風。 如今,很多中國畫的年輕畫家都非常“西化”,他們的造型能力和傳統繪畫的基本功嚴重不足,所以創作理念是試圖在西方藝術形式和觀念中尋找答案和出口。 我們可以從各種型別的藝術展覽中看到這一點。 我認為這些條件是當前中國畫的新特點、新趨勢、新問題、新挑戰。
中國畫傳承發展如何清根創新? “混血兒”可以嗎? 是的,但不是大多數。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必須傳承中國文化脈絡,所以中國畫的概念要清晰,這是新時代應該面對的。
唐永禮,敦煌音樂舞蹈。
70cm,55cm,紙本水墨和彩色,2020。
中國畫的發展建立在底線的基礎上,才是真正的發展。 只有學習中國畫的概念,知道什麼是中國畫,守住中國畫的底線,才能真正留住中國畫。 中國畫的底線對我們來說仍然不清楚。 比如,在一些美展的評選中,也選取了一些西化元素過於濃重的作品——在評選過程中丟失了國畫概念的原則,只評判了一幅畫,而不是作品是否是真正的中國畫。 其實,我們應該把那些混入其中的作品挑出來,送到綜合的繪畫評選系統中,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中國畫的健康定位。
唐永禮奔馬。
180cm,90cm,紙本水墨和彩色,2012年。
在近二三十年對中國畫的討論中,張定特別提出“筆墨是中國畫的底線”。 事實上,中國畫中關於筆墨的爭論有乙個歷時性的過程。 宋代以來,中國畫的筆墨主要以勾勒和渲染為主,追求生動的韻律、骨筆、物象形圖、品位著色、轉印。元明清文人畫興起後,開始關注的筆墨是乾濕色調變化的筆墨,主要是為了自娛自樂。 宋代前的筆法與宋代之後的筆法有明顯的不同,說明筆法在發展和變遷,從明清到近代,依然沿著中國原始文化的傳統精神發展。
近100年來,隨著西方藝術的衝擊,出現了一種所謂的筆墨語言狀態——材質毛筆和墨水,也就是現在已經推出的“新水墨畫”,將宣紙、毛筆、墨水、色彩等幾種材料隨意地結合在一起,追求展覽的視覺效果, 並且擺脫了傳統的毛筆和墨水,不再注重毛筆和墨水的技巧。如何評價這種所謂的“新繪畫方法”,值得理論界研究。 吸收和借鑑西方藝術意識的加劇和藝術形式多樣化的發展,使新時期中國畫中的筆墨概念變得模糊,中國畫的邊界不再清晰。 從巨集觀角度看,要從方向上扭轉這一趨勢,堅持誠信創新。
堅持誠信創新,以高校教育
如何保護國畫的脈絡,即應該培養什麼樣的國畫傳承人? 中國畫教育的理念、原理、方案、內容、方法和方法都是需要重新研究的課題。
唐永禮互相對弈。
50 厘公尺 45 厘公尺墨水和彩色紙本 2023.
當前中國畫發展的主要問題,在於我們的學院教育。 我曾擔任中國美術學院和**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主任近20年,現任上海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主任。 比如,我的研究生們聽了理論家的講座後,一頭霧水,覺得中國畫不是當下的主流畫,彷彿西方當代前衛藝術成了主流。 這種現象值得深思,它包含著更深層次的問題。 目前,本科的國畫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傳統的深入學習和理解,只是膚淺的,歷史理論的學習極度缺乏,教學體系不夠健全,課程設定不科學系統,更重要的是師資結構不合理,具有紮實的模範基礎的教師很少, 深厚的傳統技藝,深厚的歷史素養,所以這也是乙個新的挑戰。如何發展中國畫教育,在現實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考驗。
唐永利 尤春圖.
49cm,45cm,紙本水墨和彩色,2022。
我認為,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中國畫家,必須具備四個基礎:第一,造型基礎; 二是傳統畫筆墨技法的基礎; 三是文學史的基礎,如中國古典文學與詩歌、繪畫史、中國美學,包括西方美學與藝術史; 四是書法基礎,是中國畫傳承的非常核心的部分。 但這還不夠,還需要增加兩個基本知識,即形式構圖和色彩修養。
唐永利 尤春圖.
49cm,45cm,紙本水墨和彩色,2022。
例如,樣式基礎知識是最重要的。 目前,中國畫的題材創作中湧現出許多優秀的作品,因為在近百年來“徐江體系”的指導下,大學教育中出現了大量的造型基礎課程,人物畫的造型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是古人做不到的, 而這也是大學教育的成功,未來需要更加大力發展。但是,在美術學院的教育中,有一種削弱造型訓練的趨勢,因為在西方現代主義觀念的影響下,一些當代畫家認為一點造型能力就足夠了,因為“寫實能力和造型能力不是現代藝術的主要內容,尤其是在當代水墨畫中”。 這是我們需要非常警惕的事情。 表達中國精神和中國故事的主題創作需要很強的造型能力,而這種塑造能力必須來自教育。 沒有良好的學歷教育,人物畫家將很難成長,所以我認為加強造型能力的教育也是中國畫發展的乙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唐永利溫)。
唐永麗的美女在春天游泳。
90cm 80cm 紙本水墨和彩色,2022 年。
*:《中國書畫雜誌》)。
藝術家簡介
唐永利,1951年出生,河北省唐山市人。 曾任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主任、副主任,**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工壁畫學會副會長。 現任**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上海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畫系主任。 全國政協書畫處副處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畫學院院士,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專家。 曾獲教育部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首屆**美術學院徐悲鴻藝術創作獎、維也納國際文化藝術功勳藝術家獎等,《新中國的誕生》獲中國鳳凰藝術題材創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