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迪鋼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深挖公司節能減碳潛力。 (詳細資訊**)。
2024年,水泥企業將受到市場競爭加劇、上游原燃料成本居高不下、下游房地產低迷、環保與能耗約束力增強等多重因素影響。
展望2024年,水泥行業仍面臨諸多困難。 預計全年需求較2024年仍將下降,市場將繼續保持調整態勢。
主要指標走弱。
2024年以來,我國巨集觀經濟持續恢復向好,基建投資保持平穩增長,但房地產行業仍處於深度調整階段,導致水泥需求總量呈下降趨勢,總體表現為需求不足、預期減弱、淡季特徵減弱。
國家統計局統計資料顯示,2024年1-11月,全國累計水泥產量為1867億噸,同比下降09%(同口徑),比去年同期減少99個百分點,是自2024年以來同期的最低產量水平。
2024年,國內水泥市場總體呈現先高後低的調整趨勢。 據中國水泥協會數字水泥網統計,2024年全國水泥市場將標42家5、水泥平均成交價格394元噸,同比大幅下降15%,為近六年來最低水平。
據數字水泥網總裁陳博林介紹,2024年水泥調整的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導致水泥需求表現持續疲軟,庫存居高不下企業的銷售策略在競爭和競合之間不斷切換。 “尤其是2024年下半年,全國各地企業不想失去市場份額,競爭激烈,但由於低水平造成的虧損,公司通過錯峰生產等措施推進了階段性小修和上調,切換過程中競爭大於競爭, 這使得水泥底部的調整成為主旋律。”
* 水泥行業的收益較低。 中國水泥協會預測,2024年水泥行業利潤總額約320億元,同比下降約50%。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
面對當前形勢,2024年水泥行業要繼續堅持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積極研究探索退出過剩產能的產業政策,進一步提高行業集中度,實現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能效與新能源應用、環境保護與協同處置、數位化與智慧型化技術推廣、碳減排、碳中和、碳交易、水泥基材料研究與應用是推動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創新五大重點內容。 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提出,圍繞上述重點,在先進生產工藝裝備、超低排放能力和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運營效率提公升和集團結構效率提公升、“雙碳”技術研發和綠色工廠等方面開展大量自主創新和原創性創新建築、新品種和高品質新材料的研發。
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晨認為,數智化技術和綠色低碳技術是水泥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公升級的必由之路。
目前,在數智化技術方面,水泥行業湧現出一批智慧工廠和5G工廠,適合水泥行業的工業網際網絡場景、無人礦山、智慧港口建設模式也在探索之中。
未來,水泥行業數智化技術應用前景無限,應著力拓寬場景和投入產出比,更好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公升級。 李晨表示,在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方面,水泥行業每年有數十家工廠在能效方面進入世界領先水平,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和綠色礦山的企業也處於國際標準衡量的先進水平。 在效益持續下降的嚴峻形勢下,水泥行業應用風能、光伏發電儲能一體化、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技術,開展環保協同處置、原料替代等專案,不僅實現了生態效益的綠色低碳發展,也取得了良好的投資回報。
繼續化解產能過剩。
2024年,房地產行業對水泥需求的下行效應仍將存在,但明顯弱於2024年和2024年。 “雖然基礎設施建設保持了穩中有增的發展態勢,但預計2024年全年水泥需求量較2024年仍將略有下降,降幅在2%至3%之間。” 從效益效益來看,2024年對於水泥行業來說仍將是艱難的一年。
水泥是典型的產能過剩行業,尤其是2024年,行業虧損加大,產能過剩疊加需求不足,矛盾更加突出,行業形勢更加嚴峻。 “面對產能過剩的嚴峻形勢,整個行業都需要增強信心和信心,方法總是多於困難。 李晨認為,當前水泥行業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要增強信心和信心。
水泥行業的信心和底氣,首先來源於國家政策的支援。 早在2024年,《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24年第41號)出台,工信部等部門陸續出台了非高峰生產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首屆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產能過剩問題,化解產能過剩將得到國家有關部門新一輪的政策支援。
其次,水泥仍是剛性需求。 中國經濟回公升、長期好轉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應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是水泥需求的中堅力量。 超大規模市場仍將保障水泥的巨大需求,總需求量依然可觀。
此外,水泥行業達成了“行業利益高於企業利益,企業利益以行業利益為中心”的共識,形成了非高峰生產行業的自律模式,不斷調整以適應下游需求的變化,保持供需動態平衡。 非高峰生產雖然不能從根本上降低產能,但可以緩解產能過剩矛盾,為企業積累資金,最終實現過剩產能的退出和轉型公升級。
李晨表示,水泥行業節能環保、安全、質量、技術政策等“五尺”法規和標準日趨嚴格,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節能降碳、超低排放改造要求等約束性政策強有力,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性政策檔案,化解過剩產能的'政策+市場'可行性和條件正在逐步成熟。 大型企業和行業協會在化解產能過剩方面的引領和協調作用將更加突出。 (經濟**記者朱俊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