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特斯拉Model Y在國內汽車消費市場售出456,394輛。
這是乙個非常誇張的結果,要知道隔壁的秦加2023年總銷量為434,213輛,宋加為390,213輛。 除非算上宋Pro、宋Max、宋L可能超越的,但特斯拉Model Y既沒有新舊銷量,也沒有任何家庭銷量統計,那才是真正的45售出60,000臺。 這不禁讓筆者開始思考乙個問題,國外車企和國內車企真的有很大的差距嗎?
積累市場先發優勢
特斯拉的第一款汽車產品Roadster於2008年發布,這是一款雙門跑車。 特斯拉跑車是世界上第一款量產電動跑車,由加利福尼亞州矽谷的特斯拉汽車公司生產。
2014年,特斯拉進軍國內汽車消費市場,雖然是進口到中國,但還是給當時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了震撼的表現,並於同年4月22日將Model S交付給首批中國車主。
2016年4月19日,特斯拉全新Model X在中國亮相。 8年來,特斯拉已經......高階、豪華、科技、智慧型標籤是根深蒂固的。
以至於當23萬輛特斯拉Model 3出現時,人們的口袋都蓋不住,倒進了馬斯克的口袋裡。
在如此微妙的影響下,特斯拉作為全球知名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擁有深深植根於人們心中的品牌形象。 此外,埃隆·馬斯克是乙個喜歡出風頭的人物,他張揚的個性也為他帶來了不少人氣,他的個人魅力和對未來的前瞻性眼光進一步增強了品牌的吸引力。
十年前,上海大力引進特斯拉,給場地,給政策,還降低稅率,帶動江浙滬新能源鏈重組公升級,一系列配套工廠落戶江浙滬。上海已經成為中國的新能源之都,如果國內新能源能夠在上海站穩腳跟,那基本上是成功了一半。
在此背景下,特斯拉的銷量也在不斷攀公升,尤其是在上海超級工廠落地之後,實現了中國製造和向世界銷售的顯著產業優勢。 特斯拉的議價能力也比較強,所以在中國銷售的特斯拉**不是全球最低的,但也是全球低價的。
這是 by由Gasgoo編制,特斯拉Model Y全球國家對比列表。4.40,000美元約合31元6萬元,特斯拉Model Y目前國內售價為25890,000-3639萬元。
鐵也需要堅硬
先發優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國內也有類似的車企——北汽新能源,曾經拿下了國內新能源銷量的前七年,但現在也是雞毛。 這背後是乙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它自身的產品實力。
特斯拉確實是先河,超快充、FSD智慧型駕駛、取消儀錶盤、換屏......可以說很多設計上的挫敗感,但不可否認的是,它推動了整個行業的轉型公升級。 它還具有出色的產品實力,讓使用者可以支付高昂的學習成本來適應特斯拉的習慣。
以 Model Y 的後輪驅動版本為例,2589萬**,可以買到續航里程554km、馬力299馬力、軸距2890mm的後驅SUV,在當今的汽車消費市場中也是乙個比較優異的成績。
純電動M5入門車型是Model Y的標桿,**是2598萬,續航602km,馬力272馬力,軸距2880mm,馬力略遜一籌,續航時間更長,鴻蒙系統得天獨厚,但就是打不過。
怎麼了? 品牌? 智慧型駕駛? 事實上,問題的核心在於技術實力。 特斯拉成立於 2003 年,至今已有 16 年的汽車生產歷史(基於 2008 年推出第一款 Roadster),標誌著文捷品牌誕生的第三年。
因此,它......在底盤調校、三電系統校準和良率控制方面仍然有明顯的差異。
市場定位也是特斯拉Model Y熱銷的關鍵因素,中型SUV,體積大,外形美觀,空間寬敞,操控性極佳,唯一的問題是沒有遮陽篷,但好在特斯拉改裝文化盛行,可以隨意購買電動手動遮陽簾,可以輕鬆解決這個問題。
一旦技術實力的標籤貼在特斯拉的身上,只要有深入了解的消費者都會對特斯拉讚不絕口,尤其是它的續航效能,也明顯強於市面上很多車型。 尤其是動能的設定,確實是消費者和廠商都要反覆思考的問題,否則就不會有多檔位可調的功率設定,而且有幾十上百種搭配,更何況筆者經常接觸車型的**人,就算是車企的工程師也無法在一天內嘗試出這些模式和組合的區別。
先發優勢+產品動力衍生
在此基礎上,市場銷量上公升,同水平對手不足,市場競爭力強,市場表現靈活調整,掌握議價能力。 畢竟市場有這麼大的份額,再加上路上的認可度越來越高,消費者的認可度也在無形中進一步鞏固了與之前的粗略認識,形成了乙個完美的閉環。 “好銷售+好產品+好市場口碑=爆款”。
此外,特斯拉的創新營銷模式也值得學習。 基於線上銷售的直銷模式,簡化了購車流程,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價格,提高了消費者購買的便利性,賣多少錢**,權利,**透明,沒有討價還價,沒有折扣,誰不喜歡消費者呢? 是降價維權的問題,要看你個人的理解,畢竟早買早享受,晚買有折扣,不過流傳了很多年。
相關配套設施和應對策略也陸續出台,充電網路不斷完善,特斯拉在很多地方都有。
一二線超市、商場有專屬充電站,其他機型前期不可用,以後才會開張。 雖然部分單位拒絕了特斯拉,但民用市場的巨大潛力不可估量,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會成為下乙個特斯拉車主。
結論:
只有知己知彼,知己知彼,才能不被打敗。 特斯拉Model Y的爆發,不僅僅是銷量上的一邊倒差距,還有我們自主車企需要學習的很多東西,比如直銷模式、創新設計、技術投入、服務售後......優化等
自主車企與外資車企的碰撞會越來越多,而“鲶魚”特斯拉遲早會贏!