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交付會受到影響,但影響有限。《住屋報》記者 傅姍姍 上海報道
留給中國恆大集團(以下簡稱“中國恆大”,3333HK)快用完了。
1月29日,在七次延期清盤呈請聽證會後,中國恆大迎來了最關鍵的清盤呈請聽證會。 但這一次,中國恆大沒能逃脫被清算的命運,香港法院對中國恆大發出了清盤令。
隨後,中國恆大、恆大汽車、恆大地產盤中停牌,停牌前,中國恆大股價跌超20%,恆大汽車跌超18%。
恆大集團CEO肖恩回應了中國恆大的清盤令,稱集團和中國恆大已盡最大努力抗辯海外清盤呈請。 此前,本集團支援並督促中國恆大及其顧問團隊繼續與各債權人進行全面深入的交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公平對待境內外債權人,積極推進海外債務重組,根據公司實際情況,最大程度、公平地保護境內外債權人的最大利益。
法院今天的裁決違背了我們的初衷,我們只能表示,我們已經盡力了,對此感到遺憾。 肖恩回應稱,未來,集團將面對困難和問題,採取一切法律和合規措施,在保護境內外債權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穩步推進集團業務的正常經營,也將積極與清算人溝通,配合清算人依法履行相關程式, 按照國際慣例和市場規則推進債務解決等工作。
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中國恆大的清算在意料之中,因為市場對中國恆大作為海外實體的信心已經不多了,其債務重組幾乎沒有依據。
那麼,中國恆大的清算對各方的影響有多大呢?
首先,對於中國恆大而言,清盤程式啟動後,公司不能再開展獨立的經營活動,喪失財產和股份的處分權,除非得到香港高等法院的授權。
法院會考慮債權人的意願和公平公正的原則。 在強制清盤期間,除非法院准許啟動或繼續進行此類程式,否則所有針對公司的訴訟和針對債權人的訴訟將自動中止。 協和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聰表示,清盤令發出後,董事的權力將被暫停,清盤人在法院的監督下,將負責追回和變現公司的資產,調查公司的事務,裁決債權人的債權,並從清算的遺產中分配。 一旦公司清盤,清盤人將向法院申請免除清盤人的責任並解散公司。
黃磊表示,如果公司被確認清算,公司的所有資產將不歸恆大股東所有,而歸法院提名的清盤公司所有,公司在中國恆大的股份將被拍賣。 一旦公司清盤,除非法院另有命令,否則對公司財產的任何處置(包括沒有實際所有權)均屬無效。
其次,中國恆大被清倉,市場最關注的是保兌問題。
對此,肖恩在回應中也強調,本次法院發出的海外清盤令涉及的主體是中國恆大,該公司在香港上市。 目前,恆大集團等境內外子公司作為獨立法人實體的管理和運營體系保持不變,集團將繼續盡一切可能確保境內業務和經營的穩定,穩步推進保障樓宇交付、保持物業服務質量不受影響等重點任務, 仍將盡一切努力確保風險化解和資產處置工作的順利進行,仍將盡最大努力依法公平推進各項工作。
黃立衝認為,如果已經啟動了對中國恆大的清算程式,那麼國內保險的交付肯定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影響可能有限。 因為交割是由當地政府主導的,如果說過去中國恆大在保證交割的過程中可以“拆東牆補西牆”,但到了清算階段,理論上清算人會派人接管公司的控制權和管理, 這個時候,交割只能以公司現有的資源為基礎,無法填補,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些影響。
此外,對於債權人來說,如果中國恆大清算,償還債務具有優先權。 根據相關規定,在香港清盤的公司債務的優先償還順序為:公司成員、擁有資產的有抵押債權人、清盤費用(包括清盤人的報酬)、《公司清盤條例》所界定的優先付款、無抵押債權人、債務利息及次級債權人。
根據中國恆大年報資料,截至2022年底,中國恆大負債總額為243萬億元,而同期其總資產價值約為184萬億元。 這也意味著,即使中國恆大被清算,其資產也無法償還債務,部分債權人仍無法收回欠款。
中國恆大被清算,其股東往往損失最大,大部分回報為零或非常低。 以中國恆大**為例,其股價自2020年以來已達到21的峰值57港元股,此後股價一連下跌,至今,中國恆大的股價僅為016港元股價,已從高點下跌99%。
此外,股東可能面臨以下風險:被要求返還清盤程式開始前一年內從公司收到的股本付款、公司無力償債時支付的非法股息,以及通過低估交易或欺詐性財產轉讓獲得的任何其他利益或財產追回。 除法院另有命令外,公司其後的任何股份轉讓或成員資格變更在申請清盤時即告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